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荆门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对《石壕吏》这首诗艺术特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且颇为紧张。

    B.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C.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典雅华丽,典故巧妙恰当,一唱三叹,高低抑扬,达到沉郁顿挫的效果。

    D.诗人用巧妙的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敝、鄙、小”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

    B.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北面,“达与汉阴”的“阴”指的是汉水北岸。

    C.“脱贫攻坚”是并列短语,“防控疫情”一词中“防控”是动词。

    D.“因为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所以武汉不害怕”,这是因果关系复句。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B.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使得教室焕然一新。

    D.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环境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他没有把握住自己。

  •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

    B. 立身于风云变幻的世界上,我们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

    C. 今年广西“三月三”民歌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观摩佳节庆典。

    D. 时光流逝,相聚时的欢乐情景历历在目,现如今,你又逐梦何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舟中读元九诗

    (唐)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达船声。

    (乙)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元九:元稹,白居易的挚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五个月前贬通州。②本诗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消息时写的。

    1对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首诗内容相近,都描写诗人怀念朋友,孤灯独坐,夜不能寐的情景,抒发了一种凄苦悲凉的感情。

    B. (甲)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情境,表达了诗人思念中的凄苦心情和被贬的人生凄凉。

    C. (乙)诗移情入景,以悲凉的心境观景,诗人笔下无焰的“残灯”、摇曳不定的“灯影”都流露出诗人的悲伤之情。

    D. (乙)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只以神态描写就尽显诗人听闻友人遭贬谪后的震惊不安和担忧。

    2如何理解两诗中的“逆风”和“暗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2)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中,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飞翔状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水浒传》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_______

    (2)林冲安分守已,却一再遭到陷害,无奈之下大闹野猪林,被逼上梁山。_______

    (3)晁盖等七位好汉在智取生辰纲后事发,被官府追捕,不得己投奔梁山,梁山寨主王伦不肯收留,晁盖便杀死王伦自立为寨主。________

    (4)母狼蛛背着小蛛们活动,至少要经过几个星期。________

    (5)萤火虫的幼虫能把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挺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我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年冬天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温情脉脉。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所写的“菊事”有哪些?

    2第②段对全文好像没有什么作用,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出理由。

    3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怎样理解这句话?)

    (2)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⑥段中写程爹“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从上下文看,老人感到“很有成就感”的原因是什么?

    5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什么启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我向往的一次旅行

    要求:(1)感情真挚,叙事具体,描写细腻。(2)字数在600字左右。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班名、师生姓名。(4)书写规范美观,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