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学校”“注视”“爷爷”“漂亮”这四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
B.“老师讲课”“学生唱歌”“心情好”“弟弟进门”都属于主谓短语。
C.“小溪流笑着往前跑。”按句子的功用分类,这个句子属于陈述句,句子的主语是“小溪流”
D.“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国孕育儿子。”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蔑(miè) 堕落(zhuì) 拙劣(zhuō) 纷至沓来(tà)
B.驰骋(chěng) 懈怠(xiè) 妩媚(wǔ) 挑拨离间(jiàn)
C.苍劲(jìn) 迁徙(xǐ) 穹顶(qióng) 分崩离析(xī)
D.棱角(léng) 瞭望(liáo) 沼泽(zhǎo) 强词夺理(qiǎng)
3、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D.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4、下列对《卖炭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 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B. 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刻画出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C. 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 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诗文名句默写。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体现的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7、名著阅读。
我多少年来把你紧紧拉着,至少养成了你对艺术的严肃的观念,即使偶尔忘形,也极易拉回来。我提这些话,不是要为我过去的做法辩护,而是要趁你成功的时候特别让你提高警惕,绝对不让自满和骄傲的情绪抬头。我知道这也用不着多嘱咐,今日之下,你已经过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畏俱、戒备的感觉。
(选自《傅雷家书》)
(1)这段中的“过去的做法”是指什么?作者认为它给傅聪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作者在这里告诉傅聪一个怎样的观点?
8、阅读下面的一篇小小说,回答各题。
拜访请预约
周海亮
(1)都怪我那天喝醉了酒。喝醉了酒,思维变得迟钝并且怪异,人就容易干些傻事。回忆几天来所受的非人折磨,感觉告示已经非写不可了。只有五个字:拜访请预约,贴在防盗门的显目位置,想,好在朋友们不是文盲。
(2)想不到刚坐下,门就被敲得震天响。开门,是朋友大狗。大狗说知道你喝多了,放心不下。我说谢谢关心我没事、大狗说那不行,得等你清醒了我再走,边说边往屋子里挤。我慌忙堵住他,拍拍门说,没看到这张告示?大狗惊愕地说看到了看到了,难道还包括我?我说笑话!听说过那句谚语吗?——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难道你比国王特殊?大狗的脸就红了,①红里透黑。尴尬中藏着愤怒。他转身下楼,嘴里嘀咕着,我看是你比国王特殊……你大腕啊!
(3)我不大腕。我只是不喜欢门被突然敲响。我有一个非常好的职业,我平步青云,朋友成群。以前天天和朋友们吃喝玩乐,很晚才回来,家中自然少人拜访。现在不一样,我休着三个月的病假,试图清静几天,可是却偏偏没有清静的资格。朋友们怕我寂寞或者怕自己寂寞,就来找我。打牌,下棋,喝酒,聊天,吼两句流行歌曲,再送上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关怀。他们让我非常难受。我承认我喜欢朋友,大多时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可是我希望这时间由我们来安排而不是由他们②自作主张。这是家,不是棋牌室不是酒店不是卡拉0K厅不是超级市场。
(4)那天我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5)第二天闲来无事去小区凉亭看人下象棋,正好碰到朋友大马。大马说听说你在门上贴了张告示?我点点头。大马说听说还“拜访请预约”?我说没错。大马就笑了。暴笑。笑得眼歪嘴斜,口水喷溅。他说你厉害啊!你想想都是谁去你家?是我们啊!是你的好朋友啊!好朋友去玩,怎么还要“拜”?几天不见你辈份猛长啊!我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大马说那你什么意思?预约?你以为你住在英格兰还是美利坚?我说我是真的受不了吵闹啊!大马再一次暴笑,再一次眼歪嘴斜。怎么以前你受得了?他说,不过在杂志上发表几首破诗,还真把自己当作家了?这档次也蹿得太快了吧。我说我不是烦朋友,昨天我喝多了酒……大马说这么说你承认错了?我说我没错。大马说去你家还得预约?我说君无戏言。大马收住笑,说,走,现在就去你家喝酒——现在预约,不晚吧?
(6)那天我终没让大马进门。我想我得做一个姿态。否则,告示不白贴了?
(7)③告示没有白贴,朋友们真不来了。似乎一预约,聚会就没有了趣味。当然他们聚会也打个电话给我,问我去不去。我不去,他们自然嘲笑我一番。我去了,问题就来了。
(8)比如我敬大狗一杯酒,大狗会笑着说,敬我酒?跟我预约了吗?然后我想缓解一下尴尬,说,给兄弟们讲个笑话吧!大马会说,你说讲笑话就讲笑话?跟我们预约了吗?后来大猫讲了个笑话,不好笑,我还是礼貌性地跟着笑了两声,大猫就瞪瞪我,说,笑什么笑?预约了吗?我纵有怒火满腔也不好发作,因为朋友们始终面带微笑。他们会说玩笑玩笑刚才跟你开玩笑別当真。我信了,端起酒杯,说,知道兄弟们是开玩笑……这杯干了吧!他们又一起笑,干了?预约了吗?
(9)④痛不欲生啊。
(10)我想我的故事正在被迅速传播。我坚信它将会成为小区年度三大搞笑事件之一。早晨我刚刚出门,会有人说,下午一起去钓鱼?给个面子先跟你预约啊!中午我去超市买烟,会有人说,小心不卖给你……没跟人家预约吧?傍晚我到小区散步,会有人说,果真是人约黄昏后啊……你肯定和黄昏预约了。最后我忍无可忍,大骂一声,弱智!想不到对方并不生气。他笑着对我说,以后想说粗话,记得先预约一下——好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11)后来我就有了个外号:周预约。
(12)再后来,有那么一天,我终于彻底崩溃。我主动打电话约朋友们过来吃饭,低声下气,无比虔诚。朋友们不计前嫌,片刻后挤满我的屋子。席间我解释说,其实你们一直误解了我的意思,朋友们问,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我马上操了笔,在那张告示下面添了几个,变成“拜访请预约,我好备酒备菜”朋友们于是眉开眼笑,大度地把我的肩膀拍拍嘭嘭响。
(13)从此以后,一天二十四小时,我的门随时可能被敲得震天响,并且我知道,哪怕这个故事过去一百年,朋友们也绝不会忘记。
(14)因为他们又非常友好地送给我一个外号:周不预约。
【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中“红里透黑”,朋友大狗来看我,本是一番好意,结果被“我”无情拒绝了,这里既有被拒绝的尴尬也有被拒绝彻底后的愤怒。
B.②中“自作主张”指的是这些朋友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从不预约。在这里看出作者对于不速之客的打搅觉得非常无奈和厌烦。
C.第③句可以看出朋友们对于我“拜访请预约”的行为已经慢慢理解和接受,“我”也因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清净。
D.第④句写出了“我”被朋友刁难的痛苦和无奈,也写出了“我”执行“预约请拜访”的难度非常大。
【2】下列对小说内容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我”责怪自己喝醉了酒,干了傻事。这是“我”的自我反省,觉得自己酒后写告示“拜访请预约”贴防盗门上是一种缺乏深思熟虑的行为,过于冲动,是对朋友的一种不友好的行为,是一个糊涂、错误的决定。
B.小说中,先是“我”忍受不了朋友打扰,在门口张贴了“拜访请预约”的告示;然后,拒绝了朋友们“无预约式”拜访;接着,受到了朋友的百般刁难;最后,“我”设酒宴请朋友,宣布取消“拜访请预约”,“拜访请预约”失败。
C.文章第(5)自然段中,大马两次对我暴笑,笑得眼歪嘴斜,他对“我”的做法不理解,从中可以看出大马是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自以为是的人。
D.小说结尾“我”取消了拜访预约,朋友们又非常友好地送我一个外号:周不预约。朋友给我起外号,虽然并没有恶意,但也是一种不得体的行为。
【3】下列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缺少了“自我”意识,“我”渴望有自己的空间,但是苦苦挣扎后,还是放弃了“自我”。
B.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中国是礼仪之邦,朋友之间应多交流、交往,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人际交往。
C.许多严肃认真的事情很有可能在无理性的恶搞中被消解了意义。
D.朋友应互相谅解,理解他人的需求。
9、題目:假如你所在的八(1)班开展竞选班长活动,而你有意竞选班长,请你写一篇竞选班长演讲稿。
要求:(1)自拟标题,自选角度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 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 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