1、下面词语中的“湛”与“精湛”中的“湛”意思相同的是( )
A.湛蓝
B.清湛
C.姓湛
D.澄湛
2、《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 )。
A. 赫拉 B. 维纳斯 C. 雅典娜 D. 涅墨西斯
3、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绷带(bēng dài) 匪徒(fěi tú) 由衷(yóu zhōng)
B.拟定(nǐ dìng) 特殊(tè sū) 俘虏(fú lǔ)
C.手镯(shǒu zhuó) 企图(qí tú) 马褂(mǎ guà)
D.踌躇(chóu chú) 矜持(jīn chí) 船坞(chuán wū)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草船借箭》一文让我们认识了______的诸葛亮,______的周瑜,______的鲁肃,还有______的曹操。
3.课文《景阳冈》写的是广为流传的“______”的故事,我还知道这本书里______、______等故事。
4.古时候,“官府的榜文”指________,“郎中”指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ɡōnɡ jiàn(__________) wěi tuō(__________) dù jì(__________)
tàn tīnɡ(__________) jī è(__________) shēn qǐnɡ(__________)
xiōnɡ tánɡ(__________) bàn jié(__________)
6、同音字组词。
[ zhòu ] 白(______) 宇(______) (______)纹 暴风(______)雨
[ chénɡ ] (______)认 (______)实 路(______) (______)风破浪
7、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16)
(1)五月,是槐乡孩子_____________ 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_____________ 的季节。
(2)《记金华双龙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作者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从闰土给“我”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等几件事,可以看看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 的少年。
(4)像_____________ 一般的雪,像_____________ 一般的雪,像_____________ 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5)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杭州西湖的诗,你能写出作者和诗句吗?
《_____________ 》 (作者)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作者)。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6)泰山气势雄伟,被称为“五岳之首”,你积累了哪些写泰山的诗句?
孟子——
李白——
杜甫——
(7)课外你读过论语吗?其中孔子说:“三人行,_____________ 。”
(8)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 。
8、补充词语。
一(______)见(______) 养(______)处优 半(______)半(______)
摩(________)掌 (______)有成竹 手(______)眼(______)
9、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它是一种美丽的花。这花( )外表给人一种美的亨受,( )还可以吃,酸甜甜的,诱人得很。星期天,我和小伙伴一同到山上去采映山红。来到了山上,一眼望去,盛开的映山红有红红的,有白白的,有黄黄的,五彩缤纷。我被这一片美丽的花海吸引住了。
正当我看得出神,突然,一个小伙伴大声嚷道:"喂,你还呆在那里干什么?这么美的花,你还不多采些回去。"我这才回过头来,赶忙采起花来。不一会儿我就采了一大捆。要回家了,我从一大捆的鲜花中选出几枝花儿红、颜色艳的映山红札成一束,心想:我要把这束亲手采来的映山红献给为保护集体财产,与夕徒英勇搏斗而身受重伤的英雄叶老师和章阿姨,表示我们少先队员对他俩的一片敬意。
啊!我喜欢映山红,我更喜欢我心灵中的映山红--雷锋叔叔、赖宁哥哥、叶老师、章阿姨……
(1)在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A.虽然……但是
B.不但……而且
C.无论……都
D.即使……也
(2)文中有3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把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体现、突出映山红多、美的两个词是( )。
A.一大捆 美丽
B.诱人 吸引
C.花海 五彩缤纷
D.一束 五彩缤纷
(4)文中显示红色的那句话朗读时,重音应放在哪个词上?选出合适的一组( )。
A.啊、喜欢、更、心灵中、雷锋、赖宁、老师、阿姨
B.啊、映山红、更、雷锋、赖宁、叶、章
C.啊、我、更、喜欢、映山红、叔叔、赖宁、叶、章
D.啊、喜欢、更、心灵中、雷锋、赖宁、叶、章
(5)文中显示蓝色的句子换一种形式表达并保持原意。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怎能不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呢?
B.我不能不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
C.我怎能否认我不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呢?
D.我多么爱家乡美丽的映山红啊!
(6)对本文的中心思想,你的理解是( )。
A.表达出作者对映山红的喜爱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慕之情。
C.表达出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qià_______好把两只前爪(zhǎo zhu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jié_______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zhèng zhēng)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了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chuí_______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看拼音写汉字
【2】用“√”画出加点字的读音。
【3】读这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4】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施耐庵。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精彩片段。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这段话中,作者主要抓住了刷子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了细致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
【2】“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文字博物馆简介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它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馆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dú)、帛书以及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该馆于2007年11月29日动工,2009年11月26日正式开馆。
材料二: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
【1】中国文字博物馆于( )正式对外开放。
A.2009年11月29日
B.2007年11月29日
C.2009年11月26日
【2】下列不是该博物馆以甲骨文“字”为标志字坊的意义的是( )
A.突显出博大精深又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字文化。
B.突出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主题。
C.代表着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D.为河南省的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做宣传。
【3】文文来到该博物馆“汉字发展史”主题馆参观,她想在这里收集“汉字发展史”的相关信息,做一份调查报告。她应该从哪些渠道获得信息?了解哪些有效信息?请你帮她梳理一下。(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获取信息的渠道 | 询问解说员( ) | 拍照( ) | 查看相关的文字介绍( ) |
到高校咨询中文系教授( ) | 到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报刊( ) | 上网查找资料( ) | |
获取的有效信息 | 汉字产生的时间( ) | 字体演变历史( ) | 当代书法名家作品( ) |
汉字字帖的种类( ) | 历代对字体、字形的统一规范( ) | 汉字载体的演变( ) |
13、阅读短文。
黄金分割律左右战局
①0.618,一个极为美丽而神秘的数字。它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古往今来,这个数字一直被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在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杰出作品都不谋而合地验证了这一著名的“黄金分割律”。无论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还是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它们的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关系竟然完全符合1:0.618的比例。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0.618与军事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且常常与战争不期而遇。
②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横扫股亚大陆。研究发现,蒙古骑兵的战队形与西方传统的方阵不太一样。在他的五排制阵形中,人盔马甲的重骑兵为二,快捷灵活的轻骑兵为三,两者在配置上恰巧符合“黄全分割律”。
③欧洲人有意识地把“黄金分割律”运用在军事上,是从黑火药时期开始的那时,滑膛枪兵、长矛兵的荷兰将军摩利士没有突破传统的羁绊。当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对那种正面强、侧翼弱的阵形进行调整后,瑞典军队才变成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他的做法是,在摩利士将军原来的216名长矛兵与198名滑膛枪兵混合编组的基础上,再增加96名滑膛枪兵。这一改变,顺应了科技发展和武器装备进步对战术发展的影响规律,突出了火器在战斗中的作用,使之跨越冷兵器时代的分水岭。198+96名滑膛枪兵与216名长矛兵之比,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黄金分割律”的神奇作用。
④1812年9月,拿破仑在博罗金诺战役后进入莫斯科。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和转折点同时到来。一个月后,法军便在大雪纷飞中撒离莫斯科。三个月的胜利进军加上两个月的成功,然后盛极而衰,从时间轴线上看,拿破仑的脚正好“踩”在黄金分割线上。
⑤130年后,纳粹德国启动了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德军一直保持着进攻的势头,直到1943年8月“城堡”行动结束,德军从此转攻为守,再也没能对苏军发起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被所有战争史学家公认为苏联卫国战争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发生在战争爆发后的第17个月,正是德军由盛而衰的26个时间轴线的黄金分割点。
⑥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一再延长空袭时间,持续38天,直到摧毁伊拉克战区内坦克中的38%、装甲车中的32%,火炮中的47%,也就是将伊拉克军事力量削弱到黄金分割点上。
【1】写出第①自然段中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
(1)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______
(2)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______
(3)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______
(4)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______
【2】“左右”的意思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身边跟随的人③支配;操纵;④用在数字后面,表示概数;⑤反正。
文章题目中“左右”的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题目明了地表明了文章的观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和打比方
B.打比方和列数字
C.列数字和举例子
D.举例子和作比较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0.618,这个极为美丽而神秘的数字,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______
(2)无论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还是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它们的水平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关系竟然完全符合1:0.618的比例。______
(3)摩利士将军调整瑞典军队,使滑膛枪兵与长矛兵之比,接近“黄金分割律”。______
(4)作者具体列举了古今中外五个事例来说明“黄金分割律左右战局”的观点。______
14、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____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里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明亮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时,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郎……
【1】给短文起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3】“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对“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矛盾的心理
B.在病魔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阿明积极同病魔作斗争的精神是顽强的
C.在死亡面前,生命是脆弱的,每个人都想活着
【5】文中“明亮的灯光”是指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的丈夫被德军俘虏了,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十二岁的雅克和十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
每周的星期四晚上,一位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里面装着地下工作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伯诺德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来取走。为了把情报藏好,伯诺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汤的铁锅内。尽管安全地躲过了好几次德军的突然搜查,但伯诺德夫人始终感到放心不下。最后,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其中一个是本地区情报部的官员。他们坐下后,一个少校军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纸就着黯淡的灯光吃力地阅读起来。这时,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后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伯诺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情报就会泄露,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刚才熄灭的蜡烛芯子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时候,儿子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了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手把烛台夺回。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但在斗争的最后阶段,自己必须在场。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小女儿杰查琳娇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1】阅读短文,概括说一说一天晚上,母子三人遇到了什么危险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危险,母子三人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请简要概括
伯诺德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雅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儿杰奎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人的计策都很巧妙,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_____________的心理。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实践。
过期药品
【材料一】
①过期药品一般是指有效期内未被使用,存在潜在质量问题的药品。药品有效期应以药品包装说明上标明的使用期限为准。但有些药品虽然在有效期内,仍可能失去药效。如:需冷藏的没冷藏,该密封的没密封,极易导致药品变质失效。在近年来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且80%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七成人家中都有过期药。
②过期失效的药品,虽有些在外观上用肉眼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但内在的变化和所带来的伤害是难以预计的。不仅影响疗效(无效、减效),延误病情,且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比如易诱发过敏、刺激、疼痛、中毒。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对药品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随意丢弃过期药品容易造成被不法商贩重新包装重复销售、儿童捡拾引起药物中毒等严重后果。
【材料二】
药品 | 有效期与开封日期的关系 |
眼药水 | 开封时间超过1个月,建议将其视为过期药品。因为开封后的眼药水极易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被泪液及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建议开封后1个月内用完。 |
瓶装口服液 | 开封后,在其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存2个月左右。 |
拆零药品 | 有时侯,为了方便病人,药师会将某些药品拆零分包裝,这种零散药品建议最好在1个月之内用完,待别是一些急救药品。 |
胰岛素 | 开封之前放冰箱冷藏,一旦开封启用,放室温下不超过1个月。 |
【材料三】给废弃药物办葬礼
为废弃药物办个葬礼,这是一个简单而意义重大的仪式。它可以将过期药物对他人及环境造成的风险降到最小,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爱的仪式。
【1】阅读以上材料,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药品过期既影响疗效,又可能对人体带来各种伤害。______
②胰岛索在有效期内失效,一定是因为开封后放室温下超过一个月。______
③药品在包装说明的使用期限内不可能失去药效。______
【2】从下列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开头,与【材料二】表格内容组合成“先概括后举例”的一段话,最合适的一句是( )
A.眼药水建议在开封后一个月内用完。
B.有一些特殊药品的有效期和他们的开封日期密切相关。
C.每一种药品的有效期都是不同的。
D.有些药品虽然在有效期内,仍可能失去药效。
【3】【材料三】“给废弃药物办个葬礼”的图示中,有三个步骤被涂抹了,请将下列三个操作填入图中相应步骤的括号内。(填字母即可)
A.把藏好的混合物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并为药物的亡灵祈祷。
B.加点水泡一泡(胶囊和缓释片先弄碎),泡到药片完全散架。
C.把做好的倒胃口的混合物封装在不透明的瓶子或袋子里,保证它不会露出来,如果用药瓶装,最好把药瓶藏在一个不相关的容器里。
【4】【材料三】中“给废弃药物办个葬礼”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这样说的好处是________。
【5】苍南某小学的综合实践小组围绕“中国家庭备用药物保存情况”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①他们撰写了一份“中国家庭备用药物保存情况”的研究报吿,【材料一】划线部分的调查数据属于研究报吿的_____(A.研究方法;B.资料整理)这一板块。________
②【材料一】划线部分的数据,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现象?结合几个材料,综合实践小组可以向大家提出怎样的建议?(至少写出两条建议)
现象:________。
建议: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至今还令我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语结成了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的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有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股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之林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授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________ 默默无“蚊”________
“骑”乐无穷________ 一“明”惊人________
【2】广告人使用“‘骑’乐无穷”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貌合神离”和“一举多得”在文中的含义。
“貌合神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举多得”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文中写到哪几种意见?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还有哪些广告语用了成语或俗语?请举出两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用“______”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的特点。
【2】用“﹏﹏”画出这段话中运用夸张的句子。这句话将大虫的______表现得活灵活现。
【3】比喻句和夸张句你也会写。任意选择一种,写上一句吧!
_________________
【4】大虫主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作来抓人。
【5】武松面对大虫,连续用了三次____________的动作,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用“ ”画出这段话中属于动态描写的句子。
【2】用“ ”画出这段话中属于静态描写的句子。
【3】这段话描写的是荷兰牧场______的景色,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些词语来形容这一景色的特点。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_次,作者反复强调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淹没了村庄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或反问句。①洞里空气稀薄,怎么能工作呢?(改为陈述句)
②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为反问句)
(3)用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4)广场周围,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修改病句)
(5)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6)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7)这幢楼真高啊!(改为夸张句)
(8)威尼斯入睡了。(把句子写具体)
(9)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缩句)
(10)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间接叙述)
22、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23、作文
难忘的________________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印象深刻的人、事等。注意叙述完整,突出重点,表达真情实感。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