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属于动态描写的是( )
A.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B.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
C.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终于冲破了云霞。
D.浩瀚的天穹显得并不十分高远,蔚蓝的天和湛蓝的海,在地平线上交汇。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甚聪惠。 甚:很,非常。
B.孔君平诣其父。 诣:拜访。
C.乃呼儿出。 乃:就,于是。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闻:用鼻子闻。
3、我也会选。
1.我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主要通信方式是( )。
A.鸿雁传书 B.信鸽传书 C.邮驿 D.烽火传报
2.( )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A.19世纪2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3.建设“信息高速路”的计划是1993年( )政府提出来的。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威尼斯小艇在构造上有与众不同的特点:①长度为________尺,又________又________,有点像________。②制作比较讲究,船头和船尾向上________,像________;③行动轻快灵活,仿佛________。④船内舒适自在,皮垫子像________一般。
(2)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________的特点。
(3)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________城市,小艇成了________。小艇外形________,行动________。
(4)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________。不管怎么拥挤,他________。遇到极窄的地方,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难以说出口的心事。 ( )
(2)比喻刚步入社会或刚参加工作。( )
(3)教训、教导。( )
(4)又敬重又畏惧。( )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词语填在横线上。
情不自______ 手______脚______ 摩______擦掌
手______眼快 ____________不得 半夜三______
1.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事到临头才不会___________。
2.比赛就要开始了,选手们个个___________,跃跃欲试。
3.看到凉山大火又吞噬了数条人命,我___________地留下了眼泪。
7、读拼音,写词语。
姐姐把shì jiè(______)地图(______)ná到zhuō(_____)子上让大家一起找比lì(______)时。
8、按拼音写词语。
diàn zi wēi ní sī dǎo gào huá xiào
(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
máo zhān zūn yán yāo he bǎn dèng
(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xiǎng lè cí xiáng mián yáng chuāng lián
(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
9、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②曹操得知江上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联系上下文,理解“虚实”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①是关于人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诸葛亮当时内心的___________。画线句子②主要是关于人物的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曹操________的特点。
【3】了解人物的思维,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你思考诸葛亮一系列行动的动机: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是为了___________;“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是为了___________。由此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的人。
【4】“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说明书
【产品名称】弗音 【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乙醇75%±5%(V/V)、水溶性红没药醇0.8%~1.2%(W/V)、纯化水。 【杀灭微生物类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 【使用范围】适用于手和皮肤消毒及物体表面消毒。 【使用方法】手部消毒:将本品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于手部1~2遍,作用1分钟。 皮肤消毒:将本品均匀喷雾皮肤表面或涂擦于皮肤表面2遍,作用3分钟。 物体表面消毒:将本品均匀喷雾物体表面,使其保持湿润或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分钟。 【注意事项】①本品为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②易燃,请远离火源;③对酒精过敏者慎用;④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⑤不宜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⑥室内使用时,保持通风,且不得直接喷于空气;⑦本品开启后,请及时封闭,以防挥发。 【有效期】24个月 【生产日期】2020.1.17 |
【1】请根据说明书的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本品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水溶性红没药醇。______
(2)本品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______
(3)3岁的儿童可以自己使用该消毒液。______
(4)本品适用于手部、空气、皮肤、物体表面的消毒。______
(5)本品到2022年2月1日还能使用。______
【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奶奶买菜回来后,进厨房炒菜时朝衣物上喷了该消毒液,你觉得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仔细阅读下边的短文,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个鬼子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嘎子靠向门,也操着日本腔说:“太君,西屋里干净,那里歇歇的干活!” 一个鬼子见西屋里的门帘垂着,就挺起“三八式”,去挑西屋的帘子。帘子一起,只听见“咔嚓”一声,鬼子兵应声倒地。鬼子军官 “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 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冲出一个战士, “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军官就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手里的枪,也摔出去一丈多远。
1.用“”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2.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
3.用抓要点的方法归纳这段的主要内容。
12、阅读《桥》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_____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_____吼道_____你还算是个党员吗_____排到后面去_____老汉凶得像只豹子_____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在文中横线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老汉突然冲上前________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________吼道________你还算是个党员吗________排到后面去________老汉凶得像只豹子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拟人句(要求画两句)。
【3】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他会喊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位________的(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老支书。
13、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一时,丫鬟们又都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玩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①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器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日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②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噔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顺人物关系。(查一查,猜一猜,选一选)
李纨是林黛玉的( ),紫鹃是林黛玉的( )。
A.丫鬟 B.表嫂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对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黛玉用手帕垫着手这一细微的动作,说明了黛玉做事很细致
B.因为风筝线很细很有韧劲,我们仿佛可以看见黛玉作为一个千金小姐对娇嫩的手的爱护
C.表现了林黛玉生活很奢华,很浪费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回答问题。
(1)这个句子描写了紫鹃的____和____。(填序号)
A 语言 B 心理 C 动作
(2)有人说,《红楼梦》里对林黛玉最好的人就是紫鹃,请你结合画横线的句子②谈谈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西湖的绿(节选)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提,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油油的苏提,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即苏轼,他在杭州任职期间曾浚湖筑堤)对它们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的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波的绿色表现出的茁壮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杨,翩然起舞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苏堤________ 浚湖________
嫩枝________ 裙袂________
【2】照样子填空。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如________,如________,如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首先概括介绍了黄龙洞绿得________,屏风山绿得________,九溪十八涧绿得________。接着重点介绍了________很有特点的绿。
【4】树身上的绿苔给作者的印象是怎样的?花港中荷叶的绿作者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以“绿”为中心,为西湖设计一条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反驳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的讽刺作家马克·吐温遇见了一位富翁和他的夫人,出于礼貌,马克·吐温恭维富翁的夫人道:“夫人,你真漂亮!”
没想到富翁的夫人瞥了一眼马克·吐温,傲慢地说:“很遗憾,我不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您。”头脑非常机敏、言辞一向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答道:“没关系,您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那位夫人听后,虽满脸怒气,但又无言以对。旁边的富翁见夫人受窘,马上就忍不住了,他打量了一下马克·吐温,见他穿着破旧,不修边幅,就嘲弄说:“唉!你这副样子和毛驴能差多远?”马克·吐温目测了一下富翁和他之间的距离便说道:“没多远,大概有两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傲慢:________。
②无言以对:________。
【2】写近义词。
著名——________ 机敏——________
犀利——________ 嘲弄——________
【3】辨词归类。
心痛 漂亮 恭维 遗憾 傲慢 机敏 凶恶 打量
①褒义词:________
②贬义词:________
③中性词:________
【4】马克·吐温真不愧为讽刺作家,仅仅两句平常话,就战败了富翁及他的夫人,他的绝妙回答中,第一句是说给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__;第二句是回答________的,意思是说________。
16、课本梳理。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对于荷兰你了解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有哪些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牛的形态描写是怎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短文阅读。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是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呀!
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将本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短文的主要内容,将正确的一项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
①赞扬了野鸭敢于跟风雪搏斗的精神。
②表达了“我”对野鸭无限同情的感情。
③赞扬了动物深沉、伟大的母爱。
(3)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4)理解文中的词语(第6自然段):
①“这一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的“敌人”指的是____________。
③“精疲力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剂型)颗粒剂(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g,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阅读上面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 作法或看法 | 对错(打“√”或“×”) | 说明理由 |
1 | 9岁的王智食欲低下,腹胀腹痛。家里刚好有“醒脾开胃冲剂”,妈妈给他服用了1袋。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 | 奶奶不让有糖尿病的爷爷服用“醒脾开胃冲剂”。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3 | 纪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医生建议服用“醒脾开胃冲剂”。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 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激 感动),(热情 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 传播)给她知识的老师。
【1】用“/”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簇拥: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这动人的情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画上“ ”。
【5】短文主要是围绕 来写的,一共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
【6】读完短文和你学过的课文,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 人,请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班长为我们牺牲在草地里,我们怎能不伤心呢?(改成陈述句)
2、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改成转述句)
3、雷雨前,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闪电和雷声。(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改成陈述句)
2.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改成肯定句)
22、根据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萧红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芳草地。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你一定认识了许多人,那么谁是你最敬佩的人呢?请你用一两件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特点,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一下他(她)好吗?
要求:1.题目自拟。
2.叙事完整,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