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安在 夫晋,何厌之有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余威震于殊俗 若属皆且为所虏
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B.孟子 孔子 老子 庄子
C.孟子 孔子 庄子 老子
D.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匠(jiàng) 尽心竭力(jié) 出类拔萃(cuì)
B.雕琢(zhuó) 臻于至善(zheng) 气质雍容(yōng)
C.彩酷(kù) 废寝忘食(qín) 活力涌流(yǒng)
D.边疆(jiāng) 炉火纯青(lǘ) 通天大道(dào)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清初实行易服制度,明代服饰能够保存下来的极少。
②其中一部分极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入藏山东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③所幸“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孔府,保存下来一批珍贵的明代服饰。
④明代丝织业发达,服饰在形制方面上承周汉,下取唐宋,成为华夏衣冠的典范。
⑤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⑤④②③①
D.⑤④①③②
5、下列诗句或楹联与我国四大名楼对应最相符的一项是
①身在九霄,看月印长江,千斛明珠涌出 眼空万里,望云浮孤岳,半天玉尺平来
②凭栏百丈蓬瀛,阁是蜃楼,城如海市 坐揽一帆风雾,南通闽粤,北溯津关
③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④吞一万里长江,吐八百里洞庭,要令天下波涛尽为我用 复几千年大观,展卅余春画卷,试问巴陵胜概尚有谁忧
A.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 蓬莱阁 B.黄鹤楼 滕王阁 蓬莱阁 岳阳楼
C.黄鹤楼 蓬莱阁 滕王阁 岳阳楼 D.岳阳楼 滕王阁 蓬莱阁 黄鹤楼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医心
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上,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痛疼,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这则小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又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
B.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D.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
E.小说设置伏笔来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如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的颤抖,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为后文他投靠日本人埋下了伏笔。
【2】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 的理解。
7、应用填空题。
(1)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我们的古诗词中有大量描写色彩的句子,请写出两句含有色彩词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那是_______,__________ ,意在以此干涉别国内政。
(4)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古语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操的《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以浪漫的笔法写银河,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古代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 ”。
9、将进酒
(1)《将进酒》中写曹植设宴饮酒、豪情满怀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3)《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了黄河的浩大声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6)《将进酒》中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要求补写句子。
(1)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逃于酒乡,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兵车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批评的矛头直指天子,表达了怒不可遏的激愤抗议。
(3)杜甫的《旅夜书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沙鸥自比,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4)杜甫《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壮阔气象,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的意境相媲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客至》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6)屈原《离骚》里的“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两句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的境遇相似。
(7)柳宗元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写出自己谪所荒凉环境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里表达了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诸葛谼田家壁
贺铸
晚度孔明谼(注),林间访老农。
行冲落叶径,坐听隔江钟。
后舍灯犹织,前溪水自春。
无多游宦兴,卜隐幸相容。
(注)诸葛(hóng):地名,在乌江北八十里,与江南石头城相望,当以诸葛亮而得名。谼,深沟、大谷。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孙(复姓)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容貌魁梧,少好学,博涉经史。在魏,察孝廉,射策甲科,为襄城王长史,兼行参军。迁太常博士,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后历高唐令、大理正,俱有能名。及齐灭,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以母忧去职。开皇初,诏征入朝,访以政术,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马。在职数年,以老病乞骸骨,优诏不许。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时属平陈之役,征人在路,有疾病者,景茂撤减俸禄,为饘粥汤药,分赈济之,赖全活者以千数。上闻而嘉之,诏宣告天下。十五年,上幸洛阳,景茂谒见,时年七十七。上命升殿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上甚悦,赐物三百段。诏曰:“景茂修身洁己,耆宿不亏,作牧化人,声绩显著。年终考校,独为称首,宜升戎秩,兼进籓条。可上仪同三司,伊州刺史。”明年,以疾征,吏人号泣于道。及疾愈,复乞骸骨,又不许,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政事上优诏听之。仁寿中,上明公杨纪出使河北,见景茂神力不衰,还以状奏。于是就拜淄州刺史,赐以马舆,便道之官。前后历职,皆有德政,论者称为良牧。大业初卒官,年八十七。谥曰康。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隋书 公孙景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政事/上优诏听之。
B. 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政事上/优诏听之。
C. 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政事/上优诏听之。
D. 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政事上/优诏听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魏晋时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后合称“孝廉”。
B. 周武帝:即北周第三个皇帝宇文邕,“武”是他的谥号,他的庙号为“高祖”,也称“高祖武皇帝”。
C. 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常称“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与之相类似的还有致仕、请辞、告老、请归、乞归。
D. 便道之官:被封官或受命后,不必入朝谢恩,直接赴任的官员。此处便是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孙景茂博览群书,颇有能名。他从小好学,广泛涉猎经史。在北魏时期,被举为孝廉,射策甲科,升任太常博士,对宗庙礼仪多有增加或减少,当时的人称他为“书库”,有能干的名声。
B. 公孙景茂治州有方,德化大行。任息州刺史时,法令稳妥,德教广为推行;当时正值平定陈的战役,他拿出自己的俸禄,煮稀饭熬药剂救济遭受战乱的灾民,数以千计的灾民得以救活。
C. 公孙景茂修身洁已、声绩显著。他七十七岁时,拜见皇上,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皇上赐给他物品三百段,并下诏褒扬他。他因为疾病征召入朝,等到病愈,又请求还乡,不被允许。
D. 公孙景茂一生为官,皆有德政。他去世的那天,各个州郡赶来奔丧的有数千人,有的没赶上葬礼,都望坟痛哭,随地祭祀而去。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茂修身洁己,耆宿不亏,作牧化人,声绩显著。年终考校,独为称首。
(2)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是什么?是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郭沫若站在地球边上放号,赞美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是闻一多愿将自己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青春是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周身的汗水,“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是抗洪抢险战士满身的泥泞,“洪水不退,我们不退”;是志愿者们专业的服务和热情的笑脸,“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你看来,青春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