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定语后置句式的一句是( )
A.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C.项王自度不得脱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樊於期(wū) 骨髓(suǐ) 揕胸(zhèn) 淬火(cù)
B.濡缕(rú) 忤视(wǔ) 变徵(zhǐ) 瞋目(chēn)
C.厚遗(wèi) 拊心(fǔ) 创伤(chuānɡ) 箕踞(qī)
D.戮没(lù) 卒起(zù) 陛下(bì) 拜谒(y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技管理部门应及时改变惯性思维,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引导、鼓励广大中青年学者静下心来、甘坐冷板凳, 做学问。
②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踏踏实实、 做科研。
③他现在每天早晨跑上五公里,有时候跑上三公里,但是不管是三公里还是五公里,哪怕一公里,这些都是 的事情。
A.兢兢业业 实实在在 扎扎实实
B.兢兢业业 扎扎实实 实实在在
C.实实在在 兢兢业业 扎扎实实
D.扎扎实实 兢兢业业 实实在在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正当人们都接受了这一传统观念的时候,他刚刚发表的文章可谓石破天惊。
B.这个寒假,因为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特殊原因,他一直待在家里,真是穷极无聊。
C.“一带一路”标志的国际合作,既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行稳致远的能力。
D.“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强基计划”的改革对身无长物的学生来说极为不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本一: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海尔茂最终暴露了自己自私虚伪的一面,这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于是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 拉 千千万万的女人都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海尔茂 喔,你心里想的嘴里说的都像个傻孩子。
娜 拉 也许是吧。可是你想的和说的也不像我可以跟他过日子的男人。后来危险过去了——你不是怕我有危险,是怕你自己有危险——不用害怕了,你又装作没事人儿了。你又叫我跟从前一样乖乖地做你的小鸟儿,做你的泥娃娃,说什么以后要格外小心保护我,因为我那么脆弱不中用。(站起来)托伐,就在那当口,我好像忽然从梦里醒过来,我简直跟一个陌生人同居了八年,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喔,想起来真难受!我恨透了自己没出息!
海尔茂 (伤心)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在咱们中间出现了一道深沟。可是,娜拉,难道咱们不能把它填平吗?
娜 拉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捌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咱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么过日子?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拘束,我也不受你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娜 拉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家里的事,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明天我动身之后,克里斯蒂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 拉 喔,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儿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陌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都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剧终
链接:(前情回放)
娜 拉 我马上就走。克里斯蒂纳一定会留我过夜。
海尔茂 你疯了!我不让你走!你不许走!
娜 拉 你不许我走也没用。我只带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我一件都不要,现在不要,以后也不要。
海尔茂 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
娜 拉 明天我要回家去——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儿找点儿事情做也许不太难。
海尔茂 喔,像你这么没经验——
娜 拉 我会努力去吸取。
文本二:
但娜拉毕竟是走了的。娜拉走后怎样?——别人可是也发表过意见的。一个英国人曾作一篇戏剧,说一个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再也没有路走,终于堕落,进了妓院了。还有一个中国人,——我称他什么呢?上海的文学家罢,——说他所见的《娜拉》是和现译本不同,娜拉终于回来了。这样的本子可惜没有第二人看见。除非是易卜生自己寄给他的。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节选自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泥娃娃”指娜拉,“陌生人”指海尔茂。娜拉认为,在丈夫眼中她没有独立人格、自由,得不到尊重,丈夫对她而言就像陌生人。
B.娜拉出走坚决,她不去看孩子、解除丈夫义务、归还婚戒、搁下钥匙、让人收拾东西、拒绝丈夫给她写信与帮助,最后摔门而去。
C.“奇迹中的奇迹”指娜拉夫妇共同期盼的结果,即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婚姻美好,建立起真正的夫妻关系。
D.舞台上呈现的是娜拉与丈夫的日常生活,二人的矛盾冲突反映的是当时社会上的重要问题,因此《玩偶之家》被称为“社会问题剧”。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舞台说明表示娜拉在与海尔茂交谈时,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表明她出走决心坚定。
B.“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这句台词,表现了娜拉对丈夫、对孩子、对家的爱与留恋,又显示出其两难心理。
C.文本画线部分,通过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写出了海尔茂面对妻子出走而产生的痛苦、绝望、失落之情,同时又表现出他对娜拉的回归心存幻想。
D.《玩偶之家》剧情几次“突转”,而娜拉愤然离家出走,则是更大的“突转”,剧情高潮选起,波澜起伏,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
【3】“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对此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的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对这个结尾及评论的理解和看法。
【4】文本二鲁迅对娜拉出走后所推想的结局,你认可吗?请阐述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用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匈奴刻石记功的典故,抒发戍边将士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之情。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感慨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地,刻不容缓。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描写突出洞箫声的悲怆凄凉。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2)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_____________,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用生活经验中的“水”与“舟”的关系来表明世间万物相互依赖、相互限制,都有所待的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爱情,来的时候总是无比甜美,失去的时候总是无比痛苦,人们在爱情面前常常是软弱无助的;《氓》却刻画了中国古代一个性格刚烈的女性,能表明女主人公失去爱情时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的清醒刚强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从古到今,从王侯将相到贫民百姓,没有谁不慨叹人生短暂,没有谁不向往无穷永恒,苏轼《赤壁赋》中,表达这样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桃花源在暮春时节草美花纷的桃林美景。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到浔阳后,终年听不到优美的音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间早晚只能听到“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之景,被后人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想往往能起到绝佳的艺术效果,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由琵琶声想到了珠玉之声。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明之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而“今之众人”却“耻学于师”,所以更加愚笨。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宋)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①。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鸠毒②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①《晋书•刘伶传》载,刘伶纵酒放荡,经常乘一辆车,带一壶酒,令人带着锄头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②鸩毒:用鸩鸟羽毛制成的剧毒,溶入酒中,饮之立死。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咽如焦釜”“气似奔雷”,以比喻兼夸张的手法极写作者对酒的渴望与贪恋。接着“汝说”三句,是酒杯对主人责问的答辩。
B.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几句,既惊讶于杯的冷酷无情,又似不得不承认其中有几分道理。
C. 下片以一“更”字领起,使已软的语气又强硬起来,给人以一张一弛之感。古人设宴饮酒大多以歌舞助兴,而这种场合也最易饮酒过量伤身。
D. “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作者深刻反省自己过分沉溺于所爱之酒,以至于酿成灾祸。
E. 全词通过“我”与杯的问答,风趣地展现了作者放荡不羁的一面,也委婉地流露出对现实的失望和心中的苦闷。
【2】请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闻奏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无当甚处。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厌,臣之罪当稽于理,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秀羸多能,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城,逐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为人臣不忠,君王又何以为忠?臣愿固辞。”庄王从之,以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施刑戮而不委,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选自《说苑·至公》,有删改)
文本二:
樊姬,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曰:“何罢宴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语,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今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
(选自《烈女传·贤明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无当其处
B.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无/当其处
C.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无当其处
D.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无/当其处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贪欲无厌”与“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厌”字含义相同。
B.“王改过,勤于政事”与“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两句中“过”字含义相同。
C.“是蔽君而塞贤路”与“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是”字含义不同。
D.“不知其贤”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两句中“知”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叔敖在担任了楚国令尹后,充分发挥了治国的才能,成就了楚庄王的霸业,楚庄王对虞丘子的推荐心存感激。
B.虞丘子家族中有人犯了法,孙叔敖抓来杀了,虞丘子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自己推荐的孙叔敖可以称得上是公平正直的。
C.楚庄王登上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后,楚庄王依然喜欢打猎,于是樊姬就用不吃禽兽肉的方式进行规劝。
D.在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自己的评价后,虞丘子离开座位,无言以答,回去后立即辞退了曾举荐的族中子弟,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
(2)姬下殿迎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街头电话亭,过去是一道风景。但随着手机普及,其使用率下降,风光不再。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新近传出消息,将在保留原有通话功能的基础上,试点把街头电话亭向市民“家门口的共享悦读亭”延伸。应该说,这是一个文化部门与电信部门“两相拍合”的创新思路。一方面,传统的电话亭虽然仍有一定需求,但使用率与过去相比大幅下降,需要转型;另一方面,随着“全民阅读”理念的深入,对于都市生活中阅读新载体的需求却在提升。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