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东地区的主要人种为( )
A. 白色人种 B. 黑色人种
C. 黄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2、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北部沿海 B.内陆高原
C.东南沿海 D.中部平原
3、读印度孟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从图中可知( )
A.印度各月降水较多 B.印度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C.印度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D.印度河流的汛期出现在10月至次年5月
4、下图是“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几种资源所占比例示意图”,读后判断俄罗斯亚洲部分占优势的资源是
A.淡水资源、科技力量
B.科技力量、人口
C.人口、土地资源
D.淡水资源、土地资源
5、目前,世界上国家和地区个数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6、李老师今年新买了辆轿车,读说明书我们能够感觉到当今世界( )
A.国际合作日趋频繁 B.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C.国际矛盾和冲突不断 D.已经没有国家之分
7、日本文化艺术深受中国影响,最明显表现在( )
A.工业技术方面 B.农业技术方面
C.科学领域方面 D.古代建筑方面
8、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9、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
A. 泰国 B. 马来西亚 C. 菲律宾 D. 越南
10、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这与哪项自然条件有关( )
A.河网密布,地势低平
B.气候炎热干燥
C.纬度高,气候寒冷
D.地形崎岖不平
11、关于印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B.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D.陆上的最大邻国 是巴基斯坦
12、下列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 B.日本属于东亚
C.日本隔日本海与中国隔海相望 D.日本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13、图中农作物的分布区指的是( )
A. 小麦 B. 棉花 C. 黄麻 D. 水稻
14、日本传统饮食被称为“和食”,具有浓郁的“海的味道”。其原因包括( )
①日本的民族构成中,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②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③日本四面临海,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④日本捕鱼设备技术先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下列国家与其首都相对应的是( )
A. 俄罗斯——开罗 B. 埃及——堪培拉 C. 英国——柏林 D. 法国——巴黎
16、通常被称为日本的象征,被日本人奉为“圣山”的是( )
A.金刚山 B.富士山 C.白头山 D.太白山
17、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 )
A. 苏伊士运河 B. 马六甲海峡
C.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 白令海峡
18、美国聚居华人最多的城市,附近有一著名的“硅谷”的是( )
A.华盛顿 B.纽约
C.圣佛朗西斯科 D.洛杉机
19、以下不属于法国卢浮宫镇宫三宝的是( )
A.米洛的维纳斯 B.胜利女神 C.蒙娜丽莎 D.自由女神
20、关于印度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热资源丰富,水旱灾害少 B. 是世界上耕地最多的国家
C.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 D. 黄麻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2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____________,2011 年,该国人口居世界第 ____________位。
22、______和_______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23、概况:是大洋洲面_____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惟一拥有__________的国家。
24、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一段,它的西侧是_________平原,东侧是_________平原。
25、东南亚水稻种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这两个称呼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7、欧洲西部,牧草被人们称为_______。
28、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9、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________效益和________效益,一直受世人的关注.
30、中东______资源丰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东______资源匮乏,对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31、请分析乳蓄带在美国东北部分布的原因。
32、读美国相关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1)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州和____州。
(2)美国的土著居民为____。
(3)美国境内有世界第四长河B____河,西部有C____山脉。
(4)美国农业带的划分充分体现了其农业生产____化的特点,A处为乳畜带,因为这里气候____,适合牧草生长。
(5)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____”是世界电子工业中心。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和反应气候特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之间对号入座
A—_____气候;B—_____气候;C—_____气候
(2)在右图上填出赤道和北回归线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请根据你的理解,把“土地荒漠化”、“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填入循环图的空格中
34、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老师组织学生们以澳大利亚为案例进行探究。
一、读图归纳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澳大利亚的地形、地势特征:_______。
(2)说明澳大利亚的热量充足的原因:_______。
(3)老师在导学案上将澳大利亚做成下列表格,要求同学们把剩余内容补充完整。
区域 | 地形 | 降水 | 主要农业部门 |
西部 | 高原200—500米 | 500毫米以下 | 粗放牧羊带 |
中部 | 平原0—200米 | 500毫米以下 | 粗放牧羊带 |
东南部 | 山地500米以上 | 500毫米以上 |
|
(4)澳大利亚的牧羊带可以分为以毛用羊和肉用羊为主的两种经营方式,其中“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以肉羊为主,这种经营方式在考虑自然因素的同时,还考虑到_______因素。
(5)以墨累河为例分析河流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_______。(至少一方面)
二、拓展延伸
不同区域自然特征不一样,农业生产方式也有所不同,美国纬度虽高于澳大利亚,但农业布局却有相似性。
(6)美国的农业发达,区域化和专业化程度都很高。其中,乳畜业的布局需要有冷湿的气候以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也要接近城市众多的消费市场,因此应布局在图中哪一地区?( )
A.A
B.B
C.C
D.D
三、收获
(7)根据以上探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地形对农业没有影响
B.气候对农业有影响
C.地理位置对农业没有影响
D.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农业生产
35、(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案例资料: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难言岛)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下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学考察站分布。
(1)根据资料,比较我国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纬度位置的高低。
(2)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___________洋。“雪龙号”从中山站前往罗斯海新站运输物资,罗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___方向。
(3)“雪龙号”科考船驶往罗斯海区域,可能遭遇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4)南极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的形成需要暖湿的环境与茂盛的植物,而南极地区冰天雪地,号称“白色荒漠”。请简要分析南极地区煤炭丰富的原因。
(5)现在,每年到南极地区的观光游客众多,请列举一条游客在南极地区看到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