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肇庆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

    (1)在家千日好,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外行看热闹。

    (3)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4)冬天麦盖三层被,______________

    (5)三百六十行,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

  • 2、根据提示写诗句或名言。

    1 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3 答应了别人的事而又不去做,或不认真去做,必然会失去信用,正如《老子》里所说的“_______________”。

    4 反映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填空。

    (1)小灰雁邓芬身上的伤是_____治好的。

    (2)______尼尔斯变成了小矮人。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这篇课文的课题是一个________句,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文中以一个叫_______的傣族小村寨为例,写了村寨里的人如何爱护森林,自觉保护这个________,并合理利用_________,发展生产的事。课文告诉人们保护_____就是保护生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 5、积累运用。

    (1)诗中有景:《寒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御花园里柳枝飘荡的景色;《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中秋节夜晚庭院中的景色。《长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春天万物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中有情:《泊船瓜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中有理:《春夜喜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形容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

    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

    暖风熏得游人醉,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诗中的加点字。

    (1)休: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哪一句批判了统治者的苟且偷生、不思进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西湖的诗句还有很多,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7、对比阅读。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何当”的意思是(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诗中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______”象征受到了重用,“______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5《竹石》赞美竹子怎样的精神品格?( )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 8、阅读理解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全/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请举一句诗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在文中的方框中加上标点符号。

    2句子“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是对特务的____________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务的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敌人让吉鸿昌看上面写着“立刻处决”的电报,是想吓唬他,要他投降。

    B.“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一句表现了吉鸿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

    C.“‘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一句写出了特务的慌张和胆怯神色。

    D.文章是以倒叙写法行文的。

    5标题“死也不倒下”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昙花终于怒放

    我爱昙花。

    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è)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我爱昙花。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

    如愿以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理清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昙花充满了感情,是因为(   )。(多选)

    A.昙花是好朋友送的,所以“我”很珍惜。

    B.昙花三年后才怒放,鲜活美丽,让从未见过昙花的作者如愿以偿。

    C.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D.昙花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作者这样写进一步抒发了________昙花的感情,并使文章结构严谨。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让一袋棉花丢失

    1861年4月12日,伴随着萨姆特堡的隆隆炮声,蓄势已久的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南方奴隶主率领的军队把萨姆特堡包围了。北方军队的一个陆军上校接到命令,让他保护军用棉花。他对长官说:“我不会让一袋棉花丢失的!”

    没过多久,美国北方一家棉纺厂的厂长来拜访他,说:“如果您手下留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您就将得到五千美元的酬劳。”

    上校把那个厂长和他的随从赶了出去,说:“你们怎么会有这样卑鄙的想法?前方的战士正在为你们拼命,为你们流血,你们却想拿走他们的生活必需品,赶快给我走开,不然我就要开枪了。”

    由于战争的爆发,南方农场主的棉花运不到北方,接着又有一个需要棉花的北方人来拜访他,并且答应给他一万美元作为酬劳。

    正巧,上校的儿子前不久生了重病,已经花掉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刚才他还收到妻子发来的电报,说家里已经快没钱支付医疗费了,请他想想办法。上校知道这一万美元对于他来说就是儿子的生命,可他三思之后还是像上次一样把那个贿赂他的人赶走了。

    不久,第三拔人又来了。这次给他的酬劳是两万美元。上校这一次没有骂他们,而是很平静地说:“我的儿子正在发烧,烧得耳朵听不见了,我很想收这笔钱。但是我的良心告诉我,我不能收这笔钱,不能为了我的儿子害得十几万士兵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棉衣穿,没有被子盖。”那些来贿赂他的人听了,对上校的品格非常敬佩,他们惭愧地离开了上校的办公室。

    后来,上校找到他的上司说:“我知道我应该遵守诺言。可是我儿子的病很需要钱,而我的职位又让我受到很多诱惑。我怕我有一天把持不住自己,收了别人的钱。所以我请求辞职,请您另外派一个人来做这项工作。”

    他的上司听了他的话,说:“你已经战胜了人性的弱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批准你的辞职申请,但是你必须收下我以个人名义奖励给你的一万美元的奖金。”

    【1】根据意思在文章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积蓄了很长时间的能量。_____

    ②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_____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中,“卑鄙的想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你可以感受到上校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人物的言行、神态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类文阅读。

    和时间赛跑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1你认为文题“追赶太阳”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永远”这个词是爸爸反复强调的,强调它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你认为作者真正受益无穷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中摘录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谈谈你的理解。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从臭气弹到原子弹

    费米小时候十分调皮,他常常拿出许多时间去玩耍和恶作剧。他和同伴爬到楼顶用盛水的桶相互战斗;和女同学开玩笑,选举其貌不扬的女同学当“五月皇后”,然后大肆鼓噪,使那位被推选的少女啼笑皆非;他偷偷把一盆水放在虚掩着的门上,让第一次走进的人浇个落汤鸡,等等。然而,这对费米来说还不算够,他又闹到课堂上来了。

    有一次,教授正在课堂上讲课,费米和他的朋友拉赛蒂却交头接耳,他们玩弄着自己设计制造的臭气弹,只听得“砰”的一声,臭气顿时充满了整个教室。教室里一片惊叫,课被搅乱了,老师愤然离开教室,把费米恶作剧的事情在全校通报批评,许多老师纷纷向校方建议:“把肇事者费米永远开除学籍!”

    这时,费米的实验老师卢吉·普齐安站出来大声为费米辩解。他说,费米搞臭气弹固然不对,但他是因为精力旺盛得不到知识的满足,老师的责任应该是引导他,并教他丰富的知识。普齐安老师深知费米出奇的聪明和才干,他担保说:“这个小伙子将来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这样,费米的学籍被保住了。

    在日后的学习中,普齐安十分注意帮助和保护费米。他和其他的老师不同,自认是一位才疏学浅的人。他对学生的帮助不是多给学生知识和予以指导,而是反过来向学生求教,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他了解到,费米已经全部掌握了自己现有的知识。于是,他要费米教他理论物理学,他谦虚地说:“费米,我才疏学浅,你博闻强记,请你给我讲一些物理学方面的新知识吧。”见老师诚心以待,费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给老师开了一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课程。

    普齐安对费米的爱护和激励成为费米后来考入大学深造的极大推动力量。1922年7月,费米以优异的成绩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6年,25岁的费米担任罗马大学第一任物理学教授,并在居里夫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慢中子铀的人工衰变的现象,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由于受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统治的迫害。费米1938年举家逃往美国。他在芝加哥大学参加并主持了第一个原子反应堆的设计和试验。随后,他又参加了“曼哈顿计划”,终于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1选择下列引号的用法,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序号。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重要的、着重指出的部分。

    C表示特定的含义。 D表示否定或讽刺。

    文中画“   ”的三个句子中的引号用法依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请在第4自然段中用双横线画出与画“_________”的部分相照应的句子。从画出的句子中看出普齐安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3对文中画“__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普齐安老师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没有学生聪明。

    B.普齐安虽然才疏学浅,但他非常虚心。

    C.普齐安老师并不才疏学浅,他向费米请教理论物理学的目的是要调动费米学习的积极性,让他把多余的精力用到深入的学习中去。

    4普齐安对费米的爱护、激励产生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蜘蛛的启示

    从前,有一个国家遭到强敌的侵略。国王率领军队英勇抵抗,但是接连吃了许多败仗。最后,国王自己也逃到大山里,他筋疲力尽地躺在一棵大树下,闭着眼,唉声叹气地说:“这下可完了,国家要灭亡了。……”这时候,天气阴沉,刮起了大风。他睁开眼睛清楚地看到树上有一只蜘蛛正在结网。 蜘蛛拉出一根丝 被风吹断了 再拉出一根丝 又被风吹断了 就这样 一次 两次 三次 小蜘蛛顶着风 终于把网结好了

    国王看着这个情景,猛地省悟过来。我难道不如一只小蜘蛛!失败怕什么,从头再干!于是,他立即爬了起来,决心回去重整旗鼓。

    不久,国王率领着重新组织的军队,跟敌军进行了几次激烈的战斗,结果把侵略者赶跑了。

    1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把第一自然段分成二层,并写出每层的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这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爆发出掌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特森先生说:“我希望你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儿东西。”(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请用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吃饱了的八儿肚子已经成了一面小鼓。(用加点词语和本句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根据画线句子仿写句子,另选三个人物和三种品质。

    我喜欢鲁滨逊,是因为他不畏艰难。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改成直接对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 穿过的那双球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艾迪抽泣地说:我很难过,没能给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你读过什么有趣的书?选择你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写好以后先读给家人和同学们听听,看他们是否能明白书的大意,再根据他们的反馈,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

    要求:题目自拟,语言流畅,内容具体,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