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同学们根据平时的观察记录的部分动物的运动情况,从表格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 | 运动方式 | 生活环境 | 运动结构 |
马 | 奔跑或行走 | 陆地 | 四肢 |
麻雀 | 飞行 | 空中、陆地 | 翼、后肢 |
鲫鱼 | 游泳 | 水中 | 尾部以及鳍 |
A.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B.动物的运动结构和运动方式相适应
C.一种动物可能有多种运动方式
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有关
2、小秦和同学准备周末去捕捉水螅以备生物课上使用,他们寻找的环境最好是( )
A.水流湍急的大河
B.清澈而水草丰富的小溪
C.被污染的废水
D.有丰富绿藻的浅海边
3、牙签消毒后,用钝端在漱净的口腔内颊部平刮取样,制成临时装片,染色后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物像如图。本实验中需要使用的试剂不包括( )
A.漱口水
B.生理盐水
C.清水
D.稀碘液
4、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其“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可以用来生产药品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D.细菌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5、血吸虫与蛔虫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口和肛门
B.都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C.体表都具有角质层
D.身体都呈辐射对称
6、下图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吸水
B.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失水
C.①过程是因为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②过程是因为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7、小宇不小心将芹菜汁撒到鱼缸,他发现芹菜汁会按一定规律流经鱼体。请完成下面小题。
【1】芹菜汁流经鱼体的正确顺序是( )
A.口→鳃→口
B.鳃盖→鳃→口
C.口→鳃→鳃盖后缘
D.鳃盖→鳃→鳃盖后缘
【2】我们可以推测水中的氧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是( )
A.水→口→血液
B.水→鳃→血液
C.水→口→鳃→血液
D.水→鳃→口→血液
【3】流出鱼体的水与流入鱼体的水相比,其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情况是( )
A.两者所含气体成分差异不大
B.流出的水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流出的水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流出的水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8、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没有直接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花开花谢
B.叶落归根
C.秋去冬来
D.莺歌燕舞
9、二十四节气是先辈农贤在漫长劳作实践中,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总结的农耕社会时间指南,体现了我国古人的生存智慧。请你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判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瓜和豆生命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B.“大暑热,起百菜;饮瓜果,消暑气”——瓜果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C.“麦到芒种谷到秋”——小麦属于裸子植物
D.“立冬把萝卜,小雪看白菜”——萝卜和白菜中储存的有机物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
10、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酱油的制作——利用了霉菌的发酵作用
C.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11、如图是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
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后平均分配
C.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一样
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12、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苍耳果实带有钩刺,可钩挂在动物皮毛上,被动物传播到不同的地方
13、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要靠肺来完成
B.体表湿润
C.身体腹面有刚毛
D.身体前部有环带
14、在某一草原上,只有草→A→B一条食物链。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数量变化是( )
A.
B.
C.
D.
15、在公园调查生物种类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B.只记录自己喜欢的花草
C.看到自己不认识的花摘下来回学校研究
D.一个人去偏僻的地方进行调查
16、如图为蚯蚓的外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蚯蚓的前端
B.②是蚯蚓的环带
C.蚯蚓身体分节能使运动更灵活
D.蚯蚓主要依靠刚毛和疣足运动
17、“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青虫←燕子
D.植物←青虫←燕子
18、取鲜活虾蟹等河鲜,用丰富的蘸料常温或低温下腌制几个小时即可成为一道特色美食——“潮汕生腌”。“潮汕生腌”美味的同时也引发大家对生食河鲜安全性的担忧。以下关于寄生虫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河鲜可能携带一定的寄生虫
B.预防寄生虫的方式之一是不吃未煮熟的淡水生物
C.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宿主之一
D.身体强壮的人不会被寄生虫感染,生食河鲜无忧
19、某兴趣小组通过制作小型生态瓶开展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验,处理方法如下:将四个生态瓶均摆放在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从理论上分析,四个生态瓶中动植物生存时间最长、生态系统最稳定的是( )
编号 瓶内成分 | 甲瓶 | 乙瓶 | 丙瓶 | 丁瓶 |
生物成分 | 2只小虾、 2条小鱼 | 2株水草、 2只小虾、 2条小鱼 | 4株水草、 3只小虾、 1条小鱼 | 4株水草、 3只小虾、 1条小鱼 |
非生物成分 | 少量水(1/3瓶),少量河泥 | 少量水(1/3瓶),少量河泥 | 较多水(4/5瓶),少量河泥 | 满瓶水,少量河泥 |
A.甲瓶
B.乙瓶
C.丙瓶
D.丁瓶
20、天水市秦州区是典型的半湿润半干旱温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特别适宜优质果品生产,是我国最佳的大樱桃生产区域之一。天水大樱桃饱满多汁,口感绝佳。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花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
A.子房
B.子房壁
C.胚珠
D.花药
21、已知面颊上有酒窝由显性基因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控制。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酒窝的女儿和一个有酒窝的儿子。
(1)人类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 。
(2)这对夫妇 所生的孩子中,女儿的性状与父母不同,这种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的差异 叫 ,性状从亲代传给后代的现象叫 。
(3)请写出有酒窝儿子可能的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
(4)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以 为“桥梁”传递给子女的。
22、人的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部分。
23、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____。
24、请补充完成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图解.
_____
25、生物体的基因有_____和_____之分.
26、新疆吐鲁番的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_______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气温低,_______作用微弱,消耗的______少。所以,那里的瓜果产量高,品质好,特别甜。
27、人的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能最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 ,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28、请你填空: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原因是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的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具有一定的_____。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_____。
(2)细胞是生物体_____和_____的基本单位;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_____。
(3)细胞核中能够被染成深色的物质叫_____,它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
(4)草履虫的身体由_____个细胞构成,它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叫_____,从外界摄入的食物在_____(伸缩泡、食物泡)中被逐渐消化。
(5)植物的卵细胞位于_____内,一粒花粉能够释放出的精子数是_____个,植物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将发育成_____。
29、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了为自己所用之外,还通过______,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并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
30、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31、将下列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把后面字母填前到面对应的括号里).
32、为了预防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人应该单人单桌吃饭。( )
33、下面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甲的运动器官是______;图乙中,家鸽的两翼运动的动力来自______。
(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时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______]______和③______中的滑液。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______]_____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动骨绕着⑨活动。
(3)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______,
34、肾脏就像“过滤器”,当血液流过肾脏时,可以将废物从血液中分离出来。“清洁”的血液继续在人体内流动,含“废物”的尿液通过输尿管暂时贮存在膀胱中。请回答:
(1)肾脏属于_____的器官,位于人体的_____,脊柱的两旁。
(2)“过滤”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和_____等过程,分别由图中[__]_____和[__]_____完成。
(3)“清洁”血液的含义是_____。
(4)含“废物”的尿液,“废物”主要指_____。
(5)人一昼夜形成的原尿大约150L,排尿量大约为1.5L,原尿量是尿量的近百倍。其原因是_____。
(6)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其原因是_____能够贮存一定的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