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华想要调查小区周围的生物分布情况,于是进行了以下活动,其中正确的是( )
A.发现不认识的野果,摘下来品尝
B.生物种类多,就选择这样的路线
C.一边调查一边记录生物种类和数量
D.看见了一只蜈蚣,太害怕就没记录
2、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大棚 | 甲 | 乙 | 丙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温度 | 30℃ | 30℃ | 20℃ |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C.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3、一名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香菇、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B.霉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结核杆菌
C.霉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
D.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结核杆菌
4、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
A.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
B.缺乏维生素D——脚气病
C.缺乏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D.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5、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属于人体的( )
A.呼吸系统
B.泌尿系统
C.神经系统
D.循环系统
6、下列都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
A.果肉和种子
B.心脏和软骨
C.大脑和肝脏
D.叶片和受精卵
7、“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保存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以下食品保存方法与基本原理不相符的是( )
A.水果蔬菜——低温冷藏法
B.薯片——气调包装法
C.袋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D.东北木耳——盐渍法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诗句中可以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C.生物能进行繁殖
D.生物能够排出体内废物
9、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男性产生的精子和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的数量相等 ②“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③雌雄蛙通过抱对将受精卵产在水中 ④精卵细胞是生殖过程中亲代将性状传递给子代的“桥梁” ⑤水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 ⑥矿蜂在泥土中筑巢,木匠蜂在枯木上搭窝,采棉蜂在芦枝上做棉袋,不同蜜蜂筑巢方式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⑦抗体具有特异性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②⑥⑦
D.③⑤⑥
10、大豆、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 )
A.子叶、胚乳
B.胚芽、胚根
C.胚根、子叶
D.胚轴、 胚芽
11、为探究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同学们用蝌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组饲喂添加甲状腺素的饲料 | B组饲喂普通的饲料 |
长出后肢所需的时间/天 | 4 | 5 |
长出前肢所需的时间/天 | 7 | 9 |
尾消失所需的时间/天 | 26 | 37 |
尾消失时的体长/1cm | ? | 1.3 |
A.本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素的有无
B.应选用大小、生长状况一致的同种蝌蚪
C.预测A组蝌蚪尾消失时的体长应大于1.3cm
D.本实验的结论是甲状腺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12、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能独立生活
B.用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C.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活细胞内
D.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3、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雄哇鸣叫是为了招引雌蛙,抱对是为了完成受精
B.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D.蝌蚪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
14、打羽毛球是很多同学喜欢的运动,在此过程中,骨所起的作用是( )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动力作用
D.保护作用
15、下列一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草履虫、蝗虫
B.蚯蚓、水蛭、沙蚕
C.珊瑚虫、变形虫、蚯蚓
D.海蜇、蜘蛛蟹、沙蚕
16、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cm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的变化为( )
A.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
B.切口下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
C.切口上下方的树皮都膨大形成枝瘤
D.切口上下方的树皮都无明显变化
17、科学家设计实验研究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实验1中,给左侧遮光,涡虫移向左侧;实验2,涡虫在强光下身体舒展,电击下身体收缩。先照射强光,再进行电击,多次“强光一电击”后,涡虫在强光下收缩身体。实验1中、实验2后涡虫的行为分别是( )
实验1
实验2
A.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18、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这主要是利用了( )
A.性状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9、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转换作用是在病人细胞中的________完成的。(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染色体
D.叶绿体
20、惠州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是广东省内较为著名的红树林保护区之一,湿地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21、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的关系。从而使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___________。
22、识图填空题:
关节是动物与人类产生运动的重要器官,请仔细阅读下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③结构的名称依次是:①是______②是______ ③是_____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图中_____增厚,从而使关节既_____又_____
(3)⑤内有含有____,运动时可减少骨与____之间的摩擦。
23、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了“ ”,其主要内容是 、 、 、
。
24、生物的性状是受________控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________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个DNA分子。
25、当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突然晕倒,你应及时拨打 寻求救助?
26、要了解自己周围的空气质量,办法之一就是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请根据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回答下列问题:
(1)尘埃粒子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 系统
(2)采集尘埃粒子时,载玻片上要涂上凡士林,凡士林的作用是
(3)如果想要探究“教室前面和教室后面尘埃粒子数量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你做出的假设是 。你的实验设计方案是
(4)如果测算结果表明教室里的尘埃粒子数较多,该怎样改善空气质量?
27、染色体由 和 组成。
28、维生素C,又叫____________酸。
29、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这类生物被称为_____;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________。
30、_______和_______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31、请将下列野生动物与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32、如图中,A、B、C三个不同地层中都有发现生物化石,表格记录了部分动物出现的地质年代,判断正误。
动物化石种类 | 化石被发现的地层 | 距今年数 |
低等鱼类 | ① | 5亿7000万年 |
海生无脊椎动物 | ② | 24亿年 |
鸟类和高等哺乳类 | ③ | 2亿2500万年~7000万年 |
(1)化石记录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_____。
(2)依据上表可以推测,②表示的地层是B_____。
(3)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能是在C地层中被发现_____。
(4)从上表中可以推测,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所代表的动物结构越简单_____。
33、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这种活动的结构如右图,其名称叫___________。
(2)医生经常用小木槌敲打患者的膝盖下方,以检验患者的身体反应,即膝跳反射,该反射活动的中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3)手被针刺会感觉到疼,痛觉形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一个人的3处出现问题,则刺激1处时,此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没有)感觉,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完成。
34、以下是肺泡(图1)、小肠绒毛(图2)、肾小球和肾小囊(图3)的局部示意图。
(1)血液流经上述结构时会发生物质交换。例如:流经图1结构时,______由肺泡进入血液,与______结合,血液变成______血;流经图______结构时,营养物质含量增多。
(2)上述结构都有适于物质交换功能的共同特点,例如:①数量______;②壁由______组成;③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