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翌日(yì) 巉峻(chán)(jùn) 教学相长(zhǎng)
B.寒噤(jìn) 驰骋(chí)(chěng) 怒不可遏(è)
C.枷锁(jiā) 襁褓(qiáng)(bǎo) 相辅相成(pǔ)
D.穹顶(qióng) 蜿蜒(wān)(yán) 强词夺理(qiǎ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真正了解社会,就要善于分析、研究和观察社会。
B.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
C.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D.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3、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身在井隅,心向璀璨,再平凡的生命,都有权利去追寻不平凡的光芒,而雷海为就是最好的激励!
②人们不禁会问:外卖小哥为何能逆袭夺冠?答案只有两个字——喜欢。
③十几年前,他到书店读诗、抄诗;送外卖时,他抓住等餐或休息的间隙背诗。
④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硕士获得总冠军,惊呆众人。
⑤十三年的时间,他将诗词沁入心田,化作春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⑥雷海为告诉我们:真正的诗意,不应该只是优雅时光里赌书泼茶、侍花弄草的那份闲情逸致,而更应该是纵使身处困顿,依然不忘抬头看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⑦有人形容说:他就是《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平日不管江湖之事,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整个江湖。
A.①④③⑤②⑦⑥ B.①④⑦③⑤②⑥
C.④②③⑤①⑦⑥ D.④⑦②③⑤⑥①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诬蔑(miè) 剥削(xuē) 怒不可遏(è)
B.挚爱(zhì) 肇事(zhào) 堕落(duò) 模棱两可(lèng)
C.拙劣(zhuó) 锵然(qiāng) 沼泽(zhǎo) 三缄其口(jiān)
D.突兀(wù) 埋没(mò) 卑鄙(bì) 销声匿迹(nì)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请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
6、按原文填空。
(1)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写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朝花夕拾》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文章,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2)《昆虫记》被誉为“ ”。在这本书中,蝉在地下“潜伏”四年; 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8、家有幽兰
秦和元
①春节期间,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这淡黄的小精灵,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新春佳节。
②新春佳节,全家人都没出门,每天看着它慢慢长,慢慢长,想着:兰花开花了,春天也就来了。可是,它的芽儿一直长到五六厘米高,花苞也越来越饱胀,却就是迟迟不见开花。这可爱的小精灵,究竟在等待什么呢?
③这天早上,一觉醒来,房间里忽然弥漫着清幽的馨香,我知道,这是兰花开了!我翻身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涌进来,阳光打在花叶之上。兰花微微张开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经过一冬的积蓄,它终于在这个灿烂的清晨绽放了。
④前年,在随州千年银杏谷赏玩秋色时,遇人在满地金黄的路边售卖兰花。那刚从山里挖来的幽兰,水灵之中透出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叫人一见倾心。但是我没有买,我要自己去寻。
⑤于是,与朋友往山里走。深秋,山中疏疏朗朗,不禁想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诗句。地上积满栎树、栗树、樱树、枫树、柿树及其他杂树的落叶,厚厚的一层,色彩斑斓,踩在上面松松爽爽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树树的红柿子,像盏盏小灯笼,照着前进的路。我们溯溪而上,手脚并用,爬坡,探险,跨越泉溪……
⑥“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终于发现两片青草,从枯叶中探出头来。我心里暗喜:肯定是兰花。我轻轻地、慢慢地扒开树叶,兰花渐渐地显现出来,独茂于壑谷。我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找到啦!我仔细地将兰花挖出来,连同腐殖土一起,用塑料袋装好,带回了家。
⑦兰花叶片深绿,扁平修长,有暗淡的脉纹。它不争艳,不媚俗,素洁、典雅、清远,不畏严寒,不惧霜雪。它既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又具有清芳自足的品质。
⑧首次寻兰即能遇兰,朋友们都说我与兰有缘。其实,我是有一颗对兰花虔诚敬畏的心。
⑨回家后,我以同样的心情,对兰花精心栽培。选一个透气性良好的紫砂盆,将红土砖碎渣混合颗粒泥炭,作为栽培的基质垫底,连同大洪山带回来的腐殖土,把野生兰花妥妥地栽入盆中,定期给它松土、施肥、浇水,精心呵护而不溺爱,倍加怜惜而不娇惯。
⑩兰花的株形端庄秀丽,花香清幽纯正,朱德同志说“唯有兰花香正好”——正气也;兰花有气质,文雅内敛,修为高雅,和悦谦恭,洁身自爱——雅气也;董必武同志诗云“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清气也;兰花富有致静的境界,静不失虑,静不失态,沉稳练达——静气也。幽兰这“四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养兰就是养气。
⑪现在,这馥郁的清香,蕴涵着淡雅的诗意,叫人迷恋,令人沉醉。
⑫在这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我这样的耳顺之躯,以及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不传染,不添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就是为这场战疫情工作出力,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哪怕是节约一只口罩。
⑬而在家安居的日子里,幽兰是我的好朋友,也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
⑭这段日子,兰花是我身边最鲜活的事物,每一次俯下身来仔细观赏,它都会帮我置换心境,让我把自己想象成空山中的另一种幽兰——长在幽谷人未知,独有风韵静自开,它让我在焦躁不安时,忽然变得气定神闲。
⑮我所住的不远处就是金银潭医院,收治了大量的重危患者。我知道自己离疫情现场很近,但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在有限的空间内,读书,写作,锻炼身体。白天,我与兰花同呼吸;夜晚,我与兰花共剪影。此心安处是吾乡。
⑯兰花所有的特质和秉性,所有的情操和精神,无不鼓舞着我,激励着我,熏陶着我,战胜疫情,迎来春光。
⑰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
【1】阅读全文,填写表格。
事件 | “我”的心理 |
兰花开放时 | ① |
② | 虔诚敬畏 |
栽培兰花时 | ③ |
居家欣赏兰花,与兰为友时 | ④ |
【2】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④至⑨段主要运用了倒叙的写法,交待我家幽兰的来历,使文章内容充实,厚重而不杂乱。
B.作者之所以没买路边从山里挖来的幽兰,是因为作者对兰花有一种度诚敬畏的心。
C.文章第⑤段运用了环境描写,描写了秋季深山中色彩斑斓的落叶、丰收的柿子树,烘托了静谧幽美的氛围,这也正是下文所说的“芝兰生于深林”的环境。
D.文章的语音清新纯朴,典雅含蓄,多次引用古诗词,增加了文章的韵味。
E.因为作者身处“疫区”,整天担惊受怕,无聊之余,所以只能靠欣赏幽兰来打发日子。
【4】文章第⑬段说“在家安居的日子里,幽兰是我的好朋友,也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籍。”兰花给了“我”哪些心灵的慰藉?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抗击新冠肺炎期间,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但也有人说:“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会做。”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种言论的看法和感悟。
【链接材料】
随着疫情的发展,患有心肌炎还在静养中的章兴龙看到社区群里招募志愿者,他在第一时间报了名,章兴龙的工作是积极协调便民超市供应点进小区为居民送物资。整个流程就是各个超市把各类物资运到小区后,章兴龙帮助社区居民做好登记,协调领取物资,有力地保证了小区居民物资供应工作。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的大一学生万子珺看到武汉各大医院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的消息,积极报名。她被分配到她黄陂老家附近的武汉百川医院。在导诊台工作的她每天为前来咨询的患者指引分诊,一周之后,地接到了新的任务——在中药房 负责抓药。抓完药后,万子珺还要把煎好的中药送到隔离病区里30多名病患的床前,给不同病患们送上熬好的汤药。
9、25.请以“那地 那人 那事”为题,学写故事。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写出故事的完整性、曲折性,故事中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③不得透露个人班级、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