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句“摩岁中山标积雪”中的“摩岁中山”最高海拔5596米,山上终年积雪不化。这里的“摩岁中山”指的是下列哪座山?( )
A.昆仑山 B.祁连山 C.巴颜喀拉山 D.玉龙雪山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C.《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是屈原的诗歌作品总集,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名平字原,《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的研究。
A.虽然 但是 以至 而且
B.虽然 可是 甚至 并且
C.即使 可是 甚至 并且
D.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都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舞幽壑之潜蛟 ②泣孤舟之嫠妇 ③乌鹊南飞 ④汶水西流 ⑤东望武昌
⑥方其破荆州 ⑦顺流而东也 ⑧侣鱼虾而友麋鹿 ⑨侣鱼虾而友麋鹿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⑧⑨/③④⑤)⑥/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对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B. 意甲如今在欧洲五大联赛中已处下风,荷甲更是处境异常尴尬之甚,外援的涌入冲击着本土球员的培养,青训的断层造成老将长久徘徊。
C. 《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D. 2016年4月4日,“国际安徒生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蝉联此项桂冠。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家庭图书馆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家庭图书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媒体的关注。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七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2017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审议通过《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政策支持。在一系列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各地公共图书馆积极探索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建设书香社会和书香家庭,家庭图书馆应运而生。
家庭图书馆是指在家庭设置专用书柜或专用书房,收藏一定数量纸质书刊资料,并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公开利用的文化服务模式。它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以家庭自主拥有的场地设备和图书资源为基础,以公共图书馆资源作为有效补充,贴近社区人群,在家庭中打造阅读空间,极大地方便了社区群众的日常阅读。家庭图书馆以家庭自主提供借阅服务和开展阅读活动为主,由公共图书馆提供活动指导,并以双方协议为基础,通过自主管理提高家庭参与的积极性。家庭阅读空间彰显了家庭人文传统和文化特色,【甲】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阅读活动,【乙】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丙】可发挥“书香家庭”的文化辐射和带动作用,激发社区更多的家庭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上海市青浦区图书馆的“家庭图书馆种子计划”是家庭图书馆运行的模式之一。该计划于2014年推出,以培养青少年小馆长为出发点,力求通过少儿家庭阅读培养亲子阅读推广人。其特色有三点:一是专人跟进,青浦区图书馆把青年馆员“外借”到“小馆长”家中,帮助其建立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进行总结反馈等,如果家庭图书馆开展好书推荐、书评交流、图书诵读等小型活动,也可以邀请馆员上门指导;二是向小馆长授权,青浦区图书馆向每个家庭图书馆赠送一本《小馆长指导手册》,但具体的借还书及管理规则由小馆长决定;三是送书激励,青浦区图书馆为每个家庭提供500元固定购书经费和1000元流动购书经费,流动图书每半年流动一次,固定存放图书则在家庭图书馆三年合同期满后赠送给所在家庭,以示激励。
家庭图书馆还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但都各具特色,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兼具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从目前实践情况看,家庭图书馆主题特色不够突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细节及业务管理难于把控、缺乏长期有效的内驱力、决策存在随意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家庭图书馆的发展。
(取材于陈颖仪的《我国家庭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
【1】在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 而且 那么
B.之所以 是因为 还因为
C.既 又 还
D.只有 才 还
【2】下列有关“家庭图书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庭图书馆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场地,并将其开发为图书借阅室,以利于大众借阅书籍。
B.家庭图书馆是得到政府支持的一项新兴的文化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推进全民阅读行动。
C.家庭图书馆以家庭自主拥有的图书资源为主,所以可以向被服务者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D.家庭图书馆具有统一的发展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借阅需求,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下列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庭图书馆的产生背景——定义与功用——运行模式举例——存在问题
B.家庭图书馆的产生背景——位置和作用——三个特色——未来发展方向
C.家庭图书馆得到政府支持——定义与功用——三个特色——未来发展方向
D.家庭图书馆得到政府支持——位置和作用——运行模式举例——存在问题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钓空缺部分。
(1)《师说》中休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指出,当“生”“义”不能为全时,我们应有“______”的人生观。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
(2)《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
(3)《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故地重游,引起诗人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其观点与韩愈在《师说》中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赤壁赋》中的客人因“______________”,而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苏轼从不变的角度得出“_______________”的结论,以开导客人。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景句,既表示时间变化,又渲染出雨前暗淡愁惨的氛围。
11、按要求填空。
(1)明道德之广崇,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杜甫的律诗《____》中“______,_____”两句称颂了诸葛亮的才干和德行。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秦州杂诗(其一)①
杜甫
满目悲生事②,因③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④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⑤此淹留。
[注]①此诗是作者携家前往秦州(甘肃天水一带)投奔从侄杜佐和旧友赞公所作。②生事,即生计。③因:依靠。④鱼龙、鸟鼠,即鱼龙河、鸟鼠山,代指秦州的山水。⑤心折,即心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满”字传神,极写悲况之广,“远游”交代路途遥远,关涉后面的陇山、关隘、鱼龙与鸟鼠。
B.颔联“迟回”“浩荡”,一语双关,既写出了秦州之山川险恶,也流露出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C.颈联对仗工整,借山水写出了秦州一带的安和静谧,以此引出尾联诗人因远离故乡而生的悲苦情绪。
D.“心折”二字呼应开篇“悲”字,结构上首尾呼应,情感上引出思虑:战事不断,秦州还能滞留么?
【2】有人评价诗中“悲”字乃一篇之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悲”的原因。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渊少有世誉,父湛之卒,渊推财与弟,唯取书数千卷。历中书郎,司徒右长史,吏部郎。宋明帝即位,加领太子屯骑校尉,不受。
司徒建安王休仁南讨义嘉贼,屯鹊尾,遣渊诣军,选将帅以下勋阶得自专决。事平,加骁骑将军。薛安都以徐州叛虏,频寇淮、泗,遣渊慰劳北讨众军。帝在藩,与渊以风素相善。及即位,深相委寄,事皆见从。
明帝疾甚,驰使召渊,付以后事。帝谋诛建安王休仁,渊固谏,不纳。授右仆射,卫尉。渊以母年高赢疾,晨昏须养,固辞卫尉,不许。明帝崩,遗诏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渊同心共理庶事,当奢移之后,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接引宾客,未尝骄倦。遭庶母郭氏丧,有至性,数日中,毁顿不可复识。期年不盥栉,惟泣泪处乃见其本质焉。
渊初为丹阳,与从弟怊同载出,道逢太祖,渊举手指太祖车谓怊曰:“此非常人也。”出为吴兴,太祖饷物别,渊又谓之曰:“此人材貌非常,将来不可测也。”及顾命之际,引太祖豫焉。太祖即平桂阳,迁中领军,领南兖州,增户邑。三年,进爵为侯,增邑千户。明年,渊后嫡母吴郡公主薨,毁瘠如初。葬毕,诏摄职,固辞。又以期祭礼及,表解职,并不许。
苍梧酷暴稍甚,太祖与渊及袁粲言世事,粲曰:“主上幼年微过易改,伊、霍之事,非季代所行,纵使功成,亦终无全地。”渊默然,归心太祖。及废苍梧,群公集议,袁粲、刘秉既不受任,渊曰:“非萧公无以了此。”手取书授太祖。太祖曰:“相与不肯,我安得辞!”事乃定。
渊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宋明帝尝叹曰褚渊能迟行缓步便持此得宰相矣寻加尚书令。
太祖崩,遗诏以渊为录尚书事。顷之寝疾。上遣侍中王晏、黄门郎王秀之问疾。薨,家无余财,负债至数十万。谥曰文简。
(节选自《南齐书·褚渊》,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渊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宋明帝尝叹曰/褚渊能迟行/缓步便持此得宰相矣/
B.渊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宋明帝尝叹曰/褚渊能迟行/缓步便持此得宰相矣/
C.渊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宋明帝尝叹曰/褚渊能迟行缓步/便持此得宰相矣/
D.渊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宋明帝尝叹曰/褚渊能迟行缓步/便持此得宰相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安王,是中国古代郡王爵,而“王”是封建社会皇族或功臣的最高爵位。历代被封为建安王的人较多,文中的建安王是刘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二子刘休仁。
B.顾命,顾是将去之意,此言临终之命曰顾命,后因以“顾命”谓临终遗命,多用以称帝王遗诏。如《宗史·王继涛传》:“阶州刺史高彦晖帅师讨贼,奋不顾命。”
C.宾客,指贵族的门客、策士或外国使节。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的“宾客”专指门客。本文“接引宾客”中的“宾客”意义可能兼而有之。
D.伊、霍之事,伊、霍是伊尹和霍光的并称,伊尹放太甲于桐,霍光废昌邑王,立宣帝。二人都是能左右朝政的重臣。文中伊、霍之事指废黜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渊声誉甚高,深受器重。他把父亲遗下的钱财分给弟弟,自己只留下书籍;刘宋王朝时期,他拥有选拔将帅以下官吏的自主权,并作为朝廷使者慰劳军队。
B.褚渊勤勉为政,能当大任。宋明帝将后事托付给他,让他担任顾命大臣,他辅佐幼主,处理国事,从不知疲倦。齐太祖去世后,遗诏让他担任录尚书事。
C.褚渊慧眼识人,支持太祖。太祖还未称帝时,他就看出太祖材貌非常,前程不可限量,积极推荐太祖担任顾命大臣;苍梧王无道,他积极支持太祖称帝。
D.褚渊侍亲至孝,因丧伤身。他因母亲年高需要供养而推辞卫尉一职;庶母郭氏去世,他悲伤过度,几天之内就容颜枯槁消瘦,后嫡母吴郡公主去世时,他也是如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在藩,与渊以风素相善。及即位,深相委寄,事皆见从。
(2)渊以母年高贏疾,晨昏须养,固辞卫尉,不许。
14、作文
由于历史及文化背景的关系,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有人认为:西方人属于直线思维,注重理性、逻辑和实证。中国人属于曲线思维,习惯迂回,崇尚感悟。在现代社会中,这两种思维方式引来不少争辩。
根据上述材料,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