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语境,填写俗语。
这本书让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个房间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没想到它却在桌子底下待着,真是“________,________”。
2、形近字组词。
练________ 健________ 精________
炼________ 键________ 情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彬彬有礼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查字典填空
(1)“迁”是__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迁移;②转变;③调动官职。下面几个词中,“迁”字应选哪种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事过境迁________ 迁居________ 迁徙________
(2)“鼎”字共有________画,是________结构,第六画是________。音序是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字典里有两种解释: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②三方面对立。用这两个意思分别组词:①________,②________。
5、先看看下面的词语有什么特点,然后再照样子写写。
狐狸 惭愧 缤纷 感想
(____) (____) (____) (____)
6、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诗人_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_________,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
【4】这首诗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月”诗句的有很多,请你写出自己课外积累的咏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展现了几幅图画?
。
8、阅读理解
《七律 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注音书写词语
wēi yí________ páng bó________
【2】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3】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9、课外阅读。
明天我们毕业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教诲”的意思是“教训、教导”。(______)
(2)短文中多次出现“您”这个字,在这里特指毕业班的老师。(______)
(3)短文中只有两个排比句。(______)
【2】“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仿照这样的句式自己也写一个。
10、阅读短文。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于是,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眉飞色舞 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青年人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 妄想)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当的词语,打“√”。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⑤随便。下列词语或短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姑母写信(______) 信笔涂鸦(______) 找回了自信(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钟爱有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脱胎换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5】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___________,在生活中要______________。
11、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通过这句话我们感受到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这句话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 )(多选)
A.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实感。
B.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
C.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D.第一人称比其他人称更客观,更直白,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特级教师
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来的省特级教师将要在这所乡村小学讲一节公开课。
这所乡村小学里的老师谁都没有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意;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的……
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料到竟是一个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打扮得更鲜艳时髦一些的话,她可以和巩俐比俏。特级教师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
谁也没有想到她进了一个全校闻名的后进班。
上课铃响后,所有听课的教师都进了教室。这间教室的讲桌上散落(sǎn sàn)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
特级教师用目光巡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散乱(sǎn sàn)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了桌上的粉笔灰。片刻的鸦雀无声之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所有的教师、学生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
讲课的过程中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之后她又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讲完之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
这堂课讲得十分生动。
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
(有删改)
【1】用“√”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先解释“鸦雀无声”的意思,再用它写一句话。
鸦雀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有的教师、学生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这个“开场白”指什么?请用“ ”画出来。
【4】请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堂课讲得十分生动”的语句。这个老师讲得生动的原因是: 。
【5】短文最后说“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联系短文和生活实际,你觉得怎样的教师称得上特级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春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绿是空灵且深邃的。 B.这绿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里。
C.这绿摇曳多姿,空灵且深邃。 D.这绿总 让“我”想起宽大的庭院。
【2】简要概括第三自然中作者所回忆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本文的思想主题,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描述了儿时故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
B.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往日和今日的景色,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及家人的精神滋养。
14、课内语段赏析。
怒江的“怒”果然名不虚传,只见那江水像是受不了两岸危崖的夹击,怒气冲冲从上游奔涌而来,在狭窄险峻的河道里横冲直撞,激起的狂涛如风吼雷鸣,震得山谷轰轰作响。
【1】“怒”字用了引号,它的作用是( )。
A. 表称谓 B. 表引用 C. 表着重强调
【2】本段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排比 D. 拟人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百花园。
1.仿照例句的句式所用的修辞手法,仍以“她”为开头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前进。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她 。
2.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成反问句)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缩句)
4.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
5.晚霞映红了天空。(改成比喻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把”字句)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为陈述句)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为比喻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聪明勇敢,你一定很喜欢他吧!请你用《假如我是孙悟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条理,字数在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