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台东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脱(zhèng)          (gé)               (qiáo)            风雪途(zài)

    B.然(mù)                 暗(huì)             (wǔ)               然而止(jiá)

    C.幽(qiǎo)             皱(zhě)             (xī)                 垂珠联(óng)

    D.猎(shòu)            泽(zhāo)            默(jiān)            海枯石(làn)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怀/沉 腾/寒/人听闻 名其实/不修边

    B./祷/耀/目神迷 亲密无/挑拨离

    C./野 竹/纳/然而止 人所难/词夺理

    D./箕/颠 级/金不昧 有介事/大风景

  •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踊跃             两栖             出类拔萃             人情事故

    B.油馍             烦燥             天衣无缝             巧妙绝伦

    C.斡旋             迁徙             矫首昂视             销声匿迹

    D.撺掇             追溯             慢不经心             世外桃源

  •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佳肴》)

    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 ①于役:服役。②曷:同“何”。③埘:鸡窝。④佸(huó):聚会。⑤桀:鸡栖的木架。⑥括:至,汇集。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第一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了所咏之事。用“不知”来说明丈夫役期之长。这两句是第一层:妇人直抒胸臆,期盼丈夫归来。

    B.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勾画出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以此来反衬主人公的不平静心境:家畜出入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

    C. 最后两句极言思念丈夫,以致不能自已。

    D. “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苛酷的兵役给千万个家庭带来痛苦的罪行。

    2简述诗歌中所写的乡村晚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莺、燕的动态的描写,将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用神来之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运用名著阅读获得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l)《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____的问题,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____的艺术家”。

    (2)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____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____的方法。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防疫话“隔离”

    郭震海

    ①庚子年春节,对于每一位中国人而言,都过得极其难忘,非常特别,新冠肺炎肆虐武汉,向全国蔓延,各户闭门谢客,大家裹足不出。“隔离”也成为2020年最热的词语之一。

    ②翻看史册,浩浩荡荡人类文明之进程,可谓波澜壮阔,从爬行到直立,从新旧石器到青铜,从蛮荒走向文明,历经千万年发展至今。据人类有记载开始,每一次面对重大的突发疫情,都不得不采用最原始、最古老的方法,那就是“隔离”,除外再无别的更好的办法。在古代,对“隔离”也有“离间”之称,所采用的“隔离”,多以收容式为主,譬如在寺庙里,或是在空旷之地架设临时棚舍,开设“隔离所”,古称之为“疠人坊”,专门收治传染病患者。如果疫情严重,官方多会采用强制性隔离,譬如在疫情区封锁各进出道路,派出兵丁镇守,不让人员随意流动,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这也成为古今完全之策。

    ③《汉书·平帝纪》有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面对疫情发生,官方会专门腾出空余之房舍来隔离患者,同时会向灾民免费发药,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另据《睡虎地秦墓竹简》有载,疫情发生,百姓若发现身边人有染疫之迹象,必须主动保持距离并第一时间向官府报告,患者一旦被官方确诊后,会被强制隔离,关进特殊的地方,称之为“疠迁所”,以便切断“疠”病的传染源,这里所谓的“疠”,就是指瘟疫,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记载:“厉大至,民善暴死。”等等。

    当然,在每一次大疫过程中,隔离并不是都能顺利推行,(   )都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非议或抵触,也属正常。譬如晋时就有记载,有朝臣家染上瘟疫,三人以上被感染时,即使没有被染上的人,在百日之内也不得入宫,这种看似十分有效的隔离方法却遭到当时人之讥讽,被认为是“不仁”。其实,人类的发展史,也是同各种疾病的斗争史。据《中国救荒史》不完全统计的疫灾数,周代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从死亡人数看,程度最严重的一次,1232年,汴京大疫,50日间,“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其数”。当然,若是放眼全球,更为可怕,如霍乱、黑死病、斑疹伤寒等,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十分惨重的影响。

    ⑤其实,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中,人类总是以“万物之灵”而自居,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但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身在其中而受益其中。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很脆弱的。人类可以发明最先进的武器,用所谓的智慧,对野生动物进行大量捕猎、杀戮,或烹食,或穿在身上、踩在脚下,但随着一些未知病毒的“闯进”,就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完全陌生且诡异的“小家伙”们,足可让人类付出惨重的代价。

    ⑥一次次惨重的教训,应该让我们警醒,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关爱一切生灵,实际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人类的世界,也是千千万万其他生物的家园。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21日 有删改)

    1说明事理有多种方法,请说说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2阅读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请选出括号内最恰当的词语的序号,并说明选填理由。

    当然,在每一次大疫过程中,隔离并不是都能顺利推行,(   )都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非议或抵触,也属正常。

    A.也许 B.大概   C. 几乎 D.当然

    选:( )

    理由:

    3阅读全文,说说古代是如何进行隔离的?你认为隔离有何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百度百科]奋斗: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奋斗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挫折。

    材料二:如果没有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伏案攻读,挑灯夜战,哪里会有史学巨著《史记》的流传?如果没有陈景润身居斗室,痴心硬干,没有他十几年如一日的运算推理,钻研不止,哪里会有数学领域陈氏定理的发现?如果没有屠呦呦的收集整理、潜心研究,没有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屡败屡试,哪里会有诺奖台上的掌声和荣誉?

    请以“ 是奋斗出来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剧本外,体裁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