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园香径独徘徊 货哉,回也
B.直挂云帆济沧海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C.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蒹葭萋萋,白露未唏 去以六月息者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部分,有语病的一项是( )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①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脚步,也无时无刻没有停歇。在我国,②有多家研究和开发人脸识别技术的企业诞生并推出产品和服务,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④随着刷脸技术的发展,日常生活中许多需要身份识别的环节,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刷脸的方式来完成。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中学生要学习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B.很多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C.通过开展“羊城小书虫”名著阅读活动,使广州学生更加重视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
D.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了“碗礁一号”沉船主题展是迄今规模最大、文物最多的展览。
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摇摆)
B.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
C. 教然后知困(困惑)
D.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5、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风雨等意象表现了梅怎样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词题为“咏梅”,意在“言志”,你认为作者所言之志是什么?
6、诗、文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青青子佩,__________。(《子衿》)
⑦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自己想从政而无人引荐,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傅聪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B.傅雷在1956年2月29日的信里表明他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艺术家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参加革命后多次受伤或生病,其中让大家都以为他已经去世的那次是在布琼尼骑兵部队作战中头部被弹片击伤,右眼失明。
D.“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保尔在瞻仰烈士墓地时候产生的内心思想,此时保尔想到一个人的一生应当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保尔在修铁道工地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请问朱赫来说的 “这样炼成”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后面小题
榫卯: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
桥韵无痕
①距今大约7000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带的先民们,慢慢学会了用锋利的石斧砍伐树木,搭建房屋,以此来躲避风霜雨雪和野兽的袭击。那时候,没有钉子、胶水,没有坚固的混凝土,在长期的实践中,先祖们摸索出了一套非常实用、可拆卸的创意,即榫卯结构,它比汉字发源更早。1973年,考古人员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②榫卯结构本是中国古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千百年来,榫卯结构一直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和家具中,只是它们在技术层面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③建筑中榫卯侧重结构稳定,因为它在几个方向都能开卯口,兼顾结合在同一点上不同方向的受力,合拢时成为一个高强度的完美整体。北魏、五代时期,榫卯结构在建筑中得到了较好发展。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恒山的悬空寺,堪称这一时期榫卯结构的代表作,其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时至今日,悬空寺仍傲然屹立。
④家具中的榫卯则成就了中国含蓄内敛的审美观,被誉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灵魂。榫卯接合处有略微松动的余地,在结构力学里被称为柔性节点。当无数榫卯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极其复杂而微妙的平衡,主要是由于榫卯富有韧性,不易发生断裂,体现了“以柔克刚”的中国文化特色。唐宋时期,家具除了必备的使用功能之外,观赏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明清时期,榫卯结构的家具制作技术达到鼎盛,从最基础的面与面的结合、厚板闷榫角结合、三根直材交叉结合,衍生出多种更细致、更实用的结构(A)。
⑤在榫卯结构中,凸起的榫与凹进的卯,有点像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但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说的就是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B)。
⑥代代相传的榫卯技艺,不仅需要师傅精心教授,还需要徒弟有学习的天赋,可以根据不同的材质、形态,计算出准确的比例、重量,从而采取不同的榫卯结构方式。年逾不惑的李师傅家住西安,有一双远近闻名的巧手,他痴迷于制作榫卯家具,一年只接一套订单。李师傅接手单子后,都会仔细测量、计算。有时为了处理好一块板材,他甚至会花费一天的工夫。“每一件家具的要求不同,所以每一件家具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李师傅最引以为傲的,他一点儿也不觉得一年只打造一套家具有什么不妥。
⑦传承这项技艺,除了天赋之外,还需要有一颗能沉静下来的心。如今,能够潜心钻研的年轻人不多了,李师傅有时也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这项技艺还能不能传承下去。
【1】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这一点”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文中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③④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4】阅读选文的第④⑤两段,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A处合适,还是B 处合适?为什么?
(链接材料)古典家具,榫卯结构种类繁多,有格肩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粽角榫、楔钉榫、闷榫、通榫、勾挂榫、燕尾榫、穿带榫等。
【5】有人认为,文章的说明中心是“榫卯是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最后两段与此没有关系,应该删去,你认为呢?
9、作文
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我们不再那么胆小害怕,我们长大了;在老师的默默关怀下,我们不再那么懵懂无知,我们长大了。在各种狂风、暴雨、惊雷、飞雪的考验下,我们日益坚韧、顽强,我们的羽翼渐丰。成长是舍弃的过程,更是吸纳的过程,而陪我们成长的,是亲人,是万物,是某种精神与行动……
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老师、同学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