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芜湖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之不以其道

    B. 不独其子

    C. 山不在高,有仙则

    D. 其一坐于前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不能目空一切,自恃强大。

    B.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强调,对于某些犯罪分子绝不能给他们任何可趁之机,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绳之以法。

  •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ǎi   (lì (sù   销声(nì)

    B.(kuī (jiān (qiáo)   怒不可(è)

    C.(liè)   (wò)   (xǐ   然而止(jiá)

    D.(jūn  (zhě   (xī) 安营(zā)

  • 4、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若心无国家之尊严,他们怎有如此壮行?

    ①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

    ②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

    ③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

    ④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送魏万之京

    李颀(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是李颀的后辈。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②关城:指潼关。③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④砧声:捣衣声。

    1下面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两项是( )

    A.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

    B. 首联诗人先写魏万的离开,后写“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这种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巧妙。

    C. “云山况是客中过”,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

    D.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暮春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E. 尾联间接抒情,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要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

    2“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理解性默写。

    (1)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_________________”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2)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遭遇了摧折也依旧坚持自己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

    (4)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学过的《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相近。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的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藏在咸菜里的卑微

    ①我出差偶遇一初中室友,正值饭点,两人心照不宣地扫视起道旁的餐馆来。走进饭店,服务员正分身乏术,顺手端上一碟泡菜“稳定军心”。

    ②“还记得你当年的咸菜么?”

    ③我耳根不由得发烫。十多年前我俩同在乡镇里的初中寄读,时值进城务工热潮,我的父亲养病于家,相对于其他同学我的家里自然拮据不少。

    ④除去部分走读生,同学们大多在学校蒸米饭再去食堂“购汤”,汤虽不贵,对我来说却是奢侈品。即便如此,母亲依然想尽办法保证我的营养,每周五回家,母亲便会在坛子里寻觅。她把几种自制的咸菜切咸小段,再与家里的腊肉一起翻炒,油冷却后用一大号塑料瓶装上,一周的食物便算是有了着落。

                         。或许是年龄渐长,抑或吃顺了口,渐渐的,一瓶咸菜只能勉强支撑到周三,母亲再加量,于是每周日我便驮着几斤白米、两大瓶咸菜奔跑在求学的路上。

    ⑥一次,吃完午饭返回寝室,还没进门,室友的菜汤便扑鼻而来,是菜油的香。脚刚迈过门槛,寝室便冲出一阵莫名的笑,我惊慌失措,匆匆窜出寝室,任腾腾热气和丝丝窃笑在寝室欢悦。那时的饭点,是他们的“避风港”,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凛冽,我极少逾越。

    ⑦“摆脱咸菜”从此就成了我的奋斗目标。漫漫求学路上,只要稍有松懈,初中那段吃咸菜的日子便会浮现在眼前。工作陷入困境时,我总会暗自鼓励:总比那时人家喝着热气腾腾的菜汤,自己只能蜷缩在操场的角落里吃咸菜要好吧。我的嘴对“咸菜”讳莫如深,我将它深埋于心底的同时,也把那段求学的艰辛与自卑掩埋,小心翼翼,唯恐被别人刨出来。

    ⑧“你记得么,那次,那次我们偷你咸菜,你回来撞个正着?”

    ⑨我一愣。

    ⑩“那次啊,我们在寝室偷吃你的咸菜,你回寝室撞见后,我们都不好意思地在寝室笑那次。”室友着急地补充着。

    “我们是实在禁不起你咸菜的诱惑,你知道学校食堂的汤,一大桶就最上面漂浮着几滴菜油泡沫,再说菜油哪比得上你家猪肉熬出的油香啊,更别说那被猪油炸过的咸菜了。”

    良久,我半开玩笑地说:“我还眼羡了你们三年有热汤喝的日子呢。”

    ⒀“你羡慕了我们三年,我们得嫉妒你一辈子!你知道吗?初中毕业后我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咸菜了。在最叛逆的青春时光你的父母陪在身边保驾护航,我们几个的父母来去匆匆,一年就只有春节那几天能见到人影,你说我们得多羡慕你?一勺子汤能暖嘴、暖胃,能暖心?”

    ⒁望着室友皱起的眉头,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在关于生活的这场“辩论赛”里,据理力争似乎有违初衷,俯首认输也不是归宿,每颗生命里的富裕贫瘠都以别样的面容在另一颗生命中展开。餐馆里人头攒动,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起伏于街心,望着这些或从容或匆匆的脚步,我想此时又该有多少饥肠辘辘而又口袋空空的人在餐馆外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而餐馆里又有多少人正羡慕这些人家里燃起的等候团聚的光呢?这世上,没有两条相等的路,也没有两盏完全相同的灯,而每个人的人生里却包含着如此相似的禅意。

    (选自《阅读》2018年第7期)

    【1】作者回忆有关“咸菜”的往事,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答。

    【2】文章第③—⑥段插叙上学时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⑤段空缺处原有一段描写,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适合填入?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每到吃饭时间,我都早早地端上饭盒,迅速跨进寝室,利落地在箱子里拿出咸菜瓶舀上两大勺,赶在室友回来之前躲到操场的角落,匆匆吃完。

    B每到吃饭时间,我端上饭盒,跨进寝室,在箱子里拿出咸菜瓶舀上两大勺,赶在室友回来之前躲到操场的角落,匆匆吃完。

    【4】有的人说本文的主题是回忆过去生活的艰辛,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有的人说本文的主题是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羡慕的目光里,我们都是别人眼中的风景。你同意哪种说法?联系全文内容作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以《_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入诸如“头发”“军训”“生日”“—张车票”等词语,再去写故事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