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丽江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有机物

    B.种子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C.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有机物

    D.有机物的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

  • 2、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无机盐是(       

    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钙、铁、钾的无机盐

    C.含氮、镁、锌的无机盐

    D.含钙、磷、硼的无机盐

  •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 )

    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

    B.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

    C.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 4、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  )

    A.受精卵

    B.婴儿的出生

    C.卵子和精子

    D.胚胎

  • 5、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 6、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 7、小滨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 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猕猴

    D.黑猩猩

  • 9、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B.这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

  • 10、一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       

    A.实验组

    B.重复组

    C.对照组

    D.无关变量组

  • 11、下列(  )可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甲烷、氨、水蒸气、氧气

    B.甲烷、氨、水蒸气、氢气

    C.甲烷、氨、二氧化碳、氧气

    D.氨、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硫

  • 12、下列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猕猴

    B.长臂猿

    C.恒河猴

    D.大叶猴

  • 13、小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图 中在调节细准焦螺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视野变化是( )

    A.a→c

    B.b→d

    C.c→d

    D.b→a

  • 14、合理膳食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脂肪

  • 15、李强的家里养了一盆观赏植物──肾蕨,为了使它长得好,你想为他提出下列哪一种建议(       

    A.放在向阳的地方,多浇水

    B.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C.放在向阳的地方,少浇水

    D.放在背阴的地方,少浇水

  • 16、如图四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 17、以下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结缔组织

    D.营养组织

  • 18、如果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图中较粗的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  )

    A.

    B.

    C.

    D.

  • 19、“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有机物

    D.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 20、细胞内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下列结构与功能连接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叶绿体——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C.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细胞核——保护细胞内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耳分为 三个部分,外耳又分为 。中耳分为 ;内耳分为

     

  • 22、“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_  年前,“东非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 年前,“露西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 年前。

     

  • 23、白细胞比红细胞_____,有细胞核,但数量少。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能穿过毛细血管,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 24、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在_____________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________、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 25、最细小的支气管末端形成____________,它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_

  • 26、简述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_____

  • 27、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_____。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_____

  • 28、有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 ,而 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以致人们患有  

     

  • 29、ABO血型包括   ,其中最大公无私的血型万能输血者 ,万能受血者是 ,大量输血时以   为原则。当人失血超过   时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   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人一次可献血   毫升。

     

  • 30、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______________作用,起重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器官与所分泌的激素用直线连起来。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即使同型血相输,输血之前也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以免发生危险。_____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丽丽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玉米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玉米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④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玉米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丽丽同学的探究实验设计有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_____

    A.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

    C.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_____现象

    A.赤潮    B. 沙尘暴     C. 温室效应     D. 酸雨

    (3)此实验中丽丽同学提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           

    (4)有人认为本实验只要用1粒玉米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行吗?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

  • 34、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__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_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层细胞构成,这有利于______

    (3)图(二)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的变化是______减少,______含量增加(填气体)。

    (4)当图(二)中所示的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应处于_____状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