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肤浅(fū) 逻辑(jì) 竹笋(sǔn) 闭塞眼睛(sè)
B.谆谆(zhūn) 校勘(jiào) 诊治(zhěn) 生吞活剥(bāo)
C.谬种(miù) 钦差(qīn) 滥调(làn) 有的放矢(shǐ)
D.臆造(yì) 雕琢(zhuó) 哗众(huá) 华而不实(huā)
2、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
B.王老师走进初三(6)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和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方法”。
D.请以《我和祖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字数在800字以内,严禁抄袭。
3、《子夜》中的吴荪甫是一位实业家,下面属于吴荪甫的主要实业的有( )
A.裕华丝厂 B.怡昌洋行
C.益中信托公司 D.德丰丝厂
E.大兴煤矿公司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传记文学名著。
B. 《名人传》是一部记载名人丰功伟绩,讲述名人精彩人生和巨大贡献的传记作品。
C.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八斗对兵家思想颇有研究。他的朋友也想了解兵家思想,希望八斗提供一个兵家典籍的书单,下面哪本书不可能出现在这一书单里?( )
A.《孙子兵法》
B.《尉缭子》
C.《六韬》
D.《淮南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留守儿童697万。一项调研显示,四成留守儿童一年与父母见面不超过两次。依恋父母是儿童天性,长期分离往往导致亲子关系淡漠,并导致心理安全的缺失和自信降低。留守儿童中,游戏成瘾、校园欺凌问题比较严重,均与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有关。
让留守儿童告别这种分离状况需要多方努力。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让更多孩子可以跟随父母进城读书。除政府的力量之外,还应该发挥公益组织、企业的力量,为留守儿童与父母在假期相聚创造机会。这虽然是权宜之计,却能够局部改善问题。比如,最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某互联网平台共同发起了“和美团圆爱不留守”公益活动,帮助100名来自广西、江西等地的农村留守儿童来到父母工作的上海,让他们和家人“住在一起,玩在一起”。虽然公益组织和企业的力量有限,但是当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这一问题并展开行动,聚沙成塔,其所产生的力量便不可估量。
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有特定时代背景,解决这一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社会的发展是改善留守儿童问题的决定性力量,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公益组织、企业等都应该各尽所能,努力减少留守儿童亲子分离的伤痛。
(摘编自吴铮《努力化解留守儿童亲子分离之痛》)
材料二
材料三
近日,民政部联合教育部等10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完善制度、形成合力,将更好托举起留守儿童的明天。
关爱留守儿童,体现着一种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是一项良心工程、社会工程。《意见》的一大亮点,在于要求村(居)民委员会一级设立“儿童主任”,乡镇(街道)一级设立“儿童督导员”,并分别明确了两类岗位职责。据民政部介绍,目前全国共有62万名儿童主任和4.5万名儿童督导员实名上岗,并且这一队伍还在持续壮大,共同守护近700万留守儿重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模糊群体,而是无数鲜活个体。他们中,有的亟待物质救助,有的呼唤心理疏导;有安全教育的需要,也有权益维护的诉求。实现因人施策的“精准关爱”,有赖专业力量的投入。对此,《意见》支持法律、心理咨询等各类专业人员,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提供服务。同时,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纳入脱贫攻坚整体布局,提出统筹相关社会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动员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等要求。
守护留守儿童要举社会之力,更离不开家庭陪伴,《意见》也提出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及家庭教育。据统计,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这种“亲情断层”,直接影响孩子的家庭认知。家庭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单位,落实好家庭监护责任,才能实现留守儿童问题的“源头治理”。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党和政府大力推动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落实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等工作,为从源头减少留守现象提供了有力支持。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也为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带来可喜变化。移动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空分离,视频通话让亲情沟通更便捷高效:短视频、微公益平台记录和展现留守儿童生活日常,也为社会提供更广阔的关注视角和帮扶渠道;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建立健全留守儿重信息台账,为分析和应对留守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
(摘编自荣翌《给留守儿童更多制度关爱》)
【1】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与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密切相关。
B.2010年~2017年几年间,人口流动规模处于平稳状态。
C.留守儿童由祖辈抚养和由父亲、母亲抚养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D.多数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安全和生活而忽略情感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往往导致亲子关系淡漠,亲子关系淡漠导致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又会使他们形成一些不良行为。
B.如果公益组织和企业都行动起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在关爱呵护留守儿童方面发挥决定作用。
C.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党和政府大力推动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落实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等工作,以在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D.视频通话、短视频和微公益平台等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3】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做了哪些布局?请简要概括。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空想不如学习。(《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比论证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孔子“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相近。(《劝学》)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一句,写出琵琶女半夜醒来满脸泪痕的凄苦;“__________”一句,写出诗人听闻琵琶女饱含身世之感的演奏,泪洒衣襟。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规定能受下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写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后,进而慨叹江月有恨,流水无情“________,________”,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
(2)至情往往用朴素的语言表达。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开篇就用“十年生死两茫茫。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了对亡妻无法抑制的思念。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面对他人的非议,王安石以盘庚为榜样,“不为怨者故改其度,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有机会登五岳之首观日出,可能会看到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的“日上,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蜀相》中“ , ”两句表达了对理想的君臣际遇关系的肯定与憧憬。
(2))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 , ”,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 , ”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用互文的方法写六国宝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晩,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①。
(注)①迷楼:隋炀帝命人在扬州建造的宫室。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展现出雄浑开阔的境界,长江下游江面开阔,潮涨潮落;点出了诗人到达扬州的时间,紧扣题目。
B.诗人在江上听到南归大雁凄清的叫声,目送它们飞过楚地湖泽,透过深深浅浅的红树隐隐约约望到了扬州城。
C.诗人远距离看到了扬州的夜景,桥上灯火璀璨,水边商船聚集,景象壮观,展现了当时扬州的繁盛景象。
D.诗人观察到当时扬州的风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地的人们还是沉迷在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之中。
【2】本诗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相比,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世景,广平人,河南尹翻之第三弟也。少自修立,事亲以孝闻。与弟道玙下帷诵读,博览群言,尤精经义。族兄弁甚重之。举秀才,对策上第,拜国子助教,迁彭城王勰开府法曹行参军。勰爱其才学,雅相器敬。高祖亦嘉之。迁司徒法曹行参军。世景明刑理,著律令,裁决疑狱,剖判如流。转尚书祠部郎。彭城王勰毎称之曰:“宋世景精识,尚书仆射才也”。台中疑事,右仆射高肇常以委之。世景既才长从政,加之夙勤不怠,兼领数曹,深著称绩。频为左仆射源怀引为行台郎。巡察州镇十有余所,黜陟赏罚莫不咸允。迁徙七镇,别置诸戍,明设亭候,以备北虏。怀大相委重。还而荐之于世宗曰:“宋世景文武才略,当今寡俦,清平忠直,亦少其比。陛下若任之以机要,终不减李冲也。”世宗曰:“朕亦闻之。”尚书令、广阳王嘉,右仆射高肇,吏部尚书、中山王英共荐世景为国子博士,寻荐为尚书右丞。王显与宋弁有隙,毁之于世宗,故事寝不报。寻加伏波将军,行荥阳太守。郑氏豪横,号为难治。济州刺史郑尚弟远庆先为苑陵令,多所受纳,百姓患之。世景下车,召而谓之曰:“与卿亲,宜假借。吾未至之前,一不相问,今日之后,终不相舍。”而远庆行意自若。世景绳之以法,远庆惧,弃官亡走。于是僚属畏威,莫不改肃。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奸摘伏,有若神明。尝有一吏,休满还郡,食人鸡豚;又有一干,受人一帽,又食二鸡。世景叱之曰,汝何敢食甲乙鸡豚,取丙丁之帽!吏干叩头伏罪。于是上下震悚,莫敢犯禁。坐弟道玙事除名。世景友于之性,过绝于人,及道玙死,哭之哀切,酸感行路,形容毁悴,见者莫不叹愍。岁余,母丧,遂不胜哀而卒。世景尝撰《晋书》,竟未得就。
(节选自《魏书·宋世景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
B.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
C.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
D.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这里指优秀人才,与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B.亭候,本指监视敌人的岗亭。后用以代指食禄于乡、亭的爵位名称,文中即为此意。
C.下车,古代可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任职。
D.休满,指官员休假结束。官员的休假也称“休沐”,当时有“每五日休沐”的规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景才学渊博,引起多人重视。他闭门苦读,广泛涉猎,尤其精通经书的义理;族兄宋弁很看重他,彭城王勰也赏识他的才学,就连高祖也赞美他。
B.世景明晓刑理,多被委以重任。台中的疑难案件,右仆射高肇常常托付他办理;左仆射源怀也多次推荐他为行台郎巡察州镇,处理官员升降赏罚一事。
C.世景整顿吏治,声威震动一方。他在担任荥阳太守时,竟然将收受贿礼、百姓深以为害的郑远庆绳之以法,当地一时吏治肃然,官僚不敢再为非作歹。
D.世景兄弟友爱,世人为之感动。他虽因弟弟道玙的事情受连累被除名,但弟弟死后,哭声哀切,伤心过度,以致形容枯槁,看见的人无不叹息怜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景既才长从政,加之夙勤不怠,兼领数曹,深著称绩。
(2)召而谓之曰:“与卿亲,宜假借。吾未至之前,一不相问,今日之后,终不相舍。”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以文史满分进清华,却因“九·一八”拍案而起转学物理,科学救国,成为一代力学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专家姜文汉,为了国家需要三次改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刻机。……建国初期,一大批科学家,为国所需,中途改行,隐姓埋名,投身国家科研空白。
材料二:
2011年2月22日至3月5日,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政府分批组织船舶、飞机,安全有序撤离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包括港澳台同胞)35860人。2021年1月9日上午,中国政府宣布为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个人不负担任何费用。……中国政府“执政为民”, 赢得了全球高度关注,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当今中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尤为紧密。“家国情怀”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也体现在国家层面。作为新时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深刻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