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积累与理解填空。
1.与一个人交谈的时间虽短,但是受益很大,正如古诗所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只有近距离观察事物,才能了解它们,熟悉它们,正所谓:_____________
2.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______的孩子,同时他又______,还有点______。我还会特别留意描写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我还发现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________。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________,但是我觉得他其实也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
2、默写诗句
1.于谦是一个令人尊敬和佩服的人,于国他是忠心义烈,挽救当时岌岌可危的明朝;于民他能够为民请命;于己他清正廉洁,为官时是一马一便服,更无它物,死时也是家无余财。这也正应了他的那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司马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面对塞外恶劣的气候条件时,不禁抒发自己出自己的雄心壮志及怀才不遇的愤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托物言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填空。
“迁”字是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迁移;②转变;③调动官职。在“时过境迁”中,“迁”的意思应选____,“升迁”中“迁”的意思应选____。(填序号)
4、整本书阅读。
《童年》这本书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 ________的外祖父,有____________的外祖母,有__________的小茨冈,有___________的老工人格里戈里。
5、比一比,再组词。
宫(___________) 侯(___________) 脉(___________)
官(___________) 候(___________) 咏(___________)
6、诗歌鉴赏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①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①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
【1】根据诗歌内容,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首诗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联和其他几句诗的关系是什么呢?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四时”指_______,从画“ ”的诗句可以看出描写的是_____季。
【2】此诗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多选)
A. 对偶 B. 比喻 C. 拟人 D. 夸张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映日/荷花/别/样红
8、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答题(12分)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的惟一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 男孩声音颤抖地问 医生 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换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你放心吧 你不会死的 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 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
真的吗 男孩的眼中放出了光彩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输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活50岁。”
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又有几个能如此快乐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
(1)为文章中画线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体会小男孩抽血前的“微笑”,与抽血后的“擅抖”,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小男孩内心很矛盾,也很犹豫,因此他又“微笑”,又“颤抖”。
B.小男孩内心很恐惧,但为了小妹妹的生命,不得己呀。
C.“微笑”是因为妹妹的生命得到了保证,“颤抖”是因为小男孩认
为自己抽完血后活不长了。
(3)请用原文回答,小男孩“无知”与“勇敢”的内涵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分)
(4)“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请找出人们“震惊”的原因。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选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转折 D.表示递进
【2】仿照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写一写。
_____,有____的时候;______,有______的时候;______,有______的时候。
【3】这段话的开头,作者以“燕子来去”“_________”“________”三种自然界的现象与时间的一去不返形成对比,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______和对已逝日子的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的抒情方式有( )
A.借美好的事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B.把情感融入具体的叙事之中。
11、阅读《穷人》中的文段,回答问题。
你知道吗 桑娜说 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给选文的第1自然段加标点。
【2】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忧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渔夫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渔夫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渔夫和桑娜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请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这句话在选段中的作用是 。
【2】结合文章内容可知,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遇到叛乱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多选)
A.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
B.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
C.打起桩来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D.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抗击野人或者野兽的袭击。
【4】从鲁滨逊几乎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完全布置好住所这件事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体现了鲁滨逊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腊八粥(节选)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 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合拢——(_________) 浓稠——(_________)
搅拌——(_________) 好奇——(_________)
【2】如果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这两个词语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文第一句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来说明腊八粥受所有人喜爱。
B.选文第二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说明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C.“喜的快要发疯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和期盼。
D.“塞灌”写出了人们吃腊八粥时的痛快淋漓。
【4】选文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你喜欢吃腊八粥吗?写一写你吃腊八粥的心情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本段文字中波义耳发现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蕊试纸在化学领域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可知,选文运用了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证了_________的观点,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必须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他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说:“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题目:__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要求:这次习作要求以写信的格式,向某一个人倾诉你的心愿,将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以及接下来会怎么做都叙述清楚。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