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上饶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带(xié)  地)   劫nàn) 迁

    B.猎(shòu)  腐shí zhuó

    C.diàn)  粗cāo)  劣(zhuō)  琥

    D.洁(jiăo)  绔(wăn)  漫()   卑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陌/   测/道   联/脖   /飞来

    B./   /   劣/   勇/百折不

    C./   /   暗/教   /级而上

    D./   /   默/信   /敷衍

  • 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的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到了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

    C.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李公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杰出的社会教育家,后被国民党特务残忍杀害。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shè)   然(yǎn)   然(huò

    B.人() 垂tiáo)   缤纷(bīng)

    C.jīn)   阡)   太守(

    D.刘子隔(jiàn)   平kuàng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道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B.“牛困人饥日已高”描写了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C.“翩翩两骑来是谁”描绘了两宫使的风度翩翩。

    D.“宫使驱将惜不得”写出了受欺凌者的悲愤和心酸。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按原文填空。

    (1)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写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填空。

    (1)《卖炭翁》是组诗《_______》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唐代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________运动,世称“元白”,与______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文字,完成下列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己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侯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从前两段来看,对说明对象的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A.物候变化

    B.物候现象

    C.物候规律

    D.物候观测

    2对第③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列数字、作比较,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

    B.下定义、列数字,用数字说话,增强说服力,突出说明语言的准确。

    C.作比较、举例子,把物候与物候学进行比较,突出了物候学由古代演变而来的历史。

    D.作诠释、举例子,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3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寓描写于说明之中,将大自然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景象写得生动形象,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兴趣,又给人强烈的悬念,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B.第②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用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C.第④段画线句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物候观测的复杂和灵敏。

    D.选段很多地方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如第①段“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句中的“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不能去掉,因为前文写的情况只限于这些区域。第③段中的“许多”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辞严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

    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提示:1.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使故事更吸引人。2.可以赋予故事中的人物一些突出的特点,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情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