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昌都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日(翠(fěi命(yuè

    B.级(shè)  立(zhù)  挂juàn

    C.裳(鱼(tiáo)  突

    D.)  齐xié) 万lài

  • 2、下列对《关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中的“雎鸠鸟”象征着文静美好的女子。

    B. 采摘荇菜是起兴的写法,写出男子对心上人日夜追求。

    C.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际上是想象中的把心爱的姑娘娶回家的情景。

    D. 这是一首非常美好的爱情诗,诗中表达出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感情。

  •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宽慰   撺掇   叹为观止   人情事故

    B.油馍   渺远   周而复始   天衣无缝

    C.迁徙   沼泽   目空一切   海枯石烂

    D.沙砾   山壑   花香鸟语   金吾不禁

  •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香蒲   陨石   遗骸   海枯石烂

    B.次第   孕育   致秘   草长萤飞

    C.凋零   萌发   山麓   花香鸟语

    D.滑翔   劫难   弥漫   周而复始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赏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诗歌表现了什么主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①人不知而不愠是人生最高修养,自非一时所能达到。对批评家的话我过去并非不加保留,只是增加了我的警惕。即是人言藉藉,自当格外反躬自省,多征求真正内行而善意的师友的意见。你的自我批评精神,我完全信得过;可是艺术家有时会钻牛角尖而自以为走的是独创而正确的路。要避免这一点,需要经常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所谓艺术上的幻觉,有时会蒙蔽一个人到几年之久的。至于批评界的黑幕,我近三年译巴尔扎克的《幻灭》,得到不少知识。一世纪前尚且如此,何况今日!二月号《音乐与音乐家》杂志上有一篇卡拉扬的访问记,说他对于批评只认为是某先生的意见,如此而已。他对所钦佩的学者,则自会倾听,或者竟自动去请教。这个态度大致与你相仿。

    ②认真的人很少会满意自己的成绩,我的主要苦闷即在于此。所不同的,你是天天在变,能变出新体会、新境界、新表演,我则是眼光不断提高而能力始终停滞在老地方。每次听你的唱片总心上想:不知他现在弹这个曲子又是怎么一个样子了。

    (节选自《傅雷家书》)

    【1】第①段中,傅雷给傅聪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2】傅雷说,写信给傅聪是有多种作用的。选文体现了哪些作用?请列点分析。

    【3】《傅雷家书》是傅雷父子交流的文字记录,可谓“严肃不失亲切,深刻不离日常”。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故乡的端午

    我喜欢静止于一方的故乡,同时也热爱不断出新出奇的城市。如果要说我的中国梦的实质内容,或许在高档装修的高楼一隅做白领算是吧,青春的旋律在这里奏响,梦想之光照进了现实啦。可是,自从到城里读书,就了业,不曾过一回正经的端午。

    在我幽远的记忆里,家乡的端午最像端午。端午这天,多半是有雨的。雨丝将天幕织满,雨珠挂在蓊郁的榕叶上,艾草被装点得水灵灵的。大人们忙着折摘榕艾,在门上插挂。那时,我最期待的是奶奶在厨房煎锡饼。

    依稀记得,那一年端午节,吃罢早饭,我便搬来一块矮凳站着灶台边,看着炉膛里的火旺了起来,松针、松枝发出了“嘶嘶”的声响,每一响,都像是在挠我猴急的心。等锅有了一定热度,站在灶前的奶奶便在平锅抹一层薄薄的油,紧接着,快速地舀起一团面糊,打在锅的中间。面糊开始凝结的时候,奶奶便会用勺子迅疾摊开,顺时针地旋转开来,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却是最考验手艺的。这时,嫩白的面糊,中心开始跳起了芭蕾,而四周却像孔雀开屏一般,缓缓地舒展开来,色泽也由浅白饰上了一层淡淡的茉莉黄,显现出锡饼的雏形来。奶奶继续用手将面糊装点得更加平整光滑,一股面香扑鼻而来。我不禁将鼻子吸了又吸。此时厨房的四周,也浮起了一层朦胧的薄雾,雾气黏在奶奶的发梢,和着银白,闪着耀眼的光。

    做锡饼是一门技术活,若是太厚,咬起来就生硬;而铺得不均匀,包上食材就会露出馅来,弄得满手是油。母亲学了很久,终究还是做得很不雅观。然而,在奶奶手里,那黏人的面糊温驯得如小猫一般,随意一抹,一张薄如蝉翼的锡饼就出现了。

    锡饼一面铺好后,需要翻面了。这个过程很快,似乎都在眨眼之间溜过。奶奶的手轻轻地拨弄一下锅铲,便让一面熟的锡饼在空中翻了一个身,稳妥地落在锅心。这个时候,我总是屏息凝神,看着白的锡饼跳跃在红砖铺砌的灶台上,将老旧的空气都带动得欢快起来。我不敢打扰奶奶,只是静静地盯着她的一招一式,看着锡饼上上翻飞,乳白的烟气轻柔地把我拥在怀里。

    午饭时,八仙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农家菜:金黄的鸡蛋、淡紫的洋葱、深红的萝卜丝,以及闪着油光的肉丝,很赏眼,很诱人。我喜欢将它们伴在一起,包在锡饼之中,一口咬下去,每一种味道都在舌尖绽放。里面包含的,就是爱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生活的味道吧。奶奶慈祥地望着我,不时地帮我拭去嘴角的菜汁。看我吃得满嘴油花,她吃吃的笑了,笑得很开心,这种笑,我至今犹历历在目。

    仿佛又是一阵雾,不知不觉间到了现在,如今的端午已没有当初的感觉,锡饼店已经遍地都是,咬着买来的锡饼,是那么的干硬和陌生。故人已逝,再也回不去,逝去的亲情,又哪里是能买得回来的呀!

    今年端午,是该回去看看了。有些人,有些事,不去看,就再难看到。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集中叙写了端午节看奶奶煎锡饼的情境,有较强的感染力。

    B. 从作者的表意看来,他对宁静温馨的家乡满怀深情,而对嘈杂的城市抱有排斥之感。

    C. 文章提到母亲学做锡饼,却达不到奶奶的水平,说明这手艺不可以随随便便学到手。

    D. 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取材详略得当,先重点写奶奶做锡饼的经过,后略写了吃锡饼。

    2文章第二自然段直言“家乡的端午最像端午”,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最像端午”的理由。

    3奶奶做的锡饼有何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形、色、味三方面简析。

    4依据括号里的提示,品析下列文句。

    站在灶前的奶奶便在平锅抹一层薄薄的油,紧接着,快速地舀起一团面糊,打在锅的中间。面糊开始凝结的时候,奶奶便会用勺子迅疾摊开,顺时针地旋转开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5结尾句“今年端午,是该回去看看了。有些人,有些事,不去看,就再难看到”直白平淡,是否有“画蛇添足”之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面对优美的自然景观,你感动过吗?面对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你感动过吗?面对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你感动过吗?面对真挚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你感动过吗……

    面对感动,你一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体验,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4)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