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水寨 傍样 喘气 一声不吭 B.摩托 锻练 诊所 情不自禁
C.慈详 荣辛 熟练 肃然起敬 D.监督 呐喊 擂鼓 从容镇定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比喻)
B.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拟人)
C.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夸张)
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排比)
3、读片断: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到江边。联系上下文理解“佯推醉曰”,猜测正确的是( )
A.假装以酒醉作为托辞,说。
B.非常陶醉地说。
C.故意推托,避免醉了。
D.假装推倒别人,说喝醉了。
4、把下面的词语和歇后语补充完整。
摩(______)擦(______) 手(______)眼(______)
(______)(______)起敬 (______)(______)处优
外甥打灯笼——____ 咸菜烧豆腐——____
5、积累语句
(1)写出本学期你所学过的两个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条关于立志成才的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下面的句子,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再任选一种写一句话。
(1)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_______)
(2)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_______)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
(5)这个字你猜到了吗?它是蜀国的“蜀”。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题。根据自己对汉字的了解完成填空。
1.汉字已经有____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是清朝国子监的主管官员______。
3._______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______产生过重要影响。
4.______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_______,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5.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6.甲骨文是刻在______或______上的文字,金文是铸刻在______上的文字。
9、读短文,完成练习。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朋友一个极深的印象。 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是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达到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很欣慰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走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也更是管得宽。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功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帐单给你,你如数付帐就是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准确—— 安静—— 开放——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再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毫不相干:
欣然:
你写的一句话:
(3)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4)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你的观点。
(5)你喜欢这些爱“管闲事”的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6)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0、阅读理解。
海上英魂
①1894年8月,由于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6日,12时50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相遇,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②日本舰队军舰多,航速快,火力强。他们依仗这些优势,妄想一举歼灭我军舰队。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kài),奋勇杀敌。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
③战斗打响后,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战舰,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发炮,屡中敌舰。突然,邓世昌发现以主力舰“吉野”为首的日军四艘快速战舰逼近“定远”舰。“定远”舰是北洋舰队的旗舰,是我军整个舰队的指挥中心。邓世昌立即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快速行进到“定远”舰之前,拦住敌军“吉野”舰,保护“定远”舰。“致远”舰虽因此陷于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但仍左冲右突,顽强迎战。不久,舰上本来就配备不足的炮弹打完了,邓世昌又命令用步枪射击。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痕累累,舰身倾斜,即将沉没。这时,日军“吉野”舰驶近“致远”舰。邓世昌怒视“吉野”舰,对大副说:“敌军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吉野’,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
④敌军见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烈地猛冲,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舰。“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但“致远”舰这时不幸被敌军鱼雷击中,锅炉爆炸,舰上燃起熊熊大火。“致远”舰渐渐沉入水中。
⑤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辫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邓世昌决心实践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壮烈牺牲了。
【1】根据理解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同仇敌忾:_________________。
惊恐万状: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邓世昌的________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邓世昌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3】第四自然段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这句话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
【4】“‘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这句话是对敌人的什么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里可以看出邓世昌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邓世昌舍身为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B.战斗中爱国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强敌时的团结无畏精神。
C.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只需要好好享受就行了。
【7】修改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历史上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除了邓世昌,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请选一位你最了解的简要介绍一下他(她)的事迹,并说一说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中国长城学会所作明长城保护情况的调查,人为破坏比自然破坏对长城更具威胁力。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董耀会说,目前来看,对长城的人为破坏,主要是取材性破坏、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和修复性破坏。
保护长城这一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绝不能只寄希望于人们的自觉。据了解,在专家和全社会的多年关注下,继北京市制定长城沿线第一部地方性保护法规后,一部全国性的长城保护专门法律目前也在论证之中。中国长城学会得到国家文物部门的支持,也将设“明万里长城保护标志碑”以分段明确保护责任,利用遥感技术全面普查长城等也列入了工作日程。
【1】如果你在攀登长城时,看到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等,你将怎样进行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保护长城,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保护长城还有哪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曹操割发①代首
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麦田。曹操发布命令说:“现在正是麦子成熟时节,大小官兵不得践踏麦田,有违令者斩首!”所有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小心地扶着麦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还有的人望着官军的背影,跪在地上拜谢。
曹操骑马正在赶路,忽然,田中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窜入田中,踏坏了一大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
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自己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兵士呢?”他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于是,曹操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于是三军将士都很害怕,没有人敢违反军令了。
——改编自《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注释)①割发:剪头发。剪头发在现在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父母给予我们的,不可毁伤,随便割掉不仅是不孝的表现,而且是大逆不道。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
【1】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自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割发代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句子中把描写官兵动作的词画上横线,并说说你读了这个句子后体会到了什么。
所有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小心地扶着麦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的马踏坏了麦田,其原因是什么?请把文中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4】曹操的马踏坏了麦田,他割发代首,有人说曹操狡猾,也有人说曹操严于律己,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简要地说说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祥子买车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绊 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掉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历 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祥)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 即)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有删改)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汉字,打“√”。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抛弃——( ) 安静——( ) 谅解——( )
【3】文中画“﹏﹏”的两个句子,是对祥子______和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______的个性。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哆嗦”“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复杂心情?( )
A.这辆车花光了祥子所有积蓄,他忍不住心疼钱。
B.祥子极度激动,他因为终于拥有一辆自己日思夜想的车而产生了欢喜之情。
C.祥子以后即将以拉车为生,要过苦累的日子,觉得自己命很苦。
【5】祥子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了解名著内容后,奇奇想把有趣的情节分享给大家,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各题。
真假美猴王
吴承恩
①这行者与沙僧拜辞了菩萨,二人同驾云而去。不多时,果见花果山,按下云头,二人洞外细看,果见一个行者,与群猴饮酒作乐,模样与大圣无异。
②这大圣怒发,一撒手,撇了沙和尚,掣铁棒上前骂道:“你是何等妖邪,敢变我的相貌,敢占我的儿孙,擅居吾仙洞,擅作这威福!”那行者见了,公然不答,也使铁棒来迎。二行者在一处,果是不分真假。沙僧在旁,不敢下手,见他们战此一场,诚然难认真假,欲待拔刀相助,又恐伤了真的。
③看那两个行者,飞云奔雾,打上西天。他两个在那半空里,扯扯拉拉,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早见那四大菩萨、八大金刚等诸大圣众,都到七宝莲台之下,各听如来说法。大众举目看之,果是两个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胜境。慌得那八大金刚上前挡住道:“汝等欲往那里去?”
④这大圣道:“妖精变作我的模样,欲至宝莲台下,烦如来为我辨个虚实也。”众金刚抵挡不住,直嚷至台下,跪于佛祖之前,拜告道:“弟子保护唐僧,来造宝山,求取真经,一路上炼魔缚怪,不知费了多少精神。前至中途,偶遇强徒劫掳,委是弟子二次打伤几人,师父怪我赶回,不容同拜如来金身。弟子无奈,只得投奔南海,见观音诉苦。不期这个妖精,假变弟子声音、相貌,将师父打倒,把行李抢去。”大众听他两张口一样声俱说一遍,众亦莫辨,惟如来则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见南下彩云之间,来了观音,参拜我佛。
⑤我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菩萨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赢、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赢、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像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⑥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像,胆战心惊,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
⑦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像,是一个六耳猕猴。
(文章有删减)
【1】请你结合所学,猜测下面词语意思解释有误的是( )[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A.第②段中“掣铁棒上前骂道”中的“掣”字联系上下文猜测是“丢下”的意思。
B.第③段中“汝等欲往那里去”中的“汝”和“吾”一样,都是表示人称。
C.第④段中“不期这个妖精”中的“不期”结合语境可以猜测是“不料”的意思。
D.第⑤段中“委不能辨”中的“委”可联系“委实”猜测是“确实”的意思。
【2】下面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假美猴王要代替真美猴王去西天取经。
B.沙僧拔刀相助,不小心伤了真美猴王。
C.最后观音菩萨用金钵盂盖住了六耳猕猴。
D.如来辨别出了假美猴王的真实身份。
【3】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情节 | 真假美猴王 |
人物 | 真美猴王:孙悟空 假美猴王:(1)___________ |
性格特征 | 真美猴王:(2)___________ |
【4】读完这篇文章,你更喜欢真美猴王还是假美猴王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5、仔细阅读“海苔”外包装袋的资料,完成第下题。
配料表:紫菜、香菇汁、白砂糖、食盐、生姜、麦芽糊精、酱油
产品批准号: GB/T23596
产地:江苏省苏州市
友情提示:内附干燥剂请勿食用
食品名称 | 海苔(调味紫菜) |
净含量 | 4.5克 |
生产日期 | 2020年2月10日 |
保质期 | 12个月 |
食用方法及贮存方法 | 开封后直接进食,请避免高温、 潮湿及阳光直射 |
【1】根据上面内容,请填写表格。(3分)
序号 |
观点 | 判断正误 (√或×) | 说明理由(可组织语言 陈述理由,也可直接引用资料中文字) |
1 | 小方认为海苔必须加热后才可食用 | (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小明告诉小方不要 把海苔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 (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这袋海苔的保质期到2020年2月10日 | (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方奶奶患有糖尿病,小方见奶奶吃了一袋,又为她递上一袋。这时奶奶看了海苔外包装资料,可能会对小方说些什么?请写在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①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是祖母种的。
②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③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④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地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
⑤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⑥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迎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⑦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⑧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儿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⑨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⑩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1】“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两处画“ ”句子中“香香”一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60字左右。(可从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聪明的虾
虾的个子小,游得也慢,常常受到鱼的欺侮,往往性命也保不住。
有一只小虾,亲眼看到自己的父母亲被鲤鱼吃掉了,心想:父母亲发现鲤鱼时拼命往前逃,但怎么跑得过鲤鱼呢?
有一天,小虾也遇到了危险,被一条鲤鱼发现了,鲤鱼迅速追了过来。当鲤鱼追上小虾并张开嘴时,小虾突然弓起身子往斜里一弹,鲤鱼扑了个空,追到前头去了。小虾安然无恙。
这只聪明的小虾就把这个躲避敌人的方法告诉了他的兄弟姐妹们。直到现在,凡是遇到敌人,虾都是用这种方法化险为夷(yí)的。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
①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
②转危为安的意思。( )
【2】“父母亲发现鲤鱼时拼命往前逃,但怎么跑得过鲤鱼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父母亲是跑不过鲤鱼的。
B.父母亲是跑得过鲤鱼的。
【3】小虾聪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
18、林黛玉进贾府(片段)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 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 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曹雪芹《红楼梦》
【1】这段文字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2】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 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 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3】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变化是:___________。
【4】文中贾母以“凤辣子”介绍王熙凤,流露出贾母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回顾课文,回答问题。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1】作者回忆了在故乡的哪些童年趣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情感?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觉得是什么在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山溪平静。(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嘴角漾着笑。(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王宁说:“我要像李永红那样关心集体。”(改为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圣陶要见我这样一个小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漓江的水很绿。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潭水很深,没有汪沦对我的情谊深。(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南方赶来的美丽的小燕子加入了春天这百花争艳的盛会。(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柳开出小花。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园
如果有一次机会去探险,你想去哪里?打算带上哪些装备?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以《神奇的探险之旅》为题,写一篇作文,想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