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城贯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青山”中有丰富的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观赏价值
2、以下关于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少年要克服偏食、挑食的坏习惯,保证合理的营养摄入
B.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骨骼生长
C.女生月经期抵抗力弱,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D.青少年容易出现敏感、逆反等心理问题,无需自我调整,青春就要任性
3、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选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下表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瓶号 | 甲 | 乙 | 丙 |
加入物质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瓶口处理 | 不作处理 | 不作处理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A.该实验中有两组对照实验
B.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棉球
D.乙、丙无法形成对照实验,因为变量不唯一
4、如图是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为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二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后平均分配
C.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一样
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5、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合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B.体内无输导组织
C.不能开花、结果
D.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6、下列农作物中,需要钾肥较多的是( )
A.红薯
B.苹果
C.包菜
D.花生
7、分类学家们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等界,每个界又分出若干门,可排列为七个分类单位,这些分类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门、纲、目、科、属、种、界
C.界、纲、门、目、科、属、种
D.界、门、科、纲、目、属、种
8、下图是某同学对“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要使甲图更清晰应调节乙图中的⑥
B.观察时,在④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C.光线较强时可使用⑦的凹面镜和③的大光圈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乙中④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9、某同学为“监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做了以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配制好培养基时,加入牛肉汁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
B.配制好的培养基,在接种前进行了高温灭菌处理
C.把硬币在冷却后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这一步相当于接种
D.对接种后的培养基要再次进行高温灭菌,避免杂菌污染
10、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此操作主要有助于蚯蚓的( )
A.呼吸
B.运动
C.消化
D.排泄
11、如图,草履虫能在淡水中生活而不会吸水涨破,其原因是体内有( )
A.②⑨
B.④⑦
C.①⑥
D.⑤⑧
12、家兔的牙齿与食草相适应,具有( )
A.门齿和臼齿
B.犬齿和臼齿
C.门齿与犬齿
D.门齿、犬齿和臼齿
13、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是( )
A.水螅
B.涡虫
C.蛔虫
D.蚯蚓
14、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光成功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B.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C.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看到的物象是“下”
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15、“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乌贼遇到敌害是释放墨汁
C.大雁飞翔时不断变换飞行“方阵”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16、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一块草地
17、俗话说“靠海吃海”,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海带
B.海龟
C.海马
D.海葵
18、“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见于《尚书》,是酿酒最早的记载。“曲”(也叫“酒曲”)中含多种微生物,“蘖”是指发芽的谷物。下列有关酿酒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目的 |
A | 加入足量的“蘖” | 防止杂菌进入发酵罐 |
B | 将“蘖”碾碎 | 减小谷物和菌种的接触面积 |
C | 按比例掺入“曲” | 接入发酵的菌种 |
D | 密封发酵罐 | 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
A.A
B.B
C.C
D.D
19、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食物链“农作物→食草昆虫→青蛙→蛇”中体内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 )
A.农作物
B.食草昆虫
C.青蛙
D.蛇
20、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画眉帮杜鹃孵卵并喂养雏鸟
B.牧羊犬看护草原上觅食的羊群
C.成群的燕子在稻田上空觅食
D.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21、青春期发育具有___________突增、_____________的功能趋于完善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脑子越用越灵活”,如何从突触角度来理解?
2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是首先要明确 ________ 和 ________ ,并制定合理的 _________。
24、请完成下列概念图:
_____
25、动物多样性包括 、 、 三个方面。 其中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动物的 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而 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不同的栖息环境。
26、有人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的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有些细胞可以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相似的细胞,这就是________。
28、仅由外界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生物体引起的变异叫______,但是如果环境的影响引起了生物基因的改变(如核辐射),这种变异叫做______。
29、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0、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哪一位科学家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并被尊称为“分类学之父”___________。
31、请将左边系统的字母填在右边它们的作用的括号里
32、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胚乳。( )
33、根据对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相关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你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到成体蚯蚓的前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________构成,因此它属于环节动物。
(3)我们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感觉到有刺手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它有协助运动的功能 。
(4)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同学会经常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通过玻璃棒或光线分别刺激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部分,发现它对外界刺激最敏感的部位是身体的___________。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鲸落”是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它形成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 一阶段:在鲸尸沉入海底的过程中,盲鳗、鲨鱼、深海蟹等生物争夺分解、吞食鲸尸上 90%的皮肤、肌肉和内脏。第二阶段:当大型动物吃饱喝足离去后,一些无脊椎动物边啃食鲸尸残渣,边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第三阶段:当鲸尸只剩骨骼时,厌氧细菌分解鲸骨中的脂类,产生硫化氢。硫化细菌能将硫化氢合成有机物,为其它生物提供能量。第四阶段:鲸骨的矿物遗骸会作为礁岩,变成了礁石生物们的庇护场所。可以看出,鲸落生态系统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1)鲸特有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
(2)在鲸落形成的第一阶段,肓鳗、鲨鱼、深海蟹这三种动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它们能够促进鲸落生态系统的________循环。。
(3)在鲸落形成的第三阶段,硫化细菌在鲸落生态系统中所属的生态成分是________。
(4)在鲸落形成的第四阶段,鲸落可为礁石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
(5)一鲸落,万物生。请你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设计一个宣传语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