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篇电报,主要讲述了毛岸英在朝鲜前线英勇牺牲的详细经过。
B.“南望王师又一年”中“南望”是心理描写,写出了诗人内心焦急盼望无果的苦闷之情。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的意思是黄沙滚滚,战斗频繁,战士们穿着坚固的铠甲奋勇杀敌。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青春”指春天。 诗中“放歌”“纵酒”正是诗人自己“喜欲狂”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内心欣喜的情感。
2、许多形声字都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根据下边的小提示,可以知道“星”字甲骨文中这么多“口”表示的是( )
小提示
|
A.小石块
B.小天体
C.月亮
D.拳头
3、车窗打开了,凉爽的风吹进来使人非常( )
A.舒畅 B.舒缓 C.舒张 D.舒散
4、在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中,我知道了古代人们用各种方法传递信息:《烽火戏诸侯》用________传递敌人入侵的信息。而现在,我用_____________方式来联系朋友。在此次活动中,我还搜集信息撰写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的研究报告。
5、说出下列句子应以什么语气读。
A.陈述 B.祈使 C.疑问 D.感叹
1.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 ( )
2.请回去吧! ( )
3.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 ( )
4.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 ( )
5.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 )
6、给多音字组词。
7、填空。
(1)《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军行》中表达了将士不打败敌人绝不返回的豪壮誓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表现农村儿童天真情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按预计三峡每千瓦电的建设费用,与全国16个大型水、火电站比较,它是第11位,淹地是第9位,移民数是第5位,应该说是经济合理的。( )( )
(2)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 )( )
(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9、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动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写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成语与广告词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不汗颜,这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股脑儿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根据本文可知,丰田车是哪个国家产的?( )
A. 中国 B. 日本 C. 德国 D. 美国
【2】下列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咳不容缓 B. 骑乐无穷 C. 默默无蚊 D. 一鸣惊人
【3】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2分)
A. 有人认为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
B. 有人认为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
C. 成语之林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
D. 这样不会影响中小学生对成语的正确学习与运用。
【4】广告人使用“默默无蚊”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积累与运用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①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②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语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标出来。
【3】段中①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可用成语___________来概括。
【4】选段运用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再现了小艇穿行河道间的情景。
11、课外阅读。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无论阅读何种书刊,只要我们觉得有必要或有兴趣,那么,只要翻开书,我们就应该用饱满的激情去投入。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用心、用情去了解它,品味它,也就不会获得对它的深入理解以及由此而展开的生命内在的秉承与领悟。
一本书,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助益,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在阅读中与它融合、与它交流。并且这种融合与交流不应该是肤浅的与空泛的,而应该是深刻的和充满激情的。
用激情去阅读,可以使我们与书本之间的关系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升到一种共有、互动、沟通的关系及境界中。这时,书中人物和事件,书中的理念与智慧就会与我们的经历及体会,与我们的思想与情感达成心与心的共鸣。日子久了,这种心灵上的共鸣就必然引发自我内在品格与素质的提高与升华,使我们获得成长。
因此,用激情去阅读,是一个很优秀的阅读理念。没有激情,就不会运作人与书之间的深入和细致的沟通与交流。而拥有激情,无论是阅读,亦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会使我们获得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最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用激情去阅读,用激情去领悟这个世界。我们会从一本看似简单的书中挖掘到深沉的哲理,我们会从看似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把握到清晰的线索。那么,无论书内书外,无论肤浅还是深刻,对于我们来讲都将是我们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与桥梁。
请用激情去阅读吧!激情将引领生命走向辉煌。
【1】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秉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不少段落都以“用激情去阅读”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用激情去阅读”?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悟?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片段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由画“﹏﹏﹏”的句子你能想到的成语:_____________
【3】选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句来进行叙述,采用了_______ 的结构方式。
【4】选文是从下面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表格,完成练习。
【1】这座图书馆共有______层楼,每天开放时间最长的处室是________。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除报刊阅览室和自学室以外,其他处室中午均不开放。(____)
(2)电子阅览室对成年人开放的时间比较短,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比较长。(____)
【3】兰兰决定去这座图书馆办个借书证。请你告诉她什么时间去比较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句子,完成练习。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这段话对刷子李进行了__________描写,通过描写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_和刷墙后__________,反映了刷子李的__________。
【2】第二句话使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用句中的比喻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
1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景阳冈(节选)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摔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露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霹雳”的读音是___________。
【2】“说时迟,那时快。”的意思是( )(从下面选,写序号。)
A.有时慢,有时快。
B.事情发生的速度比说的速度快。
C.说得快,做得慢。
【3】这只老虎拿人的三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应对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关键词概括!)
【4】画“﹏﹏﹏”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5】作者重点描写这一部分的用意是( )(从下面选,写序号。)
A.介绍老虎有捕食绝技
B.呼应前文,表示武松后悔了
C.为文章增加趣味性
D.从动作描写方面来衬托老虎难打
16、阅读中学习方法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狼牙山上,五壮士那惊天动地的喊声好像还在耳畔,五壮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秋天,五位抗日战士顺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为了保证人群众和连队主力的绝对安全,他们放弃了生的道路,毅然走上“绝路”,把敌人引上悬崖。他们在子弹用尽的情况下,顽强地与敌人战斗,最后英勇跳崖。他们那种不怕牺牲、坚决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想想自己平时的表现,再看看那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壮士,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平时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遇到刮风下雨就不想去上学。与狼牙山五壮士相比,我的意志是多么薄弱啊!
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翁,我们更应该磨炼自己的意志,陶冶自己的情操,把保卫祖国、振兴中华作为自己最光荣的职责。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使自己从雏鸟变成雄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全力以赴,奉献自己的一切……
【1】这是一篇( )。
A.记叙文 B.散文 C.读后感 D.说明文
【2】请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的句子被称为什么句?( )
A.承上的作用 总结句
B.启下的作用 总起句
C.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句
D.统领全文的作用 总起句
【4】这篇文章详写了( )
A.文章的主要内容。 B.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5】作者将自己的哪些方面与文中的人物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读《狼牙山五壮士》的深切感受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
①丝调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和欧洲各国的陆上通道。
②张骞作为使者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与商贸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召历尽艰险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治铁、造纸、凿井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蚕豆、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草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也变得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③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凝望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的“经绸之路”巨型石雕时,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材料二]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国“一带一路”网
[材料三]2011年中国、欧洲列车全年开行17列,年运输货物总价值6亿美元。2018年累计开行中国、欧洲列车12000列,年运输货物总价值160多亿美元。
[材料四]“一带一路”促进了国家城市友好与旅游事业的发展。截止到2018年4月,我国与61个“一带一路”国家共建了1023对友好城市。仅2017年一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旅游达6000万人次左右。
2019年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潮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近5000名外宾出席本届高峰论坛。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古代的丝绸之路、现代的“一带一路”各指的是什么?请你用“______”画下来。
【2】[材料一]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把它画下来。
【3】下面哪些信息符合所给材料内容,请在( )里画“√”
(1)“一带一路”能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合作共赢,能增进国家间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 )
(2)“一带一路”力求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
(3)“一带一路”促进了我国铁路、公路等事业的发展。( )
(4)“一带一路”促进了国家城市友好与旅游事业的发展。( )
【4】读[材料三]这里采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其好处是__________ 。
【5】[材料四]对[材料二]能起到( )作用。
A.总结作用 B.点明中心 C.承上启下 D.补充说明
【6】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的“一带一路”有哪些不一样?请结合所给资料,写出一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诸葛亮。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三顾茅庐(______) A.转过头看 B.照管 C.拜访
(2)青翠欲滴(______) A.欲望 B.希望 C.将要
【2】结合自己掌握的《三国演义》的内容,你认为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里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请你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对该人物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聪明的商人
从前,有位商人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随身带上了满满一箱子珠宝,准备在旅途中卖掉,他们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这一秘密。
一天,商人( )听到了水手们在交头接耳。原来,他们已经发现了他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些珠宝。商人听了之后吓得要命,在自己的小屋内踱来踱去,试图想出个摆脱困境的办法。儿子问他出了什么事情,于是他把听到的全告诉了儿子。
“同他们拼了!”儿子( )道。“不,”父亲回答说,“他们会制服我们的!”“把珠宝交给他们。”“也不行,他们还是会杀人灭口的。”
过了一会儿,商人怒气冲冲地冲上了甲板。“你这个笨蛋儿子!”他叫喊道,“你从来不听我的忠告!”“老头子!”儿子也喊着回答,“你说不出一句值得我听进去的话!”当父子俩开始互相谩骂的时候,水手们好奇地聚集到周围。然后商人冲向他的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宝箱。“忘恩负义的儿子,”商人尖叫道,“我宁肯死于贫困,也不会让你继承我的财富!”说完这些话,他打开了珠宝箱,水手们看到这么多的珠宝时都倒吸了口凉气。商人又冲向了栏杆,在被人阻拦之前将他的宝物全都投入了大海。过了一会儿,父子俩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只箱子,然后两人躺倒在一起,为他们所干的事而哭泣不止。后来,当他们单独一起待在小屋时,父亲说:“我们只能这样做,孩子,再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我们的命!”“是的,”儿子答道,“您这个法子是最好的了。”
轮船驶进了码头后,商人同他的儿子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他们指控了水手们的海盗行为和所犯的企图谋杀罪,法官下令逮捕了那些水手。
法官问水手们是否看到商人把他的珠宝投入了大海,水手们都一致说看到过。于是法官判决他们有罪。法官问道:“什么人会弃掉他一生的积蓄而不顾呢,只有当他面临生命的危险时才会这样去做吧!”水手们主动赔偿了商人的损失,法官因此减轻了对他们的处罚。
【1】把“断然”“偶然”填到文中合适的括号内。
【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
(1)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潮: ______________
(4)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危险来临时,商人的儿子想到的办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商人?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缩句:
(2)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改为肯定句:
(3)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改为感叹句:
改为反问句:
(4)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惊呆了。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草原》这课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写的。
修改病句:
21、加上恰当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这次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我决不灰心。
(2)他自己学习很努力。他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22、按要求该写句子。(6分)
(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2)《白杨》的作者是袁鹰写的。(修改病句)
(3)李老师对珊珊说,珊珊的作文有两处错误,让他讲给珊珊听。(改为直述句)
23、习作。
你游览过辉煌的北京故宫吗?你去过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请选择曾经你游览过或感兴趣的中国名胜古迹写一篇习作,注意将内容介绍清楚。
要求: 1.将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基本现状介绍清楚
2.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