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演讲的气势。
B. “《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体现了南山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有误。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从春秋的诗歌305篇,有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D. 《小石潭记》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遭受贬谪后所写成的游记名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
②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
③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
④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
⑤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
A. ⑤②④①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⑤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⑤①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亢奋(kàng) 家眷(juàn) 幽悄(qiao)
B. 怠慢(dài) 行辈(xíng) 燎原(liáo) 慨叹(kǎi)
C. 皎洁(jiǎo) 斡旋(wò) 桕树(jiù) 羁绊(jī)
D. 冗杂(rǒng) 晦暗(huì) 屹立(yì) 戛然(gá)
4、下列句子省略了宾语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
晚步
[宋]真山民
未暝先啼草际蛩①,石桥暗度②晚花风。
归鸦不带残阳老,留得林梢一抹红。
【注释】①蛩:蟋蟀。②度:吹来。
(1)本诗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了“晚步”的景象,有听觉上的 ,嗅觉上的 ,还有视觉上的暮鸦归巢、残阳留梢。
(2)有人认为本诗抒发了诗人的悲凉情绪,有人认为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愉悦之情。你是怎样理解的?试作分析。
6、古诗文默写。
(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一个个都缩着脖子。谁也不明白保尔·柯察金为什么被赶出学校。只有他的好朋友谢廖沙·勃鲁扎克知道是怎么回事。
选文出自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说保尔为什么被赶出了学校。
8、泉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家里传来消息说:“它死得很惨,被拦腰折断,又裂为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树就在门前站着,是那么粗,那么高。我们这些孩子,日日夜夜恋着它。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树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吐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我们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我不能不去看它了,一回到村口,就急切切地找那老槐,果然,没看到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被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墙角,白花花的刺眼。我心里不禁抽搐起来: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我痛心不已。
④夜里,我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要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突然,我看见在树桩四周的皮层里,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走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有了。”“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要时就消失了。
⑥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曾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⑦“泉!生命的泉!”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搂住了我的小儿。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涌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条根,该是那一道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绿绿的小叶一片片绽了开来。“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我肯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静地坐在“泉”边,谛听这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1】请认真阅读选文,在表格A、B、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听到老槐树惨死的消息 | B |
A | 痛心 |
小儿发现了树桩是一口“泉” | 激动(喜悦) |
【2】请结合语境,从内容和表达角度对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3】请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
改句:一片片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小叶占了开来。
【4】文章在构思方面很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发现。
9、作文。
有一种留恋叫“青春,别走”,有一种呼唤叫“妈妈,别走”,有一种倡议叫“诚信,别走”……在你心里,最想对什么说“别走”?
以“ ,别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字数700字左右;(2)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3)说真话,抒真情,书写工整,行文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