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张家口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中都可能会出现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B.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行书的特点是端庄秀丽。

    D.“册”是一个象形文字,指用绳子把竹简编穿成册。

  • 2、下面全是形声字的是(       

    A.材      

    B.削      

    C.露      

    D.固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勉强 牡烈 豪迈 拴住

    B. 誓死如归  价格不菲 不屈不挠 悬崖绝壁

    C. 无微不至 问寒问暖  不期而然 一见如故

    D. 六神无主 百战百胜 九年一毛 五湖四海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填写关联词语。

    (1)猴子( )不理,( )撕得更凶了。

    (2) )孩子不会失足,拿到帽子,( )难以回转身走回来。

    (3)猴子( )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更加放肆起来。

    (4)孩子( )一失足,他( )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

     

  • 5、根据拼音,写词语。

    chéng rèn   dù jì   nà hǎn   xiōng táng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píng zhàng   fàng sì   cù yōng   bǎn dèng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6、巧设字谜:

    你会出谜语吗?经常出字谜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我们是自己子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和开发我们的智力呢。用下面的几个字出字谜,你能做得到吗?赶快试试吧!(自由发挥)

    (1)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先补全词语,在任选两个造句。

    ____________   运转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根据课文所学填空。

    1.诗以寄情。读“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我能体会到守边士兵浓浓的思乡之情。读“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体会到孩子们取冰游戏的快快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体会友人之间深厚的离情别意:读“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

    2.我们要搬家了,很多旧东西都已经是“____________”。小明迟到被老师批评,没想到第二天还是“____________”(用歇后语填空)

    3.本学期我们走进了中国四大名著,你最喜欢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在故事里,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___的石猴……

    4.古时候,“官府的榜文”指____________,“郎中”一般指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见(  )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是四大名著之一《_____》中的重要章节,作者是_____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3选段是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

  • 10、课外阅读我能行。

    竹子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破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 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 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冬 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 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 艺术家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作者从          的用途出发,表现了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2短文重点写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请你用  画出表现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发联想的语句。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_______ 的文章。

    4字的解释有:

    A. 呼吸时进出的气。   B. 停止。

    C. 消息。   D. 利钱;利息。

    短文中的息息相关应属  项解释,自强不息应属  项解释。

    5把文中画“”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用途和品格。 ( )

    (2) “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菊。 ( )

    (3) 短文把翠竹比作绿色的宝矿,用来说明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非常广泛。( )

  • 11、课外阅读。 

    情谊

    1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能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2教室里,同学们在读书,我都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都没有说话,但分明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像没有人一样。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3“玲玲,你收下吧!”

    4“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5“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6一声声感人的话语,一张张亲切的面容,一双双同情的眼睛,温暖了我那颗极度悲伤的心。‖

    7“当当当……”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走进教室。她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关切地问:“玲玲,你爸爸妈妈好吗?”我点点头。接着,她给我一套课本和一件崭新的连新裙。并深情地对我说:“这连衣裙是给我女儿买的,你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穿在身上一定很合身。还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有我们大家呢!”我双手接过连衣裙,含着眼泪深深地给老师鞠了一个躬。‖

    8我双手捧着课本,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落下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悲伤_________ 疲劳________ 关切________

    2用“______”线画出描写同学们和老师神态、动作的语句。

     

    3短文用“‖”线已分为四段,请写出各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述文章中“我”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徐悲鸿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别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味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 激动)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里做客,在他的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后来,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震荡 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有志者,事竟成”的“竟”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除部首外还有____画。“竟”的解释主要有:①完毕;②从头到尾,全;③到底,终于。“有志者,事竟成”中的“竟”应取第____种解释。

    2将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用“/”划去。

    3下面各项是对本文中心的描述,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A.徐悲鸿发奋图强,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画家。(  )

    B.徐悲鸿与外国学生比才能高低,最后徐悲鸿赢了。(  )

    C.徐悲鸿勤奋学习,终于成功,为中国人争了气。(  )

    D.徐悲鸿的成功说明中国学生比外国学生聪明、能干。(  )

    4为什么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像徐悲鸿这样的爱国画家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此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借箭”,说明他__________

    【2】曹操下令放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他非常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摆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让军士“擂鼓呐喊”的原因是(  )。

    A.鼓舞士气,准备向曹军进攻

    B.用声势震慑曹军

    C.吸引曹军的注意力,既引曹军放箭,又让曹军明确射箭的方向

    【5】你从诸葛亮的“笑”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和2014年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国民素质的严重问题。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一览表

    年度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2010

    31.67%

    58.07%

    76.02%

    2014

    45.71%

    74.36%

    83.28%

     

    [材料二]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等有益于眼肌锻炼的体育活动,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减少使用电子视频产品,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要组织学生每天认真做好两次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督促学生课间参加户外活动。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统筹安排好学生家庭作业时间。

    [材料三]

    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也跟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有直接关系。专家表示,一方面,家长向孩子加压,逼迫他们加大学习强度,以求获得更高分数,导致青少年很少有时间通过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另方面,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使孩子们经常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用眼强度大增。这些都是造成视力减退的因素。

    [材料四]

    近视研究专家伊恩.摩根基于流行病学研究估计,孩子们需要每天在至少1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待上约3小时才能避免近视。10000勒克斯相当于一个人夏天在太阳下戴着太阳镜并且站在树荫下接收到的光照强度。而就算照明充分的教室光照强度通常也不到500勒克斯。2009年,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开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实验:随机挑选6所学校,每天在放学前增加一节40分钟的户外课;另外挑选6所学校,课程表不变。在参与了户外课的900多名孩子中,9-10岁开始近视的比例是30%,而对照学校近视的比例是40%。

    1请用一句概括广州眼科中心开展三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______

    ②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与学校有关,与家庭教育无关。______

    ③只要每天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眼睛就不会近视。______

    3为了遏制青少年近视率上升,学校该如何去做?请给你们校长提几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意思转折 B.意思递进

    2下列属于世界上重大发明的是_____;属于重大发现的是_____

    A.牛顿——万有引力

    B.瓦特——蒸汽机

    C.爱迪生——电灯

    D.谢皮罗——水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

     

    3语段中画“____”的句子应该用________的语气来朗读。

    4下列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作者受到了误解时的自我调侃和自我安慰。

    B.所有的发明和发现必须要受迫害,这是对发明者的考验。

  • 16、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A______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B______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C______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1请将“说话”“逛”“睡醒”三个词语还原到文中的A、B、C处。

    2选段描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作者把花、鸟、虫子想象成__________,把它们都写活了,表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园子的_____________之情。

    4选文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  )

    A.美丽 B.明亮 C.自由 D.随意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 )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1小时。”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 )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来。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2】从下面的四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你认为最合适的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

    A.继续 支持 耐心 延误

    B.持续 支持 忍心 耽误

    C.持续 坚持 信心 耽误

    D.继续 坚持 忍心 延误

    【3】巴尔扎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写出描写孩子“气极了”以后追赶猴子时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能说明当时情况危急的句子。

    3想象一下,当孩子获救后,大家会怎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雷  雨

      夏目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bào  pù)晒在阳光之下。路边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柏油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一串汗珠摔下地,“吱”的一声,冒了一道白气,就没影了。

      空气闷得人发慌……

      “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知了拉开嗓子高叫着。

      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一丝云絮。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沙沙沙”,一些小沙子平地飞起,撞到窗子的玻璃上,发着声响。不知谁的草帽,被风吹得像风筝(sì  shì)的,一翻一翻地飞向空中。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块大墨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

      嚓!”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tiāo  tiǎo)破了黑幕布。

      “轰隆隆!”雷公(sì  shì)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山。

      不一会儿,哒哒哒哒”,豆大的雨点急速地落下来了。它敲打着柏油马路路面,敲打着玻璃窗,溅起白蒙蒙的水雾。接着,一丝清凉的湿润的空气便沁入人的肺腑。

      闪电不那么刺眼了,雷声不那么震耳了,雨幕不那么密集了……仅仅半个钟头,就雨过天晴了。

      这一阵雨,把整个天地洗刷一新。你再看路边那几株柳树……

    (1)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填上恰当的量词。

      几(   )柳树   一(   )汗珠   一(   )白气

      一(   )云絮   一(   )墨布   一(   )大雨

    (3)在文中摘抄两个比喻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土匪打伤了我的眼睛,请您给治治。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大观园。

    (1)帮句子瘦身。

    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

     

    (2)改成转述句。

    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生生。

     

    (3)改成比喻句。

    老先生满头白发,面容黝黑,目光直视着大家。

     

    (4)改成反问句。

    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 2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当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第一次为灾区捐款;第一次遭遇地震……想一想,哪一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请你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要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