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年轻一代,我们零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B.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C.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在习总书记的倡导下,使我国节约之风有了很大的起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琴瑟友之(亲近)《关睢》②蒹葭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蒹葭》
B.①式微式微,胡不归(昏暗)《式微》②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昏暗)《式微》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桃花源记》 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慢慢地)《核舟记》
D.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小石潭记》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穿透)《小石潭记》
3、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袖手旁观 暴风骤雨 担惊受怕
B.格物致知 不知所错 光明正大
C.挑拔离间 辗转反侧 窈窕淑女
D.豁然开郎 怡然自乐 落英缤纷
4、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撺掇(cuàn) 殆慢(dài) 恬静(tián) 嘎然而止(jiá)
B. 嘱咐(zhǔ) 晦暗(huì) 羁绊(bàn) 销声匿迹(nì)
C. 冗杂(rǒng) 缄默(jiàn) 蓦然(mù) 草长鹰飞(zhǎng)
D. 儒家(yú) 虔诚(qiǎn) 俯瞰(kàn) 接踵而至(zhǒng)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君子于役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②至哉?
鸡栖于埘③,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④?
鸡栖于桀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⑥。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 ①于役:服役。②曷:同“何”。③埘:鸡窝。④佸(huó):聚会。⑤桀:鸡栖的木架。⑥括:至,汇集。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第一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了所咏之事。用“不知”来说明丈夫役期之长。这两句是第一层:妇人直抒胸臆,期盼丈夫归来。
B.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勾画出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以此来反衬主人公的不平静心境:家畜出入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
C. 最后两句极言思念丈夫,以致不能自已。
D. “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苛酷的兵役给千万个家庭带来痛苦的罪行。
【2】简述诗歌中所写的乡村晚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5)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_________。
(6)《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蓍阅读
(1)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辈子都在高潮低湖中浮沉,唯有唐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是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①上述选段选自《____________》,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封信的节选都出现了“坚强”一词,请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其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他在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②在主人公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植物为什么会自燃
席金合
①生长在地中海的岩蔷薇,每逢初夏时节,青翠的枝叶间布满洁白的花朵,花朵中间显出金色的花蕊和紫红色斑点,显得十分靓丽。岩蔷薇在自然界中的竞争力很强,是一种侵蚀性植物,所到之处,会侵占大片农田和草地,对农作物构成严重威胁。于是,人们会放起火烧掉它,可是第二年,岩蔷薇反而越来越茂盛,侵占更多的农田,几乎让人束手无策。后来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其实不要人动手,它们也会自行“葬身火海”。
②原来,岩蔷薇的叶片能分泌大量类似汽油一样的可燃物,一旦气温达到32℃就会自燃,从而把自己化为灰烬。“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周围其他植物也会被烧得荡然无存。其实,这是岩蔷薇的一种繁衍策略,它在本能促使下,一把火清除了竞争对手,为自己的后代赢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而它的种子带有防热外壳,能趁着熊熊大火炸裂开来,落入土壤,等到第二年春雨来临,就会萌芽生长。
③会神秘自燃的草木,不只是岩蔷薇一种。在南美洲森林里,有一种名叫杜鹃的小树,由于它每隔几年能用火除掉树林中的害虫,所以被称为“看林人”。杜鹃树金黄色的花朵和碧绿的茎叶里,饱含一种芳香的油脂,在大热天四处飘散,老远就能闻到。当天气炎热干燥时,这种油脂极易起火,从而酿成火灾。这种树既护林又毁林,当地人又送它一个不好的名称——“纵火花”。
④非洲赤道地带生长着一种自焚树,它材质优良,很受当地人喜爱,但当它长到十四五年时,树内就会分泌出许多低燃点的树脂。在骄阳照射下,使自焚树变成巨大的火炬。一株大树只需1小时,即会连枝带叶化成一堆黑灰。
⑤1984年2月,澳大利亚南部发生了上百起森林大火,吞没了近500平方千米的林地,烧死了成千上万的野生动物,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事后,科学家调查研究得知,突然爆发的大火是林中树自燃引起的。当时,那里的平均气温达40℃以上,导致桉树在高温下分泌大量易燃的香油精,再加上长期干燥无雨,为森林火灾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⑥其实,植物自燃的原因还有很多。树木受风吹摇摆,树干相互摩擦生成的火种,也有可能引燃表皮干燥的古树。一些表面呈凹形的山石和岩壁,会像太阳灶一样,将阳光汇聚成炙热的耀眼光斑,落在枯草或含有油脂的树木上,也会起火。
⑦一般来说,野草每隔几年燃烧-次,能控制种群数量,为土壤积聚肥料,对自身生存和繁衍有益。而树木自燃引起的森林大火,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应注意清除林区的自燃性植物,防患于未然。
(选自《科学大众》2019年第6期,有删改)
【1】文章开头为什么从“岩蔷薇”说起?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的画线句中的“调查研究”能否去掉?为什么?
【4】结合全文分析,植物自燃的原因有哪些?
9、(1)
伴随着斗转星移,玲听着岁月风铃,我们已经长大。成长像一首歌,有平静舒缓也有慷慨激越;成长像一首诗,有婉约清丽也有雄浑豪放;成长路上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楚……
请以“成长中的 ”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