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张掖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

    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者。

    A. 七十者帛食肉   B. 填然   C. 王无   D. 是使民养无憾也。

  • 2、选出与好自相扶将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及时相遣归 会不相从许 还必相迎取 嬉戏莫相忘 誓天不相负 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

    不得便相许 登即相许和 叶叶相交通

    A. ①④⑩   B. ②③⑤⑧   C. ⑥⑦⑨   D. ②④⑥⑧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既然“有偿家教”影响孩子主动健康地发展,而且有损教师形象,且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普遍诟病,立法禁止或矫枉过正一下有何不可?(过犹不及)

    B.对将来从事涉外事务的人才强化英语实用能力实属必要,有需求的人花钱去学英语也无可厚非,但全国性的强制学习完全没有必要。(无可非议)

    C.公司人员有纠集闲杂人员近百人,不请而至生日现场,手拿砍刀、棍棒,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施淫威,易大德一家亲属共5人被砍成重伤。(大庭广众)

    D.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足协的一位官员,该官员表示山寨足球队和国足比赛的事情很不靠谱。(不着边际)

  • 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

    B.小人,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也用于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C.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礼记·大学》中提出修身养性的八个条目是:格物、致知、诚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迤(lǐ)   候(yú)   (zhuàn)   倒(suò)

    B.须(zī)   辱(zhān)   心(wān)     酒三杯(zhuó)

    C.防(dī)   (áo)       护(bì)       云密布(dān)

    D.发(jī)   烦(xù)       (měi)     吃饭防(yē)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看花的姿态

    迟子建

    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我眼里就像两棵灿烂的花树。白先勇先生用那支生花妙笔,让尹雪艳和金大班这两个花树般的人物,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

    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在那里给人文学院的学生讲《额尔古纳河右岸》,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王蒙先生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人字呢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一树又一树的樱花,让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我对他说,将来第一百零一场的《牡丹亭》,去哈尔滨演出吧,白先生笑着说自己没有去过哈尔滨,当然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牡丹亭》到这里演出。

    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赠送的三本诗集取下。去年十一月我在香港浸会大学时,郑愁予先生刚好由耶鲁大学到香港大学讲学。愁予先生的诗歌,韵律优美,婉约惆怅,在港台影响极大。他与白先勇先生一样,根扎在台湾,后来到美国发展,执教于名校。愁予先生爱酒,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在那家俄罗斯人开的酒吧,他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品尝威士忌。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比如他写长城:“长城像一个担夫担着群山,从地平线上行子走来。”他写“塔”:“塔,乃天问的形式吗?”他写微醺的状态:“微醺是枕着山仰卧,全身成为瀑布。”他写花:“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

    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做结:

    我们常常去寺庙

    常常去无人的海滩

    常常去上坟

    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

    (选自迟子建散文集《云烟过客》,有删改)

    文本二:

    无论是树上还是树下的花朵,在去年都不如一盆野草带给我惊艳之感。

    在被废弃的海棠花盆里,一棵细若游丝的草,从干硬的土里飞出来了!它就在无人的角落中,挣扎着活。渐渐地成了气候,盆中的野草不是一棵,而是七八棵了,它们相互搀扶着,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疏朗有致,绿意荡漾。

    我热爱散文,常常会在情不自禁时,投入它的怀抱。它就像一池碧水,洗濯着尘世的我。这些不经意间写就的散文,就像我居室的那盆野草,在小天地中,率性地生长,生机缭绕,带给我无限的感动和遐想。

    当一个人的呼吸,与野草的呼吸融合在一起时,宁静与超然,安详与平和,善与慈,爱与美,就会在不老的四季中,缠绕在你的枝头,与你同在。我正是在这些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灵性中用文字构建着人生的意义,追寻灵魂的安顿、精神的寓所和情感的寄托。

    我愿将这样的野草,捧给亲爱的读者。

    (选编自《云烟过客·总序》)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以“看花的姿态”为题,匠心独运,透过不同的看花姿态,我们能体味到不同的人生境界。

    B.第二段叙写对白先勇先生的初步印象,“闲闲的,淡淡的”,从他对春天冷淡、隔膜的态度可以窥见他内心的伤痛。

    C.在酷热难当的哈尔滨,“我”以读书的方式让自己清凉,这样写既交待我对书的喜爱,又借“书”引出郑愁予先生。

    D.作者引用郑愁予先生的诗句为全文做结,含蓄深沉,诗意与哲理同在,又与题目照应,结构严谨。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先勇怀念友人的《树犹如此》,友人逝去,树亦枯死,这与辛弃疾在《登建康赏心亭》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

    B.文本一用“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形象地说明了白先勇内心的伤痛,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也是借助这一神话,表现出音乐的摄人心魄。

    C.文中郑愁予先生在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成诗,这种热情如火的形象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的陶渊明的形象。

    D.台湾诗人郑愁予先生的诗歌以花入诗,“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让人想到《雨巷》中“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意象同样绮丽,十分传神。

    【3】2003年,澳大利亚杰姆斯·乔伊斯基金会将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颁发给中国女作家迟子建。该奖项对她作品的评语是:“具有诗的意蕴。”请结合这句评语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结合文本二,谈谈文本一中“野草”的气韵体现在何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激流奔涌、瀑布飞泻,发出巨大轰鸣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一句从视觉方面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__________”中的交战地点暗示将士们具有壮怀激烈的豪情。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4)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6)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

  • 9、(题文)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2)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江面开阔,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昼夜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

    (3)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即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甚至相反。如《赤壁赋》中以变的角度看,则“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不变的角度看,则“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的上阕,从远近高低不同视角写壮丽的秋景。其中远观的句子是“看万山红遍,____”;近看的句子是“漫江碧透,____”。

    (2)我国历代文化里,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琵琶行》中用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其中用________两句来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

    (3)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坚持不懈的精神。2018年7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会议上引用了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强调了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送湖北招抚吴猎

    【南宋】刘过

    问紫岩去后汉公卿,不知几貂蝉。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

    【注】①紫岩,指南宋抗金名将张浚,吴猎曾拜其子张拭为师。②纛(dào):大旗。③躔(chán):天体运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中,“汉公卿”和“貂蝉”都运用了借代手法,“汉公卿”以汉官员代南宋官员,“貂蝉”以冠饰代人。

    B.“河洛染腥膻”运用比喻,辛弃疾的“佛狸祠下”运用典故,虽然手法不同,但都表现了中原被异族侵占的情景。

    C.下片中描述了吴猎当年在宫中对策、提出抗金大计、筹划边防事务的情形,与现在闲逸的生活状态形成对比。

    D.“望中原”句描写吴猎中原赴任时雄壮的画面,“春风早”句描写王气升腾国运昌盛的情形,都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2】有人认为这首词表达了对吴猎的期许,也有人认为表达了对吴猎的不满。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日:“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完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饬光禄官。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

    1下列对史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B. 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C. 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D. 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参军,官职名,东汉末有“参某某军事”,简称“参军”;晋以后始置为官员;沿至隋唐,兼为郡官;明清称经略为参军。

    B. 光禄官,光禄寺所属官员,如光禄寺卿、少卿、丞、主簿。南北朝时置光禄寺,设卿及少卿,此后皆以皇室膳食为专职。

    C. 洪武,年号,明朝以后大致上都是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

    D. 丙戌.此处指中国历法上白古以来一直使用的干支纪年法。“丙”为天干,“戌”为地支。前一位是乙酉,后一位是丁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皇后敢于劝谏。朱元璋听信杨宪诬告,决定要诛杀郭景祥的儿子,幸亏马皇后劝说,后经察访。避免了一桩冤案。

    B. 马皇后公正明辨。皇帝生宫人气,她将官人交付宫正司处理;朱元璋想分封她的族人,她坚决拒绝,认为这不合律法。

    C. 马皇后体恤民情。每当遇到灾年,她就率领宫人吃粗茶淡饭,为民祈祷,且告诉皇帝赈灾救济不如事先有积蓄准备。

    D. 马皇后仁慈宽厚。她不忍因自己生病难以治疗而连累医生,临终前还劝告朱元璋任用贤臣,察纳忠言,利益苍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

    (2)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阿尔法围棋(AlphaGo)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开发。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

    2016年3月,该程序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进行人机大战,并以4:1总比分获胜。

    016年末2017年初,该程序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赛后,棋手们纷纷表示,“在人工智能面前,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卑和无能”。

    在人工智能面前,人类毫无机会吗?

    人工智能到底是脱缰的野马,还是人类手里高飞的风筝?

    无知者无畏,有未知才有探索;一知半解也有一知半解的快乐。

    然而,面对人工智能,人类真的做好了准备吗?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白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