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海东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一文中的对话真是巧妙,使我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B.妈妈总是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指挥我复习功课。

    C.经过治疗,小军的病很快恢复了健康。

    D.我的作业全部做完了,还有一道题没有完成。

  • 2、《手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

    A.每个人的手指都不一样长。

    B.五个手指分工不同。

    C.团结就是力量。

    D.五个手指谁也离不开谁。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肥硕(shuò) 邂逅( xiè) 夸父逐日(zhú)

    B. 怄气(òu 栈道(jiàn 怒不可遏(è)

    C. 发酵(xiào 脊椎(jǐ)   尽态板妍(yán

    D. 挫折(cuò)   脾气(pí)   相形见绌(zhuō)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荷兰,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1)这句话是课文的______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这句话既点明了荷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也强调了本文重点描写的是________

    (3)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1)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喻成______,写出了草原_______的特点。

    (2)我们还可以把草原比喻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写同音字填空。

    [yì]       ( )       ( )( )发光   ( )想天开        闲情( )

    [xiá]       ( )       目不( )     碧玉无( )       云蒸( )

  • 6、区分形近字并组词。(6分)

    趴(     稠(   挚(

    扒(     凋(   蛰(

    棉(     鸦(   郊(

    绵(     雅(   效(

     

  • 7、根据你积累的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黄河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刘禹锡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它的奔腾和壮丽。

    (2)童年是我们难忘的梦境,吕岩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

    (3)时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岳飞在《满江红》中,告诫我们:________

    (4)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要响应《礼记》的号召:________

  •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_______,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_____的小说。

    2.《手指》是____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_。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___________。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要_______________

    3.《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______的特点和惊人的_________

    4.《论语》中讲道:“_______,小人喻于利。”“_______,小人长戚戚。”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读《跳水》选文,完成训练。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心惊胆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很长吗?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1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大量描写了船长的语言和动作,你认为船长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西游记》第六十一回节选片段,完成练习。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1】文段中的“大圣”“孙行者”“行者”指的是___________,“牛王”“魔王”指的是___________。他们在斗法的过程中变化多端,你认为___________的法力更高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会用哪种方式来理解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再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     )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     )把烂内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

    (1)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添加恰当的标点。

    (2)这句话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___________的心情。

  • 12、课内阅读。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既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塑,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淮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选文选自____国作家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__

    2“孩子气极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大家觉得四十秒太长了的原因是( )

    A.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

    B.大家的心情太紧张了,恨不得马上就救出孩子。每一秒钟都决定着孩子的安危,所以感到时间太长了。

    4你认为船长真的会向孩子开枪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孩子被救上来以后,大家会对孩子说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过了几天,和我一起来的大毛悄悄对我说:“给我多记一点,我拿了钱分你一半。”张叔是按我记的数字给民工发钱的,只要笔下轻轻一画,不出力不流汗就能来钱,天底下原来还有这样便(biàn pián)宜的事!不过,张叔会不会发现呢?大毛说:“不会。柴是一车车拉走的,少个三五百斤谁也不会知道。”就算不知道,但我这么做,对得住张叔吗?大毛说:“咳!你真是的,柴是公家的,又不是张家的,有什么对得住对不住的?”

      我的心开始动摇,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不对劲。我把这事说给我娘听,娘听了坚决反对。她说:“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我听了娘的话,没有理会大毛。

      那年我挣(zhēng zhèng)够了上学的钱,踏进了大学的门槛。毕业后分配到了一个我喜欢的地方,有了一份我喜欢的工作。从此,我的人生道路很顺畅。

      早些时候,我回家探亲,见到张叔。提起那段旧事,我问他:“假如我那时虚报冒领,会怎么样?”张叔说:“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他告诉我,柴拉回矿里,他中间抽验过几次,没有发现差(chā  chāi)错。我吃了一惊:幸好当初没有听信大毛的蛊惑,不然的话,我此后的人生道路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踏实——(   ) 顺畅——(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咳!你真是的,柴是公家的,又不是张家的,有什么对得住对不住的?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我的心开始动摇,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不对劲。”句中“我的心开始动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不对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文中画线句子,具体说说娘说的这句话隐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以勤奋为起点

    我在少年时代,曾见过不少天资聪明、敏锐过人的学生,可是,有些人自以为才华超群,忽视了勤奋努力,结果他们的天才一天天地暗淡下去,落得一事无成。这就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误。而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见,有的人并无天才,但很有自知之明,终于勤奋不怠;遇事寻根究底,终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天才并不可靠,只有勤奋才靠得住。

           , 我要告诉全国少年一句心里话:你们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____相信天才”,     相信勤奋     这样,你们    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才会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去攻克学习和工作的难关,锻炼成攀登科学高峰的勇士。

    在向四个现代化的雄伟目标进军的时候,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然而,我们现在希望的,却是要求你们在刚刚开始迈步的时候,就要以勤奋作为自己的起点!

    1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下面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因此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因为    只有…………         只要…………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你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联系上下文,说说老师为什么会误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握住母亲的脚

    1)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你母亲的脚吗?

    2)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3)青年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4)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艳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有种什么样的滋味。

    5)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6)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7)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8)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   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9)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10)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11)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12)许多年以来,当他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崇拜者谈成功之道的时候,他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13)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   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依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八自然段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

    4从记叙的顺序来看,第四段的第一个句子属于   ,其作用是交代青年人的 为下文给母亲洗脚而终于真正地理解母爱

    5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也不肯松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理解生活,明白自己的责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一写。

    母亲的脚, 踩出了儿女的前程, 却送走了自己的青春;

    母亲的脚, 站立成一棵大树   

    母亲的脚,     ……

  • 17、小时候特别想不明白几件事

    ①雷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就是“好人好事”的意思。

    ②小孩子比大人怕烫得多,我觉得烫得不敢摸的东西,妈妈总是很轻易地拿起来。

    ③我从来不吃哥哥吃剩的东西,因为不卫生,但如果妈妈再咬过,我就认为卫生了,可以吃。

    ④据说屋子里面打伞不长个儿,我就从来不敢在屋里把伞打开。

    ⑤医院里到处是病菌,一张嘴就会有病菌飞到肚子里的,所以每回进了医院,我就老实了,一句话都不说,生怕病菌会飞进肚子里。

    ⑥为什么4+3=7,3+4还是等于7呢?看上去明明是两道不同的题呀!那时我三岁,我家人老是想教我学灵敏,我非常不合作,他们就经常恐吓。我往往刚背熟4+3=7,大人就一脸狡猾地看着我阴阴地笑,然后就说:“那3+4=?呢?”我一害怕就糊涂了,觉得大人那样的表情,就说明答案一定和4+3是不一样的。然后大人气急败坏,我又终于搞清楚3+4=7,但是大人又回到上面的表情,我就有如上面的思索,然后就又一次恶性循环……那时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⑦小孩子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还是胳肢窝里钻出来的?小时候我妈妈也说过我是从垃圾堆旁边捡来的。我就经常旁敲侧击地问姐姐,可气啊,她居然也这么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后来我妈再说我是亲生的,我都不信了,最后倒是我妈先急了。

    ⑧小时候常听到“失眠”这个词,总理解为“湿眠”,也就是尿床的意思。

    ⑨小时候什么都不怕,就怕床底地下藏着台湾特务。

    ⑩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很爱吃松花蛋,也就是皮蛋,当头一次听说松花江的时候,羡慕得不得了,一心向往着漂满松花蛋的江面……真馋死了。

    11我小时候特强壮,没有得过病、住过院什么的,后来我表姐住院开刀,我看了打麻醉的她耷拉了脑袋,羡慕地说:“生病真幸福啊,我连医院都没住过……连表姐都住了!”我妈妈就给我一个耳刮子……

    12总是搞不清“生前”是啥意思,明明是死前嘛,呵呵……

    鉴赏感悟:

      本文用列举条文的形式写了自己小时候总是弄不懂的几件事情,想象力丰富,语言幽默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描写的很成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易(   ) 老实(   )糊涂(   )经常(   )强壮(   )幸福(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气急败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旁敲侧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小时候想不明白的事,有几件?哪件你觉得最有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在儿时有没有想不明白的事?请列举几个,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对比阅读。

    选文一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拋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选文二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一条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1】选文一中,“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些什么?请你用“直圈”或“跳圈”法摘录关键词完成图表。

    【2】“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我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该是(   

    A.生气

    B.无所谓

    C.嘲笑

    D.调皮

    【3】铲地时,我将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面对我的活动,祖父的表现是“笑”。下面对祖父“笑”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我”连狗尾草和谷穗都不分,祖父笑话“我”。

    B.面对“我”的幼稚行为,祖父无可奈何,只能“笑”。

    C.祖父的笑里洋溢着对“我”的爱与包容,让“我”感受到自由与快乐。

    D.“我”在园子里胡闹,祖父看着“我”的样子觉得可笑,才笑了。

    【4】选文二写到“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以下正确的是(多选)(   

    A.长大以后,“我”觉得幼年在祖父园子里发生的故事不优美、不有趣了。

    B.长大后,“我”忘不掉幼年在园子里的记忆,是因为园子里有“我”童年的快乐。

    C.幼年“我”在园子胡闹,祖父看着“我”笑,我忘不掉祖父在园子里慈祥的笑。

    D.忘却不了、难以忘记的只是幼年时园子里的花草虫鸟而已。

    【5】对比选文一和选文二画线部分,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精彩再现。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

    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最早是怎么得来的。究竟是出于象形,还是会意?(    )出于哪一种考虑,我认为(   )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段话主要是从(  )这个方面来描写金字塔的。

    A.金字塔的名字

    B.金字塔的样子

    【3】作者在介绍自己对“金字塔”这个名字的理解时,说它象形,是从________________出发,说它会意,是从______________出发。

    【4】你从文段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变换。(12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成陈述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缩成最简的句子:  

    (3)山洪咆哮着,从山谷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改成比喻句: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修改病句)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缩句)

       

    明天下午你不来。  明天下午我们照样去演出。(加上关联词并成一句话)

     

    默写刘禹锡的《浪淘沙》。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大象的舞蹈很精彩。大象很笨重。(加上恰当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3)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你喜欢探险吗?你都和谁一同探险过?请写出你们探险的几个场景,注意把探险的独特感受写具体,写生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