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合肥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晓晓学习刻苦认真,每次考试都胸有成竹

    B.读书比赛的报名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C.警察先不动声色,以免打草惊蛇,让罪犯逃跑了。

    D.苹苹用新买的电脑赏识着动听的音乐。

  • 2、分析人物心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诸葛亮(真心真意)地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B.周瑜(明知故问):“十天造得好吗?”

    C.诸葛亮(假心假意)地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D.鲁肃(一脸狐疑)地问:“哪里去取?”

  • 3、选择恰当的词语打“√”(5分)

    (1)五千多名孩子聚集在路边他们(热烈 热心)地鼓掌,欢迎瑞恩的到来

    (2)这件事发生得很(偶然 突然)谁也没有预料到

    (3)听到小金花的妈妈牺牲后的消息战士们都哭得很(悲痛 伤心)

    (4)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之间的(友情 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5)老班长严厉地说:“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软弱)了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

    肃然起(______         手(______)脚乱         神机妙(______

    摩拳擦(______         出(______)划策         情不自(______

    1.当《我和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响起,师生们(______)地挥舞着手中的红旗齐声歌唱。

    2.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临危受命,再战防疫最前线,让人(______)。

    3.人大代表为当地种植产业发展(______),以实际行动带动老百姓致富增收。

    4.家里来了不少亲朋好友,妈妈在厨房有条不紊地蒸、炒、煮、炖,毫不(______)。

  • 5、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刚强(     看守(  

    战役(     温暖(  

     

  • 6、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 爸爸 大孩子摇着他的腿 你看那树多高

    (2) 你看它多直 妹妹分辩着

    (3)爸爸抚摸着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 是白杨树

     

  • 7、看拼音,写汉字。

    (1)武松走得肚中jī( )渴时,正好看见前面有个酒店,他吃了几dié( )菜、喝了几碗酒后,便上了景阳冈。

    (2)英雄机长刘传健沉着冷静,带领机组人员,科学完成险情判断,处理恰当,避免了飞机zhuì( )毁。

    (3)很少干家务的爸爸,今天tuō( )完地后,累得大口喘着粗气。

    (4)很多大学生都会在周末shēn( )请做jiān( )职。

  • 8、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记叙文《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身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只有一件小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1996年,我在泰国。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用泰语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地,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有意多给了30泰币,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狂吠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捧回了我的心爱。要知道,这是我和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这时,中年妇女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送回来。”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泰币送给小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备注:在泰国,人家帮忙处理垃圾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废品也属于可回收垃圾,乱扔垃圾会被罚款的。1泰币=0.2279人民币。)

    【1】下列对加点的词“不速之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速之客”中“速”在文中指邀请,所以这个词的意思是没有邀请到贵客。

    B.“不速之客”指没有被邀请的客人,本文指的是中年妇女和小男孩。

    C.“不速之客”指行走不快速,不方便的客人来到此地。

    D.“不速之客”指行走十分快速,未邀约却能很快到的客人。

    【2】下列对“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为刚才对母子俩的再次到来而感到“不耐烦”表示歉意,又对他们送还项链的行为表示谢意。

    B.既为刚才对母子俩的最开始的“心生厌恶”表示歉意,又对他们帮“我”找回心爱之物表示谢意。

    C.既为自己对母子俩的最开始的同情表示歉意,又对他们帮“我”找回纪念品表示谢意。

    D.既为自己误会他们俩感到一丝丝歉疚,又对他们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示赞赏。

    【3】文中有三处画线的语句,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A.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B.外貌描写、外貌描写、

    C.外貌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D.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4】本文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叙述,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A.叙述真实生动,自然亲切。

    B.语言表达简洁,意思清晰。

    C.文章结构明朗,详略得当。

    D.表意更加明确,妙趣横生。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开头和结尾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链接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千倾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着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开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大海交辉相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着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成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支罕见的郁金香,瞧瞧,代价多高!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支郁金香。”荷兰人爱郁金香,并把定为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似的模样了。郁金香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在城市高高的电线杆上,你一眼就能看见凌空悬垂着一个花篮,里面插满了洁白茂密的满天星,几枝浓艳欲滴的红玫瑰隐显其中。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  

    有时,你随意一抬头,会奇怪:荷兰人的窗户怎么不挂帘子?再仔细看看,窗口放满了粉红的百合花、白色的慈姑花和苍翠碧绿的蕨草,这不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吗?  

    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1解释下列词语。

    一望无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文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然后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语段阅读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描写的。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空中的白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士兵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的意思是:_______。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________

    【2】把船只“一字摆开“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A.统一行动,避免走散。

    B.增大受箭面积

    C.这样有排场,有气势。

    【3】鲁肃吃惊,担心曹兵出来,可诸葛亮却笑着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从这里表观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

    【4】这段话最主要表现了什么(     

    A.军士们精神抖擞

    B.鲁肃胆小

    C.诸葛亮足智多谋

    D.曹操愚蠢

    【5】诸葛亮为什么笑?笑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

    【1】“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怎样理解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我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__》,它的主人公是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静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新、洁净,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独特风格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洒落到水面上,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熔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填上合适的词。

    _____的夜晚   _____的夜色  _____的银辉

    ____的芳香   _____的大理石

    2威尼斯的夜晚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威尼斯的三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通过哪几种感官来让读者感受威尼斯之夜的特点并写具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毕竟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母亲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品格的句子。再模仿这种格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这几段话来看,外祖父送墨梅图给“我”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话写出了外祖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说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有很多,请写出2个历史上具有这样品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那些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请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用三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是陪父亲去医院看病的,正好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正开着,突然一下子急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隐痛,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阅读时不理解隐痛这个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隐痛在字类里的解释有:①不愿告诉人的痛苦。②隐隐约约的疼痛。文中老人强烈隐痛指的是第

    ________种解释。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人满为患的意思是________ 

    3我们发现在让座的过程中,姑娘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变化:________、尴尬、________,从这些变化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

    4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下文中哪句话解答了的疑感,请用横线画出来。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句中两个善良分别指(    )。

    A. 女儿和父亲 B. 让座姑娘和父亲 C. 作者和父亲 D. 让座姑娘和女儿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7让座姑娘、父亲、女儿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闹释善良的含义。 

    从让座姑娘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从父亲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从女儿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 17、课本知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严监生”的病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侄子二侄子怎样理解“伸出两个指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伸出两个指头”最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刻画了什么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名著故事,完成练习。

    ①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议事,孔明也在座。周瑜说道:“曹军有一百万,不是一朝一夕能打败的。众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长期御敌。”话音未落,黄盖说道:“恐怕即使三十个月也不能打败曹操。依我之见,这个月能打败曹军最好,如果不能,不如听从张昭的主张,尽早投降曹操。”周瑜脸色大变,怒道:“我奉主公之命与曹操决战,谁再敢提投降,定斩不饶!”黄盖也大怒,骂道:“我纵横江东多少年,三代主公谁不知道我?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竟敢教训我!”周瑜怒不可遏(è),喝道:“黄盖惑乱军心,不罚不能服众,推出去斩首!”甘宁见状,急忙出列为黄盖求情,周瑜喝道:“你竟敢扰乱军法!”喝令军士将甘宁乱棍打出军帐。众将纷纷跪下求情,希望能宽恕黄盖。周瑜指着黄盖骂道:“如果不看众将情面,今天非斩你不可!”说罢,令军士现打黄盖一百脊杖以示惩戒。打到五十脊杖时,众将见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已经昏死过去,再次苦苦哀求,周瑜才说道:“看在众将的情面上,先记下这五十脊杖,再敢小觑本都督,定斩不饶!”

    ②众将将黄盖扶回营寨,围着黄盖叹息不已。鲁肃从黄盖营中出来,径直来见诸葛亮,说道:“我们都是都督的手下,不敢劝他。先生是座上宾,怎么不劝一劝?”诸葛亮笑道:“先生不知道周都督责打黄盖是苦肉计?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劝解?”鲁肃这才恍然大悟。诸葛亮又说道:“子敬见到周都督时,千万不要说我识破了他的计谋。”鲁肃点头答应,转头去见周瑜,问道:“都督为什么责打黄盖?”周瑜说道:“责打黄盖是苦肉计,为了瞒住曹操,再派黄盖诈降,就势放火烧曹营。”接着又问道:“诸葛亮有何看法?”鲁肃回答道:“他也埋怨都督不讲人情。”周瑜哈哈大笑,说道:“终于瞒过他了!”鲁肃听了,低头不语。(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编)

    【1】下面关于第①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瑜召集众将议事,黄盖主张及早投降,周瑜依照军法责打黄盖。

    B.黄盖提出如果三十日打不败曹操,不如及早投降,以求保全。

    C.周瑜召集众将议事,黄盖故意出言不逊,周瑜依计下令责打黄盖。

    D.周瑜责打黄盖,众将苦苦哀求,才让黄盖少挨五十脊杖。

    【2】第①段最主要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3】第②段中众将“叹息不已”是因为(  )

    A.怨恨周瑜不该如此残暴地对待黄盖。

    B.未能及时阻止周瑜责打黄盖而感到后悔。

    C.黄盖是江东老将,受此重刑,让人心疼。

    D.抱怨诸葛亮不该眼见黄盖被打而袖手旁观。

    【4】第②段中鲁肃“低头不语”是因为(  )

    A.诸葛亮没有识破周瑜的苦肉计。

    B.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苦肉计,周瑜却以为瞒过了诸葛亮。

    C.鲁肃被周瑜的智谋折服。

    D.鲁肃不相信苦肉计能够成功。

    【5】诸葛亮明明识破了周瑜的苦肉计,为什么还要让鲁肃帮他隐瞒?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发挥想象,推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类文阅读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调,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表现儿子幽默的句子,读一读。其“幽默”表现在__________

    3读文章,回答问题。

    (1)作者在阐述“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________的手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这种现象的不同态度。

    4请用波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5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____。”

    (2)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忘了写内容。”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修改病句)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缩句)

       

    明天下午你不来。  明天下午我们照样去演出。(加上关联词并成一句话)

     

    默写刘禹锡的《浪淘沙》。

       

       

     

  • 21、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赤道吹来的风吹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作文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植树,我们的分工是:男生挖土,女生浇水,班干部填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子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亮那只玉色的大圆盘,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到处是一片神秘的银色的月光,仿佛白天一样明亮,有一只狼叫个不停。(用带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5】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写作。

    选择一处你曾经去过的或你最喜欢的名胜古迹来写一篇游记。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要写出景物的特点。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