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西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下列国家中,第一产业构成比重最大,而第二产业构成比重最小的是( )
A. 日本 B. 印度 C. 缅甸 D. 韩国
3、中东的许多冲突,战争都是因争夺资源引起的,其中经常引起不稳定的资源是( )
A. 铁矿、煤矿 B. 铜、天然气 C. 石油、淡水 D. 土地、金矿
4、下列关于日本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 B. 科技发达,资源充足
C. 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 D. 资源贫乏,对外依赖性严重
5、下列关于印度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印度人口的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快
B. 印度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C. 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所受压力并不大
D. 由于“绿色革命”成果显著,印度粮食人均占有量已接近世界人均水平
6、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短而寒冷,夏季长而温和
B.四季分明
C.冬季长且而寒冷
D.长年严寒
7、“中国那么大,我想去走走”,以下是玲玲同学在朋友圈写的旅游计划。合理的是( )
A.想去四川盆地体验“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
B.想去黄土高原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观
C.想去华北平原观赏“稻花香开池鱼肥”的鱼米之乡风光
D.想去青藏高原一览那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纯净世界
8、南亚东西两面分别频临的海域是( )
A. 孟加拉湾,阿拉伯海 B. 南海,孟加拉湾
C. 红海,阿拉伯海 D. 波斯湾,红海
9、全球最早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美国的()
A.芝加哥西南部 B.圣弗朗斯西科(旧金山)东南部
C.华盛顿东北部 D.休斯敦西北部
10、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 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望非洲
D. 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11、关于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俄罗斯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一位
B. 俄罗斯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储量和开采量都居世界前列
C. 俄罗斯不濒临的海洋是印度洋
D.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全部位于东半球
12、玲玲今年春节期间随父母去日本旅游,游玩之余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做了记录,玲玲在日记中写道:“行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这说明日本文化具有( )
A.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B.典型的西方文化特点
C.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 D.文化没有自己的特点
13、小明要到欧洲西部旅行,以下是某旅行社的导游介绍,正确的是( )
A. 法国看斗牛比赛 B. 英国伦敦看埃菲尔铁塔
C. 意大利游水城威尼斯 D. 西班牙观赏塔桥
14、位于非洲的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
A.密西西比河 B.尼罗河
C.长江 D.亚马孙河
15、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是
A. 刚果河流域 B. 亚马孙河流域 C. 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D. 澳大利亚东侧
16、水资源匮乏是引发中东国家之间矛盾的重要因素,下列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 )
A.石油资源丰富
B.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C.人口增长快
D.纬度低,蒸发旺盛
17、能给东南亚带来大量降水的是( )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18、欧洲南部三大半岛自东向西依次是( )
A.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B.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C.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
D.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
19、对俄罗斯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纬度较高,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D.地跨亚欧两洲,人口、城市多分布在亚洲部分
20、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是( )
A.东北虎
B.北极熊
C.企鹅
D.袋鼠
21、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 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 部和 部, 部平原广大。北部的山脉是 ,南部的山脉是 。
22、________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美国华人最集中的城市为________。
23、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的主体部分位于_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_半球。
24、________________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25、亚洲西北部由于地处_____大陆内部,气候十分_____。
26、南亚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地势高峻的 山脉,中部是 平原,南部是古老的 高原。
27、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
28、中东地区交通的咽喉要道是________海峡和________运河。
29、俄罗斯的主要燃料基地有_______油田、________油田、_______煤田。
30、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31、读美国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和农业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城市①是___________,它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美国最大的海港;城市②是___________,它是美国的政治中心。
(2)美国“硅谷”是全球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它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工业区。
(3)美国中部形成小麦带、玉米带的有利的地形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需要大量进口咖啡、可可等热带农产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国五大湖附近形成乳畜带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的地区有驰名中外的吐鲁番的葡萄干,它的晾制是利用哪一种自然条件?(_____)
A.寒冷 B.炎热 C.干旱少雨 D.离海近
(2)图中B区中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优良畜种是____,B区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族。
(3)图中C、D两个区域的地理分界线①,经过____(山脉)及淮河,大致与我国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与一月份____℃等温线相似。
(4)上图中A、B、C、D四个区域中:(填字母)
①全国热量水分最充足的地区是____。
②我国最大的天然草场和畜牧业基地所在的地区是____。
③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的地区是____。
④以“高”“寒”为主要特征的地区是:____。
33、读“巴西轮廓示意图”完成小题(13分)
⑴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 ________。
⑵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①__________洋, ②___________洋。
⑶河流③冲积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平原,该平原属于_______气候,平原上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林,因产生了世界五分之一的氧气供给量,所以被誉为 “__________”。
⑷图中A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__________。
⑸B是巴西首都________,图中D、E字母代号中表示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的是________。
⑹图中位于巴西首都_______方向的C处有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世界著名的_____水电站。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于2019年3月12日顺利回到上海,圆满完成考察工作。科考队回来了,但泰山站的科考设备依然在工作,而支撑它们工作的电力就取自南极的风和阳光。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上面两极地区图中,表示南极地区的是图_______,该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以南(填纬线名称),范围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海域。该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2)据图文资料可知,南极地区地上储存的主要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极地科考站泰山站工作所需的能源主要来自和太阳能。
(3)全球气候变暖对两极地区地理环境最直接的影响是_______。
A.雨林破坏 B.水土流失 C.冰川融化 D.降水增加
(4)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滥杀海豹、海狮等北极生物,极地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开采加工油气资源以及石油运输中泄露等污染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请你为如何保护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出谋划策(写出一条即可)。
35、读欧洲西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地理事物名称:半岛A____山脉B____平原②____国家①____
(2)欧洲西部西临____洋,____气候广布,有利于____的生长,所以农业以____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