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小说写的是“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B. 古人在称呼别人时不直说其名姓,常用官职名、出生地名等来称呼人。唐代大诗人杜甫,因做过左拾遗,人称“杜拾遗”;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C.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体态语言为主要手段,以有声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D.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论语》、《易经》、《春秋》。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建阳区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B.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
C.为发展数字经济,使得市政府决定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举办博览会。
D.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
3、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呐喊》。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壶口瀑布”、“经济腾飞”、“行稳致远”分别为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复学后,师生集合在操场所有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肖像(xiào) 腈纶(jīng) 拙劣(zhuó) 义愤填膺(yīnɡ)
B.伫立(zhù) 露面(lù) 瑰丽(ɡuī) 引颈受戮(jǐnɡ)
C.繁衍(yǎn) 吞噬(shì) 龟裂(jūn) 韬光养晦(huì)
D.濒临(bīn) 蜷曲(quán) 道行(heng) 叱咤风云(chà)
5、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现了《卖炭翁》一诗的不同场景,请从文中选择最恰当的诗句为任意一幅配诗,并根据上下文写出卖炭翁此时的内心独白。
我为(_____)图配诗为:_______。此时卖炭翁的内心独白是:______。
【2】作为现实主义诗歌,上文和下面(链接材料)都反映了底层百姓生活的疾苦,请概括说明这种疾苦在卖炭翁和老妪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
石壕史
唐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妪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史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人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国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默写。
⑴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式微》 )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子衿》)
⑶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蒹葭》 )
⑷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⑹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名著阅读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1)语段中的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文中的你是____________。作者现身说法,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2)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美的颜色
李良旭
①“彭小强,你怎么学起画画了?”自习课上,我看到彭小强正在学画画,看得出,他才刚刚学画画,连简单的运笔、反差和对比、配色与留白,还没有入门,就已开始画人物脸部特征,我感到很吃惊。
②彭小强喜欢写作,从三年级开始,他就开了个自己的博客,他经常将自己写的文章,还有自己刊登在一些少儿报刊上的童话、寓言、诗歌之类的文章帖在博客上。前几天我看他的博客点击量已有30多万,许多小读者还在上面留下了热情洋溢的话语。
③我经常浏览他的博客,我常常为他的丰富的想象力、诙谐幽默的语言拍案叫绝。彭小强还被同学称为“小作家”。
④没想到,他开始学画画了,这对他来说,一定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不过这样一来,他的精力够用吗?
⑤彭小强说:“我想像许文知一样,前些天,许文知在学校办了个画展,那个画展,引起了轰动。我觉得还是学画画好,我也想今后像许文知一样,办个画展,那多光彩!”说到这里,彭小强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⑥我听了,心里一震。许文知的父亲是一名画家,从小,他就教文知学画画,加上文知很有画画的天赋,所以进步很大。没想到,看了许文知的画展,竟让彭小强萌发了要像许文知一样学画画,甚至也想办个画展的想法。他这是只看到别人成功的表面,没有看到别人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放弃自己的长处,去学别人的长处,这不是有点本末倒置,缘木求鱼吗?
⑦想到这,我伏下身子,拿起桌上的画笔,在画纸上涂上赤橙黄绿青蓝紫几种颜色。我问彭小强:“你看这几种颜色,哪一种颜色最好看?”
⑧彭小强看了看,说:“我觉得每一种颜色都好看。”
⑨我笑道:“你说得很对,每一种颜色都好看,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角色和位置,在一幅画中,缺少了哪一种颜色,都会使这幅画逊色许多。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最美的颜色,就是自己的颜色!”
⑩“自己的颜色?”彭小强疑惑地望着我说。
⑪“对,自己的颜色!”我的语气严肃了些,接着说道:“你看,我们班几十个同学,其实都有着自己的颜色,有的擅长短跑、有的擅长长跑、有的擅长唱歌、有的擅长跳舞……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颜色,这才构成了我们这个集体五彩斑斓的画面。如果让擅长短跑的同学去比赛唱歌,让擅长跳舞的同学去比赛长跑,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⑫彭小强静静地听着,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⑬几天后,我在彭小强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是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角色和位置,这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大千世界,这个芸芸众生……
⑭我为彭小强找到自己的颜色而感到高兴。我仿佛看到彭小强这个自己的颜色,愈发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⑮小学毕业后,彭小强送给我一本他出版的第一本童话集。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彭小强写了这样一句话:李老师,感谢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颜色。
⑯是的,人世间最美的颜色,永远是自己的颜色。不被外界缤纷的颜色迷住了双眼,找到自己的颜色,看清自己的颜色,永远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聪明!
(有删改)
【1】通读全文,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吃惊→(______)→(______)→(_____)→高兴
【2】理解第⑨段“最美的颜色,就是自己的颜色”这句话的含义。
【3】文章第段⑫中彭小强为什么“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4】文章以“最美的颜色”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9、小作文
在网络自发评选的“中国十大最美地铁logo”榜单中,“宁波轨道交通”蓝底白条纹的图标荣登第三名。请你以宣讲者的身份向妈妈讲述这则消息,并解释该图标获得好评的原因。(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