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广告词“消毒”,恢复原貌。
例:消炎药广告词:快治人心——脍炙人口
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________
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________
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________
锁具广告:无锁不有——________
2、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1)bō li______瓶子里装着一只黑黝黝的大xī shuài______,瓶子外边还趴着一只kǒng bù______的小蝎子。
(2)jiē xīn______公园的空地上有个máng rén______在弹着三弦。
3、补充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
精诚所至,_____________ 一日为师,____________________
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______ 孔夫子的文章——_______________
有志者事竟成,__________,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积累运用
(1)李贺用“______,快走踏清秋”表达自己强烈的报国之情;于谦用“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表达自己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告诉我们孝敬父母要及时,不要让亲情留有遗憾;“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告诉我们要居富思贫,注意节约,不要浪费,“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告诉我们要多读书,不要到用时才意识到自己知识匮乏;要想认识一件事物或一件东西,就必须近距离观察,把它了解透彻,正如“近水知鱼性,________”所说一样。
(3)“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泣涕零如雨”中“擢”的意思是:________,“零”的意思是:________。这几句诗用________的民间故事,抒发了诗人痛苦忧伤的心情。
(4)王建的“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你还积累了哪些思乡名句?请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
5、调动积累,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名言或警句。
①张兰喜欢读书却不求甚解。每当谈起书中的人物,她总是张冠李戴,谈起书中的情节,她也张口结舌。王老师经常这样指点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词两两相对。你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江聚精会神地盯着王刚搞手工制作却无动于衷,王刚禁不住说:“____________”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才上马齐声儿喝到,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1】解释从“才上马……心焦”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要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_____及_____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有关“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练习。
七 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①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②,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③,天翻地覆慨而慷④。
宜将剩勇追穷寇⑤,不可沽名学霸王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⑦。
(注释)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强渡长江,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②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形容匆忙。③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④慨(kǎi)而慷(kāng):感慨而激昂。⑤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⑥不可沽(gū)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⑦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成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1】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复读诗,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对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进行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新视野。
《清明上河图》动起来
疏林薄雾中,两个脚夫赶着驮炭的毛驴,缓缓地步向城门;此时,虹桥上已是一片喧杂,来来往往的行人中,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出行的官宦……上千年前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留住了中国城市的一段记忆。
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这段久远的记忆被一支“数字画笔”唤醒,千年之前的景象得以再现,人们摇着橹,划着船,活生生来到21世纪。如此一幅水会流、人会走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如何跃然屏上的?
数字版《清明上河图》所追求的并非炫技,而是沿袭古朴典雅的风格,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将画上的人物全部去掉,把亭台楼阁、河流树木等背景制作成动画,再用三维技术设计出每个人物,经过渲染后输出二维平面人物,与背景动画结合起来,《清明上河图》就动起来了。
为了让每个人物的动作和不同人物间的关系都做到天衣无缝,最多时有70多人共同为《清明上河图》的“动”努力,从开始制作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启用,整整花了两年时间。
【1】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喧杂:__________________
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清明上河图》景象的句子下画上“ ”。
【3】这段久远的记忆被一支“数字画笔”唤醒。“数字画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一般需要哪五个环节?按先后顺序在( )里标上序号。
(_____)把亭台楼阁、河流树木等背景制作成动画
(_____)渲染后输出二维平面人物
(_____)将画上的人物全部去掉
(_____)用三维技术设计出每个人物
(_____)二维平面人物与背景动画结合起来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厦门
我的家乡在厦门。我爱厦门,爱它变幻莫测的海面,爱它丰富的水产,爱它独特亮丽的风景。
①厦门变幻莫测的海面令人难以忘怀。②平时,登上闻名遐尔的日光岩,放眼望去,海水无边无垠,让人心旷神怡。③当风平浪静时,它又像一面特大的镜子,照出一派阳光灿烂的画面。④倘若猛烈的大风气势汹汹地冲向大海,几百里海面顷刻海浪滔天,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合奏出一曲雄伟的交响。
厦门不乏丰富的水产。这里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垒线鱼、黄花鱼、桂花鱼,还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这些丰富的水产给海内外游客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美食风景线。
景点独特又是厦门的一个亮点。这里有撩人心扉的音乐喷泉,有风景秀丽的万石植物园,有见证历史的胡里山炮台,还有各具特色的公园。如果你驱车在环岛路上,可以欣赏车外一派南国特有的美景:天空瓦蓝,空气清新;椰树挺拔,花团锦簇;沙滩细软,遍布蟹穴散落的民居与错落有致的二楼房融为一体。这诱人的景色让人喜爱。
啊!厦门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为有这样美好的家乡而感到自豪。
【1】联系上下文,最适合替换“变幻莫测”的词语是( )
A.出乎意料
B.难以揣测
C.变化多端
D.出没无常
【2】请用“ ”画出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3】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倘若刮起大风,几百里海面顷刻海浪滔天,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能想到厦门哪些美丽的地方,或者有其他什么特点?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过手练习
不识字的老师
①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②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了,大伙叫他“路瑟”。他从不叫克我名字,整个夏天在 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③一开始,我有些害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他那黝黑的皮肤之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④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撞了一个大包,中午时,在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说;“真是倒楣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的指了指太阳说:“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也总有下山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楣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⑤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个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个人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握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
⑥午餐后,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我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说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长长的面包,填饱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⑦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脏话,刻薄地叫骂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再说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择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⑧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得那么些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⑨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第④段“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中,“依约”一词怎样解释?这句话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读完第⑧段回答,你认为不识字的老人怎么能懂得那么些深奥的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
【5】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
12、在阅读
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1】这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常会想起顶碗少年并且还会有微微的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顶碗少年面对一次次失败,坚持表演,最后获得成功。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和顶碗少年相似的经历?你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半瓶阳光
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她手指向不远的地方,那里放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暖意。难道我也抓住了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太阳。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1】短文写了“女儿捉阳光”和“‘我’感受到的阳光”,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2】女儿能够抓住阳光的诀窍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3】“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我体内的那条河流指的是___________
【4】对“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感冒清热颗粒说明书》,完成下列题目。
感冒清热颗粒说明书
【药品名称】感冒清热颗粒
【主要成分】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jié)梗、苦杏仁、白芷(zhǐ)、苦地丁、芦根。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生产日期】2019年10月9日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有效期】24个月
【1】“薄荷”中“薄”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
【2】我是小法官。(下列说法中对的打“√”,错的打“×”)
(1)感冒清热颗粒适合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 ( )
(2)感冒清热颗粒的主要成分有柴胡、桔梗、苦地丁、板蓝根等。 ( )
(3)感冒清热颗粒为棕黄色颗粒,非常苦。 ( )
(4)妈妈得了风寒感冒,可以服用此种药。 ( )
(5)感冒清热颗粒要用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 )
【3】假如今天是2020年11月20日,奶奶感冒了,她想服用这盒药,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在服用感冒清热颗粒期间,很想吃四川火锅。根据这份说明书,你会怎样劝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字句) 。
【2】这支笔难道不是小红的吗?(改成陈述句)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
【5】我们讨论并听取了别人的意见。(修改病句)
【6】这件事是真的。(改为反问句)
【7】天上的星星闪亮亮的。(改为比喻句)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变换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不喜欢体育锻炼,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以“我的一位好友”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来描写人物的性格。字数不少于4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