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海西州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被称为“温室里的花朵”。

    B.这次考验,证明他是一个忠肝义胆、爱憎分明的好同志。

    C.这座新建的剧院将设演奏厅及其他附庸设施。

    D.北京故宫是一个富丽堂皇、举世无双的地方。

  • 2、根据《我的妈妈是精灵》可知,妈妈要喝( )血来维持人形。

    A.兔子

    B.青蛙

    C.蜘蛛

  • 3、阅读文言文语句,正确的停顿是( )

    A.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5、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______》。句中的“扬州”即题目中的________诗句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写景,诗人巧妙地把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将行于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2)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达了中原人民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王之涣的《凉州词》里表达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文章时,引用诗句、格言等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在表达誓死杀敌的坚定决心的时候可以引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5)《军神》一课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进行描写的,体会到军神刘伯承____意志。

    (6)青山处处______,何须马革_____。这句话显示了毛泽东____

  • 6、看拼音写词语。

    bào zào   qīng sù kù  xíng   yán  zhèn  yǐ  dài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lún  kuò zhuāng  shì cǎo  píng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 8、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 )不能像“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 )也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2)( )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 )飞回去了。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解扬征服楚庄王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国攻打宋国睢(suī)阳(今河南商丘),宋国便向晋国求救。晋国君臣商议后,就派大夫解扬前去宋国传达命令,说晋军已经开拔,要宋人坚守城池。

    不巧的是,解扬在路上被楚人抓获。于是,楚庄王就威逼解扬,让他对宋人谎称晋国根本没有派援兵救宋,让宋人投降。解扬先是假意答应,而后在登上战车喊话时却说:“我是晋国大夫解扬,不幸被楚人俘获,他们威逼我劝诱你们投降。我假意应承,好借机传达下面这个重要的消息:我主公已经亲率大军来救你们,很快就会到来,你们可要坚持下去啊!”

    听他这么说,楚庄王怒吼道:“把这个不守信用的小人推出去斩了!”

    闻此,面无惧色的解扬辩驳说:“我根本就没有失信!作为晋臣的我,如果守信于你楚王,岂不失信于晋君?假如楚国有一位大臣公然背叛自己的主子,取悦他人,你说他是守信还是失信呢?好了,没什么可说的,我愿意立刻就死,以此来说明楚国对外讲信用,对内则无信用可言。”

    听罢这话,楚庄王怒气顿消,不仅免其死罪,还由衷赞叹说:“解扬真是个大忠臣啊!”

    1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

    A.如果我守信于你楚王,也不会失信于晋君。

    B.如果我守信于你楚王,难道不是失信于晋君吗?

    C.如果我守信于你楚王,难道是失信于晋君吗?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晋国大夫解扬在去宋国传达命令的途中主动投降了楚国

    B.解扬在战车上喊话时,按照楚庄王的意图传达了命令

    C.楚庄王并没有因为解扬的“失信”而斩掉他

    3解扬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失信,他的理由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解扬是个怎样的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轻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1】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

    【3】马市长责怪女儿:“你怎么能这样?”这句话有两重含义,请写下来。

    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塑造人物时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

    【5】文中马市长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

    【6】文章通过对“女儿”和“马市长”一段简单的对话的描写,表现了马市长______的特点。

  • 11、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小心!你在吃塑料

    2019年8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饮用水中微塑料的分析报告,呼吁对自然界中的微塑料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国际上普遍将环境中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定义为微塑料。海洋微塑料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在制造出来时体积就很小的塑料微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另一种是塑料废弃物在进入海洋环境后,受到风浪、紫外线的影响和海洋生物的吞食,逐渐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颗粒。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误食。研究表明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

    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据统计,按照每个订单平均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为4000万。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全球范围内,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很多都直接污染着环境,进入海洋食物链,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来。

    注:塑料包装中很多是不可回收的快递塑料包装、胶带。

    【1】从材料来看,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海洋里的生物误食的微塑料都是生产出来时体积就很小的塑料微粒。

    B.塑料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其中包装、家庭消费品、建筑工程等使用较多。

    C.微塑料既可以通过海洋贝类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呼吸、饮用水进入人体。

    D.海洋塑料垃圾已经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周末妈妈不在家,爸爸想通过订外卖解决午餐问题。看到上面的材料,你会对爸爸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限塑”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你打算在生活中如何减少使用塑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军神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立了大功。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流了很多血,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外国人办的医院,著名的德国医生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刘伯承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

    手术开始了……

    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汗水湿透了手术台上的床单,双手抓破了被单, 但是他自始至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的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

    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吗?”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啊,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虽然失去了右眼,但是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1在正确读音下画“√”。

    受(rěn yěn)   功xūn xún) 自始至zōng zhōng)  政yě zhì

    2找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手术过程中,沃克大夫的手颤抖了,是因为(   )

    A.沃克大夫太累了,手发酸了。

    B.沃克大夫害怕了。

    C.沃克大夫被刘伯承的坚强意志震惊了,不忍心再下刀了。

    D.沃克大夫太兴奋了。

    4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用“军神”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众猴把他围住, 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1】给选段加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瞑”“蹲”“纵”“跳”四个动作显出石猴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这两段文字,你认为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秋之神韵

    ①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秋天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遮划过夜空的流星……

    ②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洒脱。

    ③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来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④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⑤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把下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_____

    2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秋之神韵,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喜爱之情。

    3读第②自然段,作者主要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写出了秋天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4按要求完成练习。

    (1)第①自然段中作者写“我爱秋”,可还提到了春、夏、冬,这里采用了______的写法,好处是__________

    (2)“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这里采用了______的写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三亚落日

    ①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A.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②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guàn guān】。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sāo shāo】着人们的脚板。

    ③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B.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④时光悄悄地溜走,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C.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⑤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用“对”在【】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进括号里。

    (1)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____________

    (2)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②自然段主要描写了蓝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沙等景物,展现了三亚浓浓的热带风情。

    【4】选文第④自然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的过程,按顺序描写了四个阶段的情景,下列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顽皮蹦跳 慢慢下沉 悄然入水 收敛光芒

    B.收敛光芒 顽皮蹦跳 慢慢下沉 悄然入水

    C.收敛光芒 慢慢下沉 顽皮蹦跳 悄然入水

    【5】作者笔下有画,行文有情。通读全文可知,作者把三亚的落日比作__________、比作大红灯笼、比作__________,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_________之情;文中_________句话则直接抒发作者这种情感(从文中画“ ”的三个句子中选,填序号)。

  • 16、课外阅读

    约法三章

    “和群众同吃住同劳动”这是毛主席对自己儿子的“约法三章。一些顿导干部的腐败,常常都是因为子女而引发的,如果他们也用毛主席的这个“约法三章”,党内又何来因子女而产生的腐败呢?

    田志芳,四川广安人。1933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营长、团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车管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代办处顾问。如今回想起,1983年12月他跟我说的延安时期毛主席对儿子毛岸英严格要求的故事,使我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再一次油然而生。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时,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①高个、宽肩、体格健壮,着一身干干净净的蓝布军装,显得很精干。他发现这个人有些面熟,在哪儿见过呢?可寻思半天,怎么也没想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来到杨家岭沟口的花园,在一个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文件准备看上两页。这时,只见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从他身旁走过,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那是毛岸英,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哦!田忠芳猛地拍了一下脑门,恍然大悟:怪不得面熟呢,原来是毛主席的儿子。可他又有了疑问:“怎么毛主席的儿子还和咱们一起吃大灶?他刚从苏联回来,能吃惯咱这小米饭、山药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说:“毛主席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给毛岸英‘约法三章’,要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啊,原来是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看不到毛岸英同志来大食堂吃饭了。后来,在国民党向解救区大举进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来了。②他的脸变黑了,身体也瘦了。一打听,原来是毛主席把自己的儿子派到最艰苦的山区,上“劳动大学”去了,在那儿,他与农民同吃同睡同劳动。

    身为领袖的毛泽东同志,对自己的子女严厉要求,使边区军民很受教育。由于党的领导同志都这样以身作则,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

    【1】从文中找出符合下列解释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___________

    (2)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__________

    【2】“约法三章”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①②都是对人物______的描写。对比语句①,从语句②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甚:__________ 未:__________ 夫子:__________

    【2】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杨氏之子反应很敏捷,是从________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有礼貌,是从________看出来的。

    【3】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如草坪上“别踩我,我怕疼”;汽车后面“别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你还发现哪些有趣的提示语,选一句喜欢的摘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jìn  jīn)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ding  diàn)已久的情怀,(倾诉 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划 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 流淌)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 赞颂)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安静 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 绕)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画“   ”。

    2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和不正确的字。

    3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的月夜  __________的乐曲

    __________的家乡  __________的琴声

    __________的旋律  __________的音符

    4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画线的句子,仿照这种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理解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不幸的悲惨的遭遇,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来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查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 )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 )会驱散绝望之云。

    【1】“厄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自然段中,“厄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本文共有四个自然段,通过______→_______→完成巨著

    告诉我们 (用文中的句子作答)

    【4】本文中,谈迁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 )(多选题

    A.他喜爱历史,是一位史学家

    B.《国榷》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C.他幼时家境贫寒却刻苦学习

    D.他在厄运面前不放弃、不气馁

    【5】文中运用了很多数字,请用“——”画出有关句子(至少两处),再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这些语句更加突出了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俺家的酒是村酒。 俺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

  • 21、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又不少你酒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缩句)

     

    2.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改写成陈述句)

     

    3.文成公主来到西藏。(扩句)

     

    4.乡村的夜晚使人们陶醉。(改写成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要求:读了短文《军神》后,你的心里有什么感想?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