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文)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 其名为鹏 其真无马邪
C. 货恶其弃于地也 受任于败军之际
D. 策之不以其道 大道之行也
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读物,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著名资产阶级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中篇小说。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冬妮娅是保尔少年时的伙伴,青年时的恋人。天真、淳朴,但贪图安逸的生活。
3、下面的情境中,应对最得体的一项是( )
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小明打电话找你出去玩,你回答他:
A.“聚会就是找死,访友就是害人,你就是故意想害死我吧?”
B.“防疫期间你务必待在家,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C.“今天到处乱跑,明年坟头长草,我们还是老实居家隔离吧!”
D.“特殊时期不宜出门,待春来疫散,我们再一起去看花海吧!”
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C.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D.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震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城阙辅三秦,凤烟望五津”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诗文名句积累。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博大的济世情怀和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的《马说》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仿照示例,写出你阅读《傅雷家书》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收获。
示例:读《骆驼祥子》让我知道了旧中国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底层贫苦市民生活在痛苦深渊中,“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
(2)谈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这是作者傅雷写给儿子 的,作者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一个“ 、 ”的艺术家。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
【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梧桐的变化为行文线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时节的梧桐树貌。
【2】文章第二三段着力写了梧桐树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样写作者意图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3】文章第④段写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出两例并作简要赏析。
【4】结尾作者说“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试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应该是丰富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独地度过。同学、老师、家长、朋友与你朝夕相处,鸟儿、花朵、风霜、雨雪和你不时相遇,山川、河流、湖泊、大海偶尔会有观赏,小说、散文、诗歌、戏曲常会与你共度时光……和你相遇的,有一些已成过眼云烟,有一些让你难以释怀,有一些开怀大笑,有一些让你低头沉思……
请你以“ 与我相伴”为标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