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咋舌(zé) 脂肪(zhī) 纤夫(qiàn) 强买强卖(qiǎng)
B.打颤(zhàn) 船坞(wū) 绷脸(běng) 载入史册(zǎi)
C.订正(dīng) 克扣(kě) 璞玉(pǔ) 咎由自取(jiù)
D.高挑(tiāo) 钻孔(zuān) 通缉(jī) 凤冠霞帔(pē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绯薄 风致 游目骋怀 B. 箫瑟 尺牍 沸返盈天
C. 通宵 横亘 前合后偃 D. 寂寥 逡巡 冠免堂皇
3、“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短短几句描写出了琴师高妙的技法和悠扬的琴音。该词的作者是( )
A.柳永
B.晏殊
C.苏轼
D.陆游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 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②凡愿加入青年诗歌爱好者协会的,一经审查批准,立即发给会员证,并免费 诗集一册。
③王先生把祖辈 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A.侵蚀 奉赠 留传 B.侵袭 奉赠 流传
C.侵蚀 惠赠 留传 D.侵袭 惠赠 流传
5、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迷人的紫砂壶
陈梅
有一个人,对收藏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一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得到一个模糊的信息:杨树街有一个瞎眼的老中医,收藏了几十年的文物,可是几年前,老头几把一辈子收藏的宝贝统统拿出来,换了一把“一手抓”的紫砂壶,这可能是一把名贵至极的供春壶,价值在几百万元以上。他对文物有着超人的敏感,凭直觉断定这个传说是真实的,他决定无论如何要将那把壶弄到手。
他以求医的方式找到那个老头儿。老头儿住在一栋破旧的小木楼上,楼下住着他的老伴和一个小孙女,老头儿已八十多岁,因双目失明而足不出户,成天躺在躺椅上。当他知道来人是找他看病的,情绪异常兴奋,因为十几年来,他差不多被人遗忘了。他认真地替“病人”号了脉,摸索着开了药方,并一再说:“要不是两年前眼睛瞎了,我只要一看你的气色,就知道病根在什么地方。”
此后,他每星期要去老头儿那里两次,请他“治病”。“治病”之余,则闲说一些事。很显然,他们必定要谈到文物上面来,并且让其成为最热切的话题。很快,这种热切的交谈使他们忘记了一切,甚至忘记了“治病”。老头儿在这种交谈中消除了孤独和寂寞,他对“病人”的感情越来越深,甚至只要几天不见“病人”上门,便会十分想念他。不过,他们都还从未提起过紫砂壶。
三个月后,一天晚上,他带了两件清初的官窑盘子去老头儿家,故意以炫耀的姿态请老头儿欣赏。老头儿尽管什么也看不见,可出于习惯,他还是将盘子凑到电灯下仔细地端详,双手不停地抚摸,表情忽而兴奋,忽而疑惑,忽而茫然。到后来,脸上渐渐泛出一层紫红,呼吸也越来越紧,他突然嚷道:“这没啥稀奇的!我要给你看一件宝贝,一件真正的宝贝!你的这种盘子跟我的宝贝比起来,简直是废砖烂瓦。”老头儿气喘吁吁地说着,颤巍巍地走到床边,伸手在被窝里摸索了一阵,魔术般的捧出一把很小的壶来。
“你看吧,现在你好好看一看,我还从没给人看过呢!这是一把真正的贡春壶!你看这造型,大巧若拙,让人百看不厌,看吧!你看,你见过这么细腻的砂质吗?你再看这壶底,还有当时名匠留下的指纹呢!他也许捏了一辈子,才捏成这么一把壶呢!现在你见识到了吧!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宝贝了吧?”老头儿满脸通红,如同一个高烧病人在呓语:“你别以为我看不见它,我眼睛瞎了,可我心里把它看得清清楚楚。你拿着看一看,掂量掂量它多么轻,它在你手中好像什么也没有。”老头儿说着,将那把紫砂壶捧给他。
他接过那把壶,屏住呼吸。他紧紧盯住老头儿那张异常激动的脸,缓慢地,然而毫不迟疑地把那把供春壹塞进右边的衣兜里,同时从左边衣兜中掏出一把几乎一模一样的仿制品。他努力说出一句:“这真是一件宝贝啊!”便把那把仿制壶交到老头儿手中。
老头儿接过壶,抚摸着,脸上骤然涌起惊疑之色,随即说道:“你看,这神品果然奇怪,刚才在我手中还是温热的,一经陌生人的手,就变得冰凉了。”接着他又压低声音神秘地说:“你不知道,它很有灵性,要是没有它,我是活不到今天的。”
就这样,他拥有了这把供春壶,谁也不知道其中的秘密。他甚至想:既然供春壶对老头儿来说仅仅只是一种精神慰藉,那么仿制壶也能起到同样的效用。
一个月后的一个中午,他仍然沉浸在因骗取紫砂壶而产生的各种复杂情绪中,老头儿的孙女突然来找他。她哭啼着说她爷爷快要断气了,叫他赶紧去一下。他便匆匆赶到老头儿家。老头儿已经奄奄一息。他挣扎着赶走其他人,把他单独叫到床边,断断续续地说:“你别见外,我叫你来,是要托你替我保管这把紫砂壶。你是我所认识的最懂古董的人,再说,你心眼好,只有好人才配有这件宝贝。把壶送给你,我最放心,你不会卖掉它的,你舍不得,我知道,你和这壶有缘分……”老头儿说着,从被窝里掏出那把焐得发烫的仿制壶,塞到他手中,便断气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校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老中医用“一辈子收藏的宝贝”换取紫砂壶的情节,设置了悬念,也为后文“他”不择手段骗取紫砂壶做铺垫。
B.小说塑造老中医的形象时,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多种描写方法,塑造出一位既天真可爱又深谙世故的老人形象。
C.老中医在鉴赏清初的官窑盘子时说:“你的这种盘子跟我的宝贝比起来,简直是废砖烂瓦。”表明老中医看出盘子是赝品,不能跟自己的紫砂壶相提并论。
D.小说语言具有很强的暗示性,例如开头用“模糊的信息”暗示紫砂壶的真伪值得推敲,这些具有暗示意味的语言使小说别有深意。
E.小说结尾用“焐得发烫的仿制壶”暗示老中医的行为对“他”具有启迪作用,从而点明小说的主题是揭示教育引导的重要性。
【2】在“他”骗取紫砂壶的过程中,老中医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说题目“迷人的紫砂壶”的多重含义。
【4】结合小说情节,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文中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可挽回,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杜甫《春望》中表现诗人因忧国思家而日益衰老的诗句是:____,_____。
8、(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是诗人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如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借悲鸟啼月烘托愁情;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鸟鱼对举赞颂生命的蓬勃自由;再如《逍遥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的如此高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9、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
(2)《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是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心中思绪万千,于是发出了“____,____”的慨叹。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诗人游历中见到树木、河流之后对人生有所感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借穿戴秋兰等香草来表现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对美好的品格孜孜以求。
(3)《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
11、补写岀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描绘了大鹏南徙的奇幻景象,其中“_____,_____”二句描绘了大鹏从海面升到高空为南飞蓄势的画面,极富动感。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诗人从贬所归来眼见物是人非,只觉恍如隔世,内心无比怅惘的句子是“_____, _____”。
(3)李煜被誉为“千古词帝”,其作品情深意切,且常妙用比喻传情达意。例如“_____, _____”,便选取鲜活的视觉形象,传达出内心深重绵长的愁情。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秋登万山,思念友人,有感而发此诗。首联“隐者自怡悦”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B.诗人登高而望,看北雁南飞,逐渐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不禁有行将就木的破灭之感。
C.“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诗人对张五的思念。
D.这首诗文字朴实,情感真挚,诗人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时分的景色。
【2】有人评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结合“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四句,说说这几句诗是如何体现“言浅意深”的。
13、阅读训练
祁奚①荐贤
刘向
晋大夫祁奚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可。”君曰:“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奚对曰:“午也可。”君日:“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②。《书》曰:“无偏无党③,王道荡荡④。”祁奚之谓也。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唯善,故能举其类。《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选自《新序·杂事》)
(简注)
①祁奚:晋国贤者,大夫,后任中军尉。②比:偏爱。③党:偏私。④荡荡:宽广。
(阅读指要)
本文记述祁奚荐贤的故事。祁奚荐贤,出自一片公心,只考虑被荐者称职与否,而不管他与自己的关系如何。作者赞美了祁奚唯贤是举、不徇私情的美德。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孰可使嗣(________) (2)晋遂举解狐(________)
(3)非子之子耶(________) (4)内举不回亲戚(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A.晋大夫祁奚老
B.君问可,非问仇也
C.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
D.立其子,不为比
【3】照应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
【4】本文引用了《书》、《诗》中的语句,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祁奚之谓也。
(2)唯善,故能举其类。
14、微写作。
《论语·季氏》中陈述了择友的三个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同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博学多闻的人交友,便有益了。根据此观点,在《红楼梦》《平凡的世界》这两部作品中,你认为哪一个人物最适合做朋友?为什么?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要求:三个标准择其一即可,理由恰当充分,150个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