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B.像一条大白鱼在浪花里窜。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B.《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清朝文学家。
C.《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D.《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唐代,是田园诗人。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大彻大悟,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当得起这个称号。
B.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叹为观止。
C.刚才还是烈日当空,不一会儿大雨就汪洋恣肆地下了起来。
D.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锦囊妙计。
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撺掇(cuān) 羁绊(jī) 戛然而止(gá)
B.蓦然(mù) 斡旋(wò) 幽悄(qiāo) 销声匿迹(nì)
C.连翘(qiào) 褶皱(zhé) 缄默(zhēn) 大彻大悟(chè)
D.农谚(yàn) 狩猎(shòu) 龟裂(jūn) 海枯石烂(kū)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小题
沁园春
[宋]刘过
斗酒彘肩①,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②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 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恁③传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注释]①彘(zhì)肩 :猪肘子。②驾勒:强拉。③只恁(nèn):只管。
【1】除作者外,这首词中还提到哪些古代文人?请写出他们的姓名(至少写两位)。
【2】下面对词中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起笔“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颇具气势,奠定了情感基调,而全词构思奇妙,想象瑰丽,从风格上推断,应该属于豪放派。
B.化用是借用他人的诗句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的修辞手法,上阕中“浓抹淡妆临照台”一句正是化用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上阕中“只恁传杯”的“杯”,与“左手扶炉,炉上有壶”的“壶”,“一箪食,一瓢饮”中的“箪”,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
D.词的下阕连用了大量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如“去来”“纵横”“东西”“南北”“高下”等等,这些词语妙趣横生,表现出杭州湖光山色之奇美。
6、古诗文默写。
(1)《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理想配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岁月如歌,别情依依,无论你我身处何方,心都是相通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桃花源记》中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保尔·柯察金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保尔·柯察金是长篇小说《 》里的主要人物,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国籍)作家 。
(2)阅读上面材料,概括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质。(可以结合原著内容)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老北京的小胡同
萧乾
①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②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拍了一张。
③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④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⑤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⑥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⑦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
⑧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在给自己壮胆。
⑨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⑩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⑪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⑫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⑬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1】文章第④段的哪一句话与第①段划线句相呼应?请把它写下来,并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从作者对胡同“交响乐”的描述中,你体会老北京的小胡同生活有哪些特点?
【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⑨⑩段两段的主要内容。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
【5】文章第⑬段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9、命题作文。
题目:你的样子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