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B.为世界文明古国 C.地势东高西低 D.与中国相邻
2、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①人均占有量少 ②利用率低 ③浪费严重 ④水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伦敦的气候深受( )
A.大西洋的影响 B.太平洋的影响 C.印度洋的影响 D.北冰洋的影响
4、亚马孙河流域的植被类型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C. 热带雨林 D. 温带阔叶林
5、下列对亚洲地理之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B.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
C.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6、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和跨越的纬度大约是( )
A.北美洲 60°
B.南极洲 80°
C.非洲 70°
D.亚洲 90°以上
7、下列有关我国的地理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B.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C.我国农业具有东牧西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低,西部高。
8、兼有世界最大平原和最大高原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俄罗斯
9、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10、读图,下列对如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时为南亚1月风向
B.此时为南亚7月风向
C.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D.此时能带来大量的降水
11、美国Tesla公司研究并推出一款新能源电动车,一次充电能续航345km,新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会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将对以常规能源出口为经济支柱的国家和地区产生很大影响,下列地区受此影响最明显的是( )
A.西亚 B.撒哈拉以南非洲 C.东南亚 D.欧洲西部
12、亚洲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读亚洲地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代表的是欧洲
B.B代表的是太平洋
C.C代表的是黄土高原
D.D代表的是台湾海峡
【2】有关亚洲地形、气候和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纬度的C地气温比E地低
B.亚洲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C.亚洲的许多大河下游流速缓慢,多峡谷
D.F地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
13、亚洲东部和南部经常发生旱涝灾害,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B.受夏季风的影响
C.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D.受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
14、有“欧洲牧场和食品库”之称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丹麦
15、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土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本土南北邻国分别是加拿大、墨西哥
C.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D.本土四面环海
16、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 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B. 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 岛国,多海湾,海上运输便利 D. 矿产资源贫乏
17、日本民歌《北国之春》中,北国指( )
A.九州岛 B.北海道岛
C.本州岛 D.四国岛
18、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
A.东南亚
B.撤哈拉以南非洲
C.中东
D.俄罗斯
19、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
A.阿拉伯沙漠
B.利比亚沙漠
C.戈壁沙漠
D.撒哈拉沙漠
20、欧洲西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到挪威感受午夜太阳,到瑞士乘船欣赏多瑙河两岸风光
B.欧洲畜牧业发达,人们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食
C.大部分地区为冬暖夏凉,降水较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钟表王国”是指瑞士,丹麦素有“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之称
21、亚洲、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与其发达的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23、澳大利亚养羊业产业化、_________程度高、商品率高。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24、位于______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25、本区特有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6、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多的地区,请列举出五大产油国中的四个(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
27、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
28、当中国是夏季时,澳大利亚是
29、亚洲中部有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 ;边缘有地势较低的亚洲最大的平原 ,此外边缘还有 平原、海拔较低的 高原等。由此可见亚洲地势的特点是中部 ,四周 。
30、巴西东部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 ,最西端相邻的陆上邻国是________ 。
31、读“印度略图”,回答问题。
(1)河流E河______是印度人心中的“圣河”,印度半岛的主要地形是F_______高原。
(2)印度以______气候为主,降水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灾害频繁,对农业的影响很大,______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3)印度盛产黄麻,_____城市是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本国标志性建筑是______。
32、读中东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海”之中有一个内陆湖泊是____(填字母)。沟通A、E两海的运河是________,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从_______洋到______洋的航程。
(2)图中地跨两洲的国家分别是亚洲的_______和非洲的__________。
(3)图中甲是______(国家),在该国与伊朗之间以____为中心形成一条巨大的石油带。
(4)图中乙是________(国家),该国境内有世界第一长河_________。
33、读西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A(_____);国家B(_____);国家D(_____)。
(2)①是(_____)海;②是(_____)海;③是(_____)海;④是(_____)海;⑤是(_____),附近盛产丰富的(_____)能源,该能源绝大部分通过海洋销售到(_________)等发达国家和地区;⑥是(_____)海峡。
(3)西亚的(_____)资源匮乏,其主要原因是西亚地区(_____)。
34、环境与发展。
一般来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孕育了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2009年4月6日甲区域南部发生6.3级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在乙区域的①地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区域定位。判断我们所学过的区域。甲区域:_______,乙区域:_______
(2)学以致用。甲区域南部和乙区域南部都是地震多发地区。请从材料二中任选其一,解释地震多发原因。
(3)经济发展。每年都有许多来自甲区域北部的游客去乙区域进行避寒旅游。你认为丙国游客最喜欢什么时候去乙区域旅游?请你简述理由。
35、读“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
(1)与亚洲位于同一大陆的是________洲。A是两洲的分界线________山脉
(2)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E________,注入北冰洋的是F________,注入印度洋的是D________。
(3)下面是两位同学读图后得出的结论。请你根据提示帮助他们补充一些证据:
甲同学: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你的证据:(从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情况写两条)
证据1:________
证据2:________
(4)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_____和________,水域广阔,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________气候特征。
(5)在亚洲,有的地方终年炎热,有的地方长冬无夏,有的地方雨水丰沛,有的地方常年干旱……这些都说明了亚洲范围广,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有关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亚洲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均匀,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