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两个“之”字的意思,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之”:他,指前一个人。第二个“之”:他,指后一个人。
B.第一个“之”:他,指后一个人。第二个“之”:他,指前一个人。
C.第一个“之”和第二个“之”:他,都指后一个人。
D.第一个“之”和第二个“之”:他,都指前一个人。
2、我能猜测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 )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A.称心满意
B.大声喊
C.称赞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少年儿童佩戴的绿色胸卡,是环保活动的志愿者。
B.10月20日,中国女排战胜荷兰女排,夺得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季军。
C.为防止春季流行病不在校园里传播,我校医务室每天坚持为所有教室消毒。
4、读拼音,写词语。
dù jì(______) jīng yí(______) jué huó(______) cù yōng(______)
niǔ kòu(______) zhē yǎn(______) cí xiáng(______) nǐ dìng(______)
5、填空。(5分)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是( )句,形象地表现出( )。
(2)通过半学期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原因是( ).
6、修改下列病句:
(1)大家都很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2)儿童节那天,我们全校师生和全体老师参加了一起游园联欢活动。
(3)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4)那天,他穿着一件白上衣,一顶小红帽,参加游园活动。
(5)王老师对学生有深刻的感情,学生们都很爱护她。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
(2)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4)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
(6)《杨氏之子》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7)《村晚》中生动表现出牧童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8)《从军行》中抒发了戍边将士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吾盾之坚。
吾:________ 坚:________
2.短笛无腔信口吹。
腔:________ 信口:________
3.五千仞岳上摩天。
五千仞:________ 摩天:________
4.誉之曰。
誉:________ 曰: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huàn洗)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bì)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yǎn)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近义词:
细腻:(________) 憧憬:(________)
【2】我们对陨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能体现这种变化的四个词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 )—( )—( )—( )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作者写丑石“无用”的语句,这些句子作者运用了 (____________)的方法突出了丑石的无用。
【4】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具体含义的是哪一项?( )
A. 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 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 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 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5】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又有什么感受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 冷笑一声 说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回答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 就是一片云 大伙儿甩一把汗 就是一阵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 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1】给片断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
(2)大伙儿甩一把汗 就是一阵雨。( )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 脚尖碰着脚跟。( )
【3】写出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并给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其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用了_______手法。
【5】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脾气,在饭桌上就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生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不成?”弟弟挨了训,虽然很委屈,但张一张嘴又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目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儿‘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问题:“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它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他要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肆,都一一谦虚地拒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问题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样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笑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会意——(________) 浮现——(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体现爸爸“疾言厉色”的句子。
【3】爸爸原来认为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应该插嘴,通过“我”举的哪两个例子进行反驳,爸爸最后心服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生”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拉 萨 之 夏
夏天,是古城拉萨让人微醺的一个时节。
拉萨的夏天有着她自己的独异的性格和别致的风姿。她没有江南似锦的繁花和恣肆的藤萝,甚至看不见疯狂生长的野草,听不到知了尖锐的长鸣。江南之夏所有的沉闷、喧嚣,在拉萨的夏天里化作了沁人心脾的清凉。
浮云如洗,长空湛蓝如那一掬最深的纯净的海。那些高大雄壮的群山,依然赤袒着身躯,绵延横亘,傲然而立。但夏天给它们抹上了一层淡到几乎没有的绿,于是,无边的苍莽之中便见到了一点令人心跳的浪漫和温情。
当杨树的叶子渐渐丰满,拉鲁草场上一定也绿草如茵。不必刻意去瞻仰那人头攒动的名胜,也不必苦心探访那些被太多的没有节制的语言污染了的风景。在拉萨,向一条简陋的小巷,或者郊外无人的小径,随意地走去,一定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静谧让你刻骨铭心。
在离开拉萨一年之后,在夏天,我再次在它的某个角落里,停住了匆匆的脚步。走在古城透明的风里,执手梦想多年的阳光,没有言语,我想,我们是彼此会心的。在淡淡开放的格桑花的影里,阳光如故人的笑脸。
夜雨依然如期而至,如丝如缕拂过碧绿的叶子,化作星星点点的清凉,滴落心间。大约只有在拉萨的夏天,才可以听到如此真切的雨声吧!江南的雨来势汹汹,性情暴烈;塞北的雨好比那翩然的惊鸿,芳影才现,便已没了踪迹。西南也多雨啊,可是那雨难以捉摸,难寻听雨的去处。
清晨,窗外的树林里,有鸟儿快乐的啁啾,有几只在林间的沙地上跳跃嬉戏或作绅士样的漫步。它们并不避人,有时候倏然飞走了,却在沙地上留下清秀的足迹,宛如微雕,又似诗行。
但是,我不会只在拉萨的夏天里流连。对我来说,她真正迷人的不只是神秘的传说,也不只是它美丽的容颜。自然和历史所赋予她的种种,让我感到一种生生不息的顽强和伟岸。也许,这正是生命之力的旗帜,是人类不懈怠的心灵的一个战场,同时又是一个港湾。
【1】解释下列词语。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生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作者将拉萨的夏天与 相比,将拉萨的雨与 的雨、 的雨、 的雨相比,这样突出了拉萨之夏的独具魅力。
【3】用“ ”和“ ”分别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的意思是( )。
A. 拉萨的夏天不是最美的,“我”还要去别的地方寻找
B. 拉萨的夏天不仅美丽、独特,还有很深刻的内涵,“我”更喜欢她的内涵
C. 点明中心,表达“我”对拉萨之夏的喜爱和赞颂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聪明的拿破仑
有一次,拿破仑骑马来到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了一阵紧急的呼救声。他策马扬鞭,朝着传来叫喊声的湖边跑去。
只见一个士兵掉进了水里,正往深水当中漂移,距离岸边已有30米。岸上几个士兵无可奈何地叫喊着,慌作一团,他们当中谁也不会游泳。
“他会游泳吗?”拿破仑问道。
“他只能划几下,现在不行了,漂到深水里,刚才喊救命哩!”一个士兵回答说。
拿破仑应了一声,随即从侍卫手里拿过一支手枪,并大声向落水的士兵喊道:“赶快游回来,你还往当中游什么?再往前去,我就枪毙你!”
说完,果然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
落水的士兵,或许是听到了岸上威胁的话,或许是听到了前方子弹入水的响声,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划着,竟然很快就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同伴们都很高兴。这时他们才发现,站在他们身边的竟是拿破仑皇帝。被救的小伙子神色慌张,赶忙向皇帝行礼。他不解地问:“陛下,我不慎掉到水里,快要淹死了,您还要枪毙我,这是为什么呀?真把我吓坏了,您的子弹差一点儿就打中我了!”
拿破仑笑着说:“如果不吓你,你才真的要淹死哩!你再往前漂去,越漂越远,就再也游不回来了。这是一个荒野深湖,周围没有居民。你看,这里几个人有谁能下水救你呀?经过这一吓,你不就自己游回来了吗?”
经他这么一说,士兵们这才明白过来,都开心地笑了。
当我们对眼前的困境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危急—( )恐吓—( )束手无策—( )
【2】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全故事内容。
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湖里,正向深水漂移→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拿破仑开枪的原因是什么?( )
A.士兵不听指挥,拿破仑想枪毙这个士兵。
B.士兵在湖里游泳,拿破仑想和他开玩笑。
C.土兵不小心掉到湖里,快要淹死了。拿破仑想用开枪的办法吓唬士兵,让他往回游。
D.拿破仑很生气自己的土兵竟然不会游泳,想通过吓唬他让他学会游泳。
【4】在文中找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用“”画出来。
【5】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效益不好,便出了一个规定: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结果生意一落千丈。请你用短文中的思维模式,给这个餐厅想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 )全村妇女,( )打糕,( )炮火,( )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按原文填空。
【2】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开放-( ) 众多-( ) 长久-( ) 铭记-( )
【3】本段描写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请用小标题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已用“‖” 把语段分为两层,两层之间属于________关系。
15、读语段,做练习。
我十分纳闷。回到家里,容容却在我旁边,老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似乎准备告诉我什么秘密。过了一会儿,她忍不住了,就拉住我,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任叔叔,我告诉你,我给你寄了一封信!真正的信!”
“什么?”我好奇地问。
“我今天给你寄了一封信,就用那个信封寄的。里面藏着一片叶子……”
不等她说完,我就大笑起来,几乎把肚子都笑疼了。原来那封“欠资待领”的信就是她寄的啊!
【1】选段的第一自然段对容容的________进行了细致地描写,体现了容容的_________。
【2】“我”大笑起来,几乎把肚子都笑疼了。关于“我”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认为容容的行为很幼稚,惹得“我”大笑。
B.“我”被容容的可爱惹笑了。
C.从“我”大笑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容容的喜爱。
16、胡杨树
七月中旬,我去新疆穿越了戈壁。我看见──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多姿多彩的西域风情,连绵起伏的沙丘错落有致,胡杨树铁干虬枝,龙盘虎踞,顶着戈壁滩上的烈日迎着大漠的雄风,吮吸着脚下土地中贫瘠的养料傲视众生。戈壁滩上大片的胡杨树林将我深深地迷住了,让我惊叹的是──胡杨铁骨铮铮的树干,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像骏马扬蹄,还有的如纤纤少女,简直就是一座天然艺术宫殿,那鬼斧神工般的形态,更使我感到大自然的壮美。我看见──蓝色的天空下荒凉的土地上,活着的绿色胡杨与死去的灰色胡杨交织地站在一起,千姿百态,神情傲然,地上稀疏地躺着死去多时的树干树枝。胡杨树不高,特别是树干短,树叶小而茂盛,它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活着。我感受到──胡杨从不因自己生活的贫瘠而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胡杨,是戈壁滩与沙漠的骄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尤其以强大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胡杨树有着对生命的执著和渴望: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这就是胡杨树的品性!沙漠中的脊梁,就是禀性高贵而倔强的胡杨树!我觉得──矗立在戈壁滩上的胡杨,就像颠沛一生但决不向命运妥协的强者,双手伸向天空无声地呐喊,向苍天诉说着不屈的灵魂!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忍的树。胡杨能在40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它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我感受到──胡杨在逆境奋起,一息尚存,决不放弃的精神。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它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它们不在乎,它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它们,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我爱胡杨树,更爱那些具有胡杨树的品性的人们!
(1)根据下列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①像老虎蹲坐,像龙船盘曲;形容地势雄壮险要。( )
②好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
(2)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顺境( ) 反抗( ) 酷暑( ) 肥沃( )
(3)补充词语。
( )天( )地 ( )天( )地
千( )百( ) 千( )百( )
(4)用“__________”画出体现胡杨树外形特点的句子。
(5)细读全文,概括出胡杨树的品质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 ”画出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再谈谈你的理解与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举例说说你身边的什么人具有胡杨树一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清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撒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文段内容选自课文《________》,它是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相关内容改写的。上面的文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
【2】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妒嫉( ) 危急( ) 款待( )
【3】第2自然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我体会到周瑜是个___________的人,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的人。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
(2)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很高兴,其原因是( )(填序号)
A.周瑜为解决了军中缺箭这个难题而高兴。
B.周瑜为诸葛亮有胆识而高兴。
C.周瑜为陷害诸葛亮的阴谋要得逞而高兴。
18、甜甜的泥土(14分)
①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天还是很冷。
②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③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然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④一群唱着儿歌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⑤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
⑥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
⑦“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
⑧“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⑨“都放学了。”
⑩“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11“叫什么?”
12“王小亮。”
13“几年级几班?”
14“ 今天,刚过,八个生日。”
15“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有一点不耐烦了。
16“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
17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18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
19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条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愣怔着,不知如何办才好。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20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21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掏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志的小棒棒。
22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1】文章以奶糖为线索,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4分)
【2】王小亮知道奶糖是谁买给自己的吗?根据原文说说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四自然段连续用了三个“没有”,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文章划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处写道:“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小亮为何先哭后笑?你是怎样理解“那泥土,甜丝丝的”这句话的含义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孙膑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 )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的我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和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1】在括号内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选段主要以________描写为主。孙膑一个办法都没有说,田忌却决定全听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著感动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消息大大增进了中国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信心。(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对我们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饮酒作乐。我们天亮了回去。(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中有一轮圆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在无名岛上种出了绿叶菜。(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题目:读《_____》有感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②感受要真实具体。③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