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兜”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第七笔的名称是___。“兜”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作用和口袋相同的东西;②环绕,围绕;③承担。“不要兜圈子”的“兜”应取第____种解释,“出事我兜着”的“兜”应取第___种解释。
2、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的横线上。
气势磅(_____) 久(_____)盛名 雄伟(_____)观 高朋满(_____) 门庭若(_____)
琴(_____)书画 深思熟(_____) 无所不(_____) 温文(_____)雅 回味无(_____) (_____)飘(_____)舞 (_____)礼(_____)拜 ,(_____)(_____)心血 (_____)(_____)而出
(_____)(_____)泪下
1、被称为大自然杰作的黄果树瀑布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哥结婚那天,家里好热闹,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爸爸真是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pái huái chì luǒ luǒ zhēng róng nuó yí yī wēi
( ) ( ) ( ) ( ) ( )
niàn dao jīng huáng dān ge bàn dǎo jiǎo chán
( ) ( ) ( ) ( ) (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句描写了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离别夫妇的哀愁情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
3.读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我知道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发生的事情是:流落荒岛——________——畜养种植——________——________。
4.变成小狐仙的尼尔斯由一个__的孩子转变为一个________的孩子。
5、仿写。
头涔涔 泪潸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缘无故 无声无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
【2】《清明》一诗描写的是_____(节日)时的景象。
【3】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 )的情景。
A.踏青时十分喜悦 B.扫墓时凄凉、忧伤 C.喝酒时逍遥
7、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尽”的意思是( )
A.尽头。 B.都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A.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在了谁的一边?
B.今夜明月皎皎,人人都欢喜地望着,团聚之日又有谁在思念家乡?
【3】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诗人思念家乡,而________的这两句诗写的是天下所有人都在望月,他发出了心中的疑问:“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用委婉的语气写出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8、课文理解。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诗的第一句以______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句,由______转入______,既含蓄委婉地____________,又侧面烘托了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
清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鲜红的枫树叶落下来,好像是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了。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果园里,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却挂在枝上,像大大小小的橘黄的灯笼。红彤彤的苹果把树枝压弯了……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根据要求写出文中的词语(至少两个)。
①写“绿”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黄”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红”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一句中,“黄色的毛衣”指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秋天的,分别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后面的练习。
生命的高度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疯吃、猛吃,吃完倒头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中吃了睡,睡醒了再吃,日子不知不觉地在丰衣足食的悠闲中过去了。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缸去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的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的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以米缸现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没有这个能力了。
对于老鼠而言,这缸米就是一块试金石,( )它想全部据为己有,其代价( )只能是自己的生命。( ),我们把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称为“生命的高度”。而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的手里,它多留恋一天,多贪吃一寸,就离死亡更近了一步。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能做到在明显有危险的地方止步,但清醒地认识潜在的危机并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没那么容易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年轻时不去奋斗,满足于仅填饱肚子的生活,到老的时候,看着周围人都过着比自己好的生活,给下一代创造了多么优越的条件,这时他才意识到要努力,可是,“生命的高度”已到尽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青黄不接:______________
据为己有: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对于这只老鼠而言,试金石就是________,“生命的高度”就是_______。这个高度掌握在_______,它多留恋一天,多贪吃一寸,“生命的高度”就越________,最后的代价就是________。
【4】寓言总是警示我们道理的,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短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米缸中的老鼠在临终前终于见到了前来觅食的一个伙伴,它会对伙伴提出怎样的人生忠告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林肯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具幽默感的一位。
一次,林肯步行到城里去。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开来时,他扬手让车停下来,对司机说:“能不能替我把这件大衣捎到城里去?”“当然可以,”司机说,“可我怎样将大衣交还给你呢?”林肯回答说:“哦,这很简单,我打算裹在大衣里头。”司机被他的幽默所折服,笑着让他上了车。
林肯当过律师。有一次出庭,对方律师把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讲得听众都不耐烦了。好不容易才轮到林肯上台替被告辩护,他走上讲台,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两口水,接着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再脱下外衣放在桌上,又再喝水,再穿衣,这样反反复复了五六次,法庭上的听众笑得前俯后仰。林肯一言不发,在笑声过后才开始他的辩护演说。
有一次,一个妇人来找林肯,她理直气壮地说:“总统先生,你一定要给我儿子一个上校的职位。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因为我的祖父曾参加过雷新顿战役,我的叔父在布拉敦斯堡是唯一没有逃跑的人,而我的父亲又参加过纳奥林斯之战,我丈夫是在曼特莱战死的,所以……”林肯回答说:“夫人,你们一家三代为国服务,对国家的贡献实在够多了,我深表敬意。现在你能不能给别人一个为国效命的机会?”那妇人无话可说,只好悄悄走了。
【1】根据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折服:_____________
(2)前俯后仰: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林肯有哪些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一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注]王勃:唐朝著名诗人,《滕王阁序》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1、读第三自然段,把其中的成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先后顺序把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爽朗( ) 浮现( ) 会意( ) 慈爱( )
4、解释下列词义。
①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少年气盛: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6、理解题目“后生可畏”在文章里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1)“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
①“我”这一类的年轻人( ) ②所有晚辈( )
③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 ) ④王勃( )
(2)“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①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
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
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
(3)这篇文章说明:
①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②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③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7、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8、那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②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
③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用“ ”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2)用“ ”画出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3)第③段文字从 、 、 三个方面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 的特点。
14、课外阅读。
“它咬去了大约40磅。”老头儿高声说。他想:它把我的鱼叉连绳子都带去啦,现在我的鱼又淌了血,恐怕还有别的鲨鱼会窜来呢。
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跟他自个儿身受的一样。
他想:但是我已经把那条咬我的鱼的鲨鱼给扎死啦。我从来没看过这么大的“Dentuso”。谁晓得,大鱼我可也看过不少呢。
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选自《老人与海》)
【1】把文中的一句名言画上“____”。
【2】“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能够被消灭掉的是(______),打不败的是(______)。
A.高贵的人格和尊严,顽强的精神和意志
B.肉体,生命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选文运用了生动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面对凶恶的鲨鱼,表现出坚韧的斗争精神和乐观的态度(______)
(2)老头儿捕杀鱼类,他不热爱大海,也不热爱生命。(______)
(3)老人回到岸边,他带回的是一条完好的大得惊人的鱼。(______)
15、将两句并为一句话。
动物之间有生存竞争。动物之间有互惠互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为“把”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齐观的。(换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
(2)红火,粉霞,白雪。(改成排比句或比喻句)
________
(3)星期六我们去看足球赛。(换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4)爷爷走路。(改成夸张句)
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说:“两周前我就让人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钥匙在我这里。”(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放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家里走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题目:1.______________,我的最爱
2.六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_________
提示:任选其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求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经验、真实的感受。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