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与运用。
(1)我总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因为我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爸爸是个实干家,他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告诉我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都有不懂的地方。
(5)小文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他很消沉,有时还偷偷地哭,你可以用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他。
2、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脚: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可: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克: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烙: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当: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并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1)指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___________)
(2)指不顾危险地进行某种活动。(___________)
(3)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___________)
(4)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墨梅》和《竹石》都采用______________的手法,表达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郑板桥在竹石一诗中也用同样手法借竹子喻理,“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5、根据语境填入恰当的古诗词。
(1)同样写春雨,韩愈的“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春雨细滑,杜甫的《春夜喜雨》中“_____,_____”则写出春雨的轻盈。
(2)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一年四季,诗意无处不在。春天漫步郊野,不觉吟诵“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夏日里赏荷,忍不住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遇到老人哀叹岁月催人老,可以借用《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歌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之一。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两个动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爱
母亲_____人间第一亲_____母爱_____人间第一情_____谁言寸草心_____报得三春晖_____母爱伟大无私_____犹如春风_____又如春雨_____吹入并滋润着我的心田_____
那晚,夜深了。我难受地躺在床上,浑身发烫,无力地呻吟着。这时,妈妈急匆匆地赶来,用手触摸着我的额头,着急地说:“哎呀,糟糕,发烧了!”“天又这么黑,你爸还没回家,医院关门了,家里又没有退烧药,该怎么办哪?”妈妈嘴里不停地唠叨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不停地踱步。过了一会儿,妈妈去浴室端来一盆冷水,放在我身边,轻轻地对我说:“亚妮,好好躺着!”我听了,使劲地点点头。她用冷水将毛巾浸湿,拧干,铺平,然后放在我额头上。此时,我借着那清幽的月光,看出妈妈的眉头皱在一起。
过了许久,妈妈见我微微地闭上眼睛。她便悄悄地出去了。说实话,那时的我怎么能睡得着呢?我只是在尽力掩饰自己罢了。我望着妈妈的背影,她的步伐是那样的沉重。随后,便听到妈妈给爸爸打电话:“喂,我们的女儿正发烧呢!快回来!我担心……”说完,妈妈又轻轻地向我走来。“糟糕,身上还发烫呢!都怪妈妈不好,只顾工作,没照顾好你。”说着,妈妈豆大的泪珠如同断线的珠子直往下掉。我用嘴一碰,好苦……
我忍不住眼泪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我正想尽力地起来擦去妈妈那苦涩的眼泪,她却好像看破了我的心思,扭过头去说:“眼睛进沙子了。”正在这时,门开了,爸爸回来了!他们二话没说用外衣裹紧我,背着我朝门外走去……多年后,当重温起这件事时,妈妈却是一头雾水:“有这事?”妈妈对我的关怀太多,也许是忘了,可我却将妈妈对我的无限关怀记在心上,当作最宝贵的礼物。
【1】在文中横线处加上标点。
母亲________人间第一亲________母爱________人间第一情________谁言寸草心________报得三春晖________母爱伟大无私________犹如春风________又如春雨________吹入并滋润着我的心田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无私——________ 滋润——________ 无限——________
掩饰——________ 沉重——________ 苦涩——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_的泪珠 ________的珠子
________的眼泪 ________的礼物 ________的步伐
【4】照样子,写词语。
悄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匆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1】猜猜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踟蹰: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藻警人: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描写林黛玉荷锄葬花的句子找出来,画上“ ”。
【3】猜一猜:林黛玉读的书是( )
A.《西厢记》
B.《汉宫秋》
C.《迷青琐倩女离魂》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了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山奇云奇”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绮丽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黄山可真险啊!平生以来我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黄山的云多么美妙!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凉凉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阅读选文,补全下列词语。
能(____)巧(____) (____)(____)隽秀
绮(____)艳(____) (____)姿(____)态
连(____)起(____) 危(____)兀(____)
【2】请你仔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黄山的山的特点:____、_____、______;黄山的云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黄山的山时与_____、_____作比较;在写黄山的云时与_____、_____、____作比较。这种写法叫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3】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A.这篇短文作者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为我们描写了黄山的美景。(______)
B.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______)
12、课内阅读展示。
如果你到傣家做客,走进竹篱,登上梯子,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 是一间宽大的堂屋,中间铺着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 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 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 8 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别致﹣﹣_____ 祝福﹣﹣_____
【2】堂屋的在_____,是_____的地方。
【3】傣家竹楼的特点是什么?
【4】建造竹楼有哪些风俗?
_____
【5】从建造竹楼的风俗中,你感受到傣家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
A. 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B. 热情好客,多才多艺。
13、阅读理解。
骡子和铃铛
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铃铛制作精巧,响声清脆,骡子每走动一步,铃铛便发出“叮当”的声响,比鸟儿的歌声还悦耳动听。
一天,骡子撞开了篱笆,走进了菜园,白菜、韭菜一畦畦,鲜嫩又可口,骡子好不欢畅,它低头啃个不停。“叮当叮当”,一串串尖利的急响,钻进了主人的耳中。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门,挥动竹枝赶到菜园,一边抽打着骡子的屁股,一边斥责道:“混账东西,你胡嚼乱踩,把菜地弄得一团糟!要不是铃铛叫我来,菜地准被你糟蹋完。看你下次再敢闯进菜园……”
骡子疼得直叫唤,不要命地跑出了菜园,“叮当叮当”,铃铛的响声,伴着骡子远远地到了山脚下。
没多久,骡子拉着一车货,长途跑路,傍晚时返回了村里。“叮当,叮当”,一阵脆响,引得一些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嗬,好一头结实顶用的骡子,拖这么多货物跑了一天,还那么精神抖擞的。听,配上这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多有气魄!”“叮当,叮当。”铃铛儿听了这番话,响得更加起劲了,像是说:“对的,对的,骡子了不起!”
骡子耸起耳朵听了这些话,满心喜悦。突然,它望见了菜园,不禁感到一阵阵隐痛,立刻不高兴地责问铃铛道:“你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为什么一时出卖我,一时又吹捧我?”
“叮当,请你听清,”铃铛含笑地解释道,“你和我,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犯错误时,我发出警告,为的是挽救你,不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做得对时,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啊!”
【1】以下词语形容铃铛正确的是( )
A.见风使舵
B.曲意逢迎
C.明辨是非
D.溜须拍马
【2】骡子挨打是因为( )
A.它私自闯进菜园
B.胡嚼乱踩,把菜地弄得一团糟
C.主人听到铃铛声
【3】“铃铛听了这番话,响得更加起劲了”的原因是( )
A.铃铛本身就会响
B.铃铛在鼓励骡子
C.铃铛故意吹捧
D.铃铛爱凑热闹
【4】铃铛的两次响声的含意,骡子认为是( ),铃铛认为是( )
A.警告和赞扬 B.出卖和吹捧 C.陷害和捣蛋 D.责备和激励
【5】从《骡子和铃铛》中,你明白了( )
A.一种事物有利有弊,要扬长避短。
B.不能做坏事,否则必将受到惩罚。
C.生活中我们需要铃铛这样的朋友,做错事给我们提醒,鼓励我们做正确的事。
14、竹(13.5分)
①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②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雪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5分,每空0.5分)
平凡( ) 品格( ) 不畏( )
2.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 、 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 。 (3分)
3.作者从 、 的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 (2分)
4.为什么说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2分)
5.“岁寒三友”是指 、 、 。(3分)
6.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 (2分)
15、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改成反问句:
2.春天到了,映山红开了。请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这一美景。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不比做什么,很值得观赏。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句子:
4.东东很聪明,就是学习上怕吃苦,爸爸想勉励他勤奋学习,就赠给他这样一句名言“ , 。”
17、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必须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下列要求写一则留言条。
2018年5月12日星期六,明明到康康家还《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可康康不在家,他想写一张留言条给康康说明情况,并把书放在了邻居张阿姨家。请你帮明明完成这张留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