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极地区特征及其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
A.淡水宝库—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B.白色荒漠—沙漠面积广大
C.科研宝地—企鹅、北极熊等独特生物多 D.冰雪高原—冰川覆盖、海拔高
2、下列阿拉伯国家的风俗习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一致的是
A. 妇女外出必须面戴黑纱 B. 讲阿拉伯语
C. 信仰伊斯兰教 D. 男子身穿宽大白色长袍
3、下列有关巴西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巴西和美国所处的位置差不多,西面濒临太平洋,东面濒临大西洋
B.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
C. 巴西东临大西洋,北、西、南与众多国家为邻,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 巴西就东西半球的位置来看,位于西半球,且是西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4、西亚许多国家畜牧业占重要地位,其气候原因是( )
A.终年冷湿
B.终年干旱少雨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寒冷干燥
5、亚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下列地理景观图片,描述恒河三角洲的是( )
A. B.
C.
D.
6、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相符合的是( )
A. 殖民统治已经过去,是导致本区经济落后的一个原因
B. 扩大耕地面积是解决本区粮食问题的唯一出路
C.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是黑种人
D. 人口增长太快是阻碍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7、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处在板块内部
B.处在板块交界处
C.位于印度洋中心
D.位于亚洲内陆
8、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9、中东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0、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位于四川省的是( )
A. 泰山 B. 黄山
C. 庐山 D. 峨眉山
11、下列商品中,属于日本大量进口的是( )
A.电子产品
B.电视机
C.汽车
D.钢材
12、既能在夏季观赏到午夜太阳,又可观赏峡湾风光的国家是
A. 芬兰 B. 英国 C. 瑞典 D. 挪威
13、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14、台湾省旅游业发达,著名的旅游景点有( )
A.布达拉宫 B.平遥古城 C.日月潭 D.乐山大佛
15、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的特点是( )
A. 山水相隔纵横交错 B.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 山河相间纵横分布 D. 山水相隔纵列分布
16、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是( )
A. 悉尼 B. 堪培拉 C. 墨尔本 D. 珀斯
17、从海陆位置看,亚洲( )
A.主要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C.南部濒临印度洋
D.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18、总的来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
A. 越大 B. 越小 C. 居中 D. 无规律
19、划分地球“五带”的依据是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D.地形地势状况
20、以下称号中,符合非洲地理特征的是( )
A.最高的大陆
B.热带大陆
C.贫瘠大陆
D.新大陆
21、完成亚洲和北美洲位置对比表格。
比较项目 | 亚洲 | 北美洲 |
东西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 ____ | ____ |
濒临的大洋 | ____ | ____ |
邻近的大洲 | ____ | ____ |
22、________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3、俄罗斯地域辽阔,客运主要以________和________运输为主。
24、服务业业已大大超过 业和 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
25、我国铁矿储量最多的省份有河北、辽宁和_______。山西省盛产煤炭有“________”之称。
26、欧洲最典型的两种气候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山脉)、 (河流)一致。
28、美国地形分三部分,呈现南北纵列分布,西部 ,中部 ,东部 。具体地说,西部是 山脉,中部是 平原,东部是 山脉。与美国相似,地形分西中东三部分的还有 。
29、某同学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设计如下,请你帮助完成。
中国港口→太平洋→________洋→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______。
30、印度矿产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和锰储量较大。
31、读《南亚季风风向》图,回答下面问题。
(1)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一月盛行_________(填风向)风,此时是印度的____________(旱/雨)季;7月盛行____________(填风向)风,此时是印度的_________(旱/雨)季。
(2)印度水旱频繁,这是由于西南季风的活动不正常导致的。当西南季风_________(字母)时会造成旱灾。
A.势力强 B.势力弱 C.来得早 D.来得晚 E.退得早 F.退得晚
32、读“中东地图”和“日本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成为世界关注焦点的原因____。
(2)读上图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中东的主要产油国之一A____;B____海峡;C____岛。
(3)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和____沿岸的狭长地带。
(4)简述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
(5)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较少,缺乏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目前日本现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请你分析日本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有哪些?____(至少两条)。
33、读南亚印度1月和7月方向图,回答下面问题
(1)1月主要吹____风(风向),风从____吹向____,降水较____。
7月主要吹____风(风向),风从____吹向____,降水较____。
(2)在南亚印度地区,每年6~9月为雨季,此时所吹的季风与农业生产关系特另别密切,当该种季风力太强或太弱,停留时间太长或太短时,往往就会造成__________。
(3)印度大部分属__________气候,该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
34、读“中东地区石油外运航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指亚洲、_洲和非洲,“五海”为_、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该地区居民主要是_(填人种),大多数居民信仰_(填宗教)。
(2)中东石油出口量占世界首位,该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及其沿岸地区,石油输出路线的咽喉要道是_海峡,其经纬度_。
(3)输往中国和日本的石油路线最短要经过_航线(从①②③中选)。
(4)引起“中东局势”不稳的两种资源是_、_。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__,图甲和图丙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__。
(2)甲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________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3)甲、丙两国地势的共同特征是______;乙、丙两国的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分布于________,原因是______。
(4)乙国北部覆盖着世界面积最大的________,它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肺”,请写出至少两点环境效益_____。
(5)乙国的首都是________,该国的通用语言是________,该国人口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
(6)甲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多个专业化的农业带,甲图中的A地区所示农业带是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7)乙和丙两国都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两国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被称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