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深圳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liàn)   泥桨   逗弄

    B.名(qiān)   呐喊   按磨

    C.头(cuán)   欺骗   簇拥

    D.恋(juàn)   手腕   喉咙

  • 2、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介绍了小艇的特点,动静结合,景与人密切联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B.《刷子李》写了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从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正面反映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C.《童年的发现》一文的作者回顾了自己童年的发现,具体写了发现的过程,语言幽默,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D.《从军行》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画面,表现了成边战士生活的艰苦、孤寂。

  •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稚子金盆脱晓冰”中“晓”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家喻户

    B.通今古

    C.鸡鸣报

    D.以利害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补充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情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jùn  qiào _______   chún  shú _______  

    qīng  miè ________ _________     

    cán   fèi_______

  • 6、看拼音,写词语。

    lǐ mào yòu  zhì wǔ rǔ ɡuī ju   shēn  yí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jù jué jì diàn   páo xiào   yǔn  nuò è  h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7、根据文言表达的意思写成语。

    (1)“其人弗能应也”,跟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

    (2)“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和这句话有关的成语故事是:_______

    (3)“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这句话让我想到的成语故事是:_______

  • 8、词语积累(10分)

    qīng tíng   nà hǎn duàn liàn cí xiáng mó quán cā zhǎ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cù yōng   shēng chù zhǎn xīn wǔ yì shén jī miào su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1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______   欢跃_______

    3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上。

  • 10、阅读理解。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_皮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扁'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宫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文中的“我”指的是(   )。请将本文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的眼光  ______)地吼道

    ______)地说   ______)地捏

    【3】从国方兵士搜身时的动作、凶恶的神态、威吓的语言,可以看出他们_________________;从作者回答兵士的话和自述中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4】读完这篇课文,你对“清贫”有什么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

    “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根据《百科知识》等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

    1从文章内容看,“浅层地温能”有哪几方面的优点?请简要列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3文中第④段介绍“热泵”时为什么要从“水泵”说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解决问题。(2分)

    材料: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与众不同,它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长的塑料管道。这些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

    思考: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是如何利用浅层地温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拓展阅读。

    德国,倒垃圾也    

    前几年,我曾到德国工作了一段时间。

    到了异国他乡,就得入乡随俗。拿倒垃圾来说,德国人是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的,我特意买了几个垃圾桶放在公寓,在桶的外面贴上垃圾类型的标签。

    那天,我拎着三个分别装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资源型垃圾的垃圾袋,来到指定的垃圾摆放点,不料被管理人员拦住了。我不解地问:“我是严格按垃圾分类的要求倒垃圾的,难道有错吗?”他看了看我的垃圾袋说:“分类准确无误,但是您倒垃圾的时间不对,这里只允许每周一、周四的晚上9点以前倒垃圾。”

    倒垃圾居然还有时间限制,我有些吃惊。“先生,您也许忘记了,今天正好是星期四。”我随即笑着对管理人员说,并暗自庆幸自己正巧碰上了倒垃圾的时间。“可是现在是晚上9点零5分。”对方认真地说。我无可奈何地学着老外的样子耸了耸肩,德国人严格遵守制度是世界有名的,我知道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只好拎着垃圾袋原路返回。

    过了一个星期,我用推车推着几大袋垃圾来到摆放点。因为这次时间没错,所以这里是一番热闹而有序的景象,有人居然开着奔驰来倒垃圾。我倒完垃圾准备回去,又被管理人员拦住了。我心里不禁嘀咕,难道又有什么做得不对吗?

    对方笑盈盈地对我说:“先生,感谢您对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这是100欧元的环保奖。”说着,他递给我一张精美的卡片,说凭卡片可以到当地政府的环保部门去兑换现金。

    原来“环保奖”是当地政府为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而设立的一项专项奖,我倒的资源型垃圾如金属、纸张、塑料等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被电脑随机抽中而获奖。难怪以前倒完垃圾后管理人员都会让我选个号,原来是供电脑抽奖用的。虽然100欧元对于当地的消费水平来说是个小数目,我却感到很欣喜,想不到倒垃圾也有回报呀!

    【1】从文中选一个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从文中选出与与下面意思相符的词语。

    (1)到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_____

    (2)没有任何办法。_____

    【3】文中写了“我”_____次去倒垃圾,第一次没倒掉垃圾是因为_____

    【4】德国人把垃圾分为__________、资源型垃圾三类,资源型垃圾包括金属、__________等。

    【5】德国人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如果让你来处理自家的垃圾,你会给爸爸、妈妈提出哪些建议?

    _____

  • 13、课内外阅读。

    弹琴姑娘

    不论清早、夜晚,我走在这条长的胡同里老是听到寓所斜对面高楼的窗口里,传出一阵阵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它们多么淘气啊,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老是在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

    夏天的黄昏,屋子里还滞留着一股热气。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然而在那窗口里,仍然不断地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在长长的胡同里走着,听着,想着,钦佩着这个弹琴的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啊!

    秋天天高气爽。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外清明。它悄悄地挂在树梢,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琴声。顽皮的星孩子们,一刻不停地眨着眼睛,逗着那个弹琴的人。可是像夜莺般的、流水般的琴声却一直从那窗口里传出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赞美着这个弹琴的人,“锲而不舍”啊!

    冬天的寒夜,有时刮风,有时飘雪,我夜深回来,走进这条长长的胡同,没遇见过一个人,可是一阵熟悉的、使人感到安慰的琴声却来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谁在弹琴呢?弹琴的又是谁呢?”我非常想知道他,并且想见一见他。一天,音乐界的一位朋友,给了我一张音乐会的入场券。到了最后一个节目了,一个年纪小小的、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每弹完一支曲子,总是欲罢不能地一次又一次地谢幕。

    我疑惑,这琴声是那样的优美、轻松,有甜味儿,却又是那样的亲切、熟悉,如逢故友,“难道弹琴的就是她?”

    事情真凑巧,隔不上半个月,有一个黄昏我刚从街东口进来,又听到了琴声,就踏着“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拍子,轻快地走着,忽然琴声陡地停住了。当我快走到家门口时,猛一抬头,在那窗口的楼下,一个脸蛋儿俊秀、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正扶着一个头发全白、臂弯里夹着一叠琴谱的老教师,安步地走出来。

    我愣住了,“原来就是她!”

    我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又响三了起来。

    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1本文约900余字,你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了速读。

    2写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为什么这些句子在文章的最后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中表示季节的词语。作者写四个季节的变化想告诉读者  

    4用“﹏﹏﹏”画出短文中描写雨点、月亮和星星的语句。作者为什么要写雨点、月亮和星星?这种环境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赞美的是弹琴的小姑娘,但是作者却一直在说“我”的感受,而且只是说琴声的美妙,一点都没提到小姑娘练琴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牧场之国》(节选)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③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1画横线的句①是文章的_______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②在朗读中应读出_____的语气。

    3对画横线的句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马儿自由驰骋,在这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B.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作者赞叹了草场与骏马的和谐。

    4请体会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填序号,可多填)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感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_________ 欢跃——_________

    3   画出文中的过渡段,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写下来,并仿写一句。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  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已用“//”分成两段,请你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睱。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理解词语。

    (1)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接不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花多而美的词语是   。这样的词还有  

    3填空。(可用自己的语言,也可用文中的语言)

    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

    最近一项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94.1%的人曾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人们更多将此归因于“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人们天天敲击键盘,不习惯于手写,那要记住字形肯定是有难度的。

    材料二:

    过去语文老师教识字,都是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这个字为什么会这么写,所以孩子日后写到这个字,往往就会联想起与这个字有关的历史和传统,这对于孩子属于“深层 记忆”。可是现在,老师教识字一般是将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竖横撇捺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的“浅层记忆”显然是不牢靠的。

    材料三:

    中国过去素有“一字师”的传统,如果写错了字,总会有人指出,人们对汉字怀着敬畏。然而可怕的是,现在这种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网上那么多错别字,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不会再有人指出。还有一些名人写错字。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

    【1】阅读材料,探究出现汉字书写危机的三个原因。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汉字书写危机”,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用“——”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下列诗句描写的意境与选段相似的一项是(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作者在原著中还写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两句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选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缩写句子)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陈述句)

     

    3外婆讲故事。(扩句)

     

    4只有善于调查研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划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 21、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回唐山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转述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寒冷,是风欺雪压,花开得精神,秀气。(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选择其中的一幅,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借助提示语,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要求:1.题目自拟。2.书写端正,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