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黄冈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④①⑤②③ B. ⑤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⑤③ D. ②③④⑤①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猎(shòu日(角(1íng)   安营扎zài

    B. sǎng涡(xuàn)   枯zào)   纷至来(

    C. 媚()   蛮hèng)   择(jué)   销声迹(

    D. 褓(qiǎng) 汩) 擦shì)   目神迷(xuàn

  •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不仅是一种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

    修改:把“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互换。

    B.各地展开多种措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

    修改:将“保证”改为“保障”

    C.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修改:将“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传授给学生知识”调换位置。

    D.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修改:去掉“否”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B.这类朋友,多半是才气纵横,或有奇癖,或不修边幅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面对这让人叹为观止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挑兮达兮,___________。(《诗经·郑风》)

    (2)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

    (3)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4)便要还家,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美丽贤惠的姑娘是好的配偶,《关雎》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佐证。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名著,我们经常被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所吸引。请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人物姓名。

    A

    她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了保尔,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读,这部书启发了他的思想。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

    B

    他不仅是保尔的哥哥,还是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C

    他是谨慎而严肃的水兵,勇敢、机智,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工人,保尔深受他的影响。

    D

    她漂亮、机智,心地善良而坚定。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她热爱自已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凶手wifi

    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 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的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因此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__分钟通话。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还是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 在丹麦学生所做的实验中,种子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是路由器散热所致。

    B. Wifi信号会损害健康的说法已经得到证实,因此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C. 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和距离有关,频率越高,距离越远,伤害越小。

    D. 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用凶手比喻wifi,形象说明了wifi信号可能损害健康,同时吸引读者阅读。

    B. 这是一篇说明wifi危害的事理说明文,作者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C. 第④段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wifi信号会损害健康。

    D. 第⑤段画线句中表示程度之轻,说明美国研究者对wifi信号损害健康这一说法表示怀疑。

    3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电子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wifi走进了千家万户,相信将来还会有更多种类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本文说说你的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王选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就多次使用了这种方法。

    请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某个观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