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B.不同分子组成的物质
C.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D.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2、2017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高度重视。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①积极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发展生态旅游;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③取缔河流网箱养鱼; ④所有河流均实行“河长制”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实验操作 |
A | CaO( | 水 | 溶解,过滤 |
B |
| 碳粉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
C |
| 足量镁粉 | 过滤,洗涤,干燥 |
D |
| 足量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4、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将CO2与H2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了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相同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5、将未经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容器内氢气的质量:C点>D点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6、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75%的酒精溶液常用作消毒剂
B.氧气常用于家用燃料
C.金属铅常用于制作铅笔芯
D.氮气常用于制作霓虹灯
7、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对大棚蔬菜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B.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要向水中添加少量该物质,就能把水变成油
C.冬天,某村有一户人家关门闭户在家烤火,结果导致全家中毒
D.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等低矮动物走进谷底常会窒息死亡
8、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酸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碱性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C.氯化钠和硫酸铵都属于盐类
D.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9、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蒸馏水、氮气
B.混合物:稀有气体、冰水混合物
C.单质:氧气、空气
D.氧化物: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10、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草原送别》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11、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一度污染严重。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投入大量财力、人力治理和保护巢湖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B.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C.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D.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12、“第四类新材料”玉米塑料是由乳酸(C3H6O3)合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乳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B.乳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乳酸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13、现有4gM与足量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M与的质量比为1:3
B.M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C.生成的和
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M分子一定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14、包头市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实现城区直饮水全覆盖的城市,我们的直饮水通过11道工序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投药消毒
15、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6、下列实验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生成炭黑实验
B.石墨制金刚石
C.木炭放入红棕色NO2气体中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17、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塞橡皮塞
B. 二氧化碳的验满
C. 加稀盐酸
D. 移开蒸发皿
18、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 4X+6H2O,推测x的化学式为( )
A.N2
B.N2O
C.NO
D.NO2
19、已知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2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垃圾就地焚烧,让环境更美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D.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2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石蜡熔化
C.纸张燃烧
D.冰雪融化
22、“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是两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C.两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两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
2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 冰水混合物 干冰
B.煤 天然气 石油
C.液态氧 二氧化硫 生铁
D.稀有气体 酒精 碳酸钙
24、下列曲线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向装有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加入双氧水制取氧气 | B.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 C.等质量金属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 D.加热分解一定质量高锰酸钾 |
A.A
B.B
C.C
D.D
25、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有CO、SO2、NO2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D.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2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7、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其净水原理如图1所示:
通过滤网可去除______(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抗菌活性复合滤料中有活性炭、活性炭用于净水,主要利用其______性;
(2)用______鉴别软水和硬水;要将硬水软化,生活中一般采用______法;
(3)根据图2所示电解水的实验,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约为______mL.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8、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所示的粒子符号为 。
(2)吃柑橘等水果,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
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①氖气 ②水 ③硫酸 ④葡萄糖 ⑤碳酸钠 ⑥氢氧化钙
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造纸、纺织工业的盐是____________;
(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
(6)能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是__________。
30、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_________。
(2)实验中,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
(4)某学生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具有挥发性。
31、(9分)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请写出两个产物为MgCl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
32、用化学用语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2个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氦气的化学式是_____。
3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
34、已知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依次如图。
(1)当A、B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时,x=_____;y=_____。
(2)当A为离子结构示意图时,若该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时,则其离子符号为_____。
(3)C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5、2022年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完美展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请完成下列问题。
(1)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实现了碳的“零排放”,从环保角度看,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我国自主研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可以在极寒环境下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强劲动能,画出锂离子(Li+)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3)颁奖服和比赛服也将“科技奥运”呈现得淋漓尽致。颁奖服内胆使用了第二代石墨烯(由碳元素组成)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
(3)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7、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1)上面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一点)
(3)某同学对实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__________(“能”或“不能”)获得成功,理由是____________。
(5)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居然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如果他用镁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实验结束,你认为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__________( 用“>” “<” “=” 填空)总容积的1/5.
38、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氨的水溶液具有碱性。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由无色变_____
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
(2)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这个实验能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着”吗?理由是_____
(3)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小组同学为大家表演小魔术“铁树开花”,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图1中的浓氨水温度较高,图2中的浓氨水温度较低,而其他条件均相同。
过了一会儿,可以观察到两个烧杯中细铁丝上面的棉团由白色变_____
39、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结构决定性质.研究发现含有“过氧基(﹣O﹣O﹣)”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作杀菌消毒剂.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第3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表中与铍(Be)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为(填元素名称)____________。
(4)一般地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的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请比较:
氧原子半径____(填“>”或“<”,下同)硫原子半径;磷原子半径____氯原子半径。
(5)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由此推断:第三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原子;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__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原子。
40、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右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它是由
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
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若要补充75g葡萄糖,需要该注射液多少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