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芜湖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shěng)             (kuàng)             怒不可(è)

    B.羁(bàn)                 (lì)                  挑拨离(jiān)

    C.两(qī)                  劣(zhuó)               而至(zhǒng)

    D.级(shè)                 动(rú)                  词夺理(qiǎng)

  • 2、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托师傅他们从涯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

    B.反动派挑拔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C.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

    D.其实我们这白蓬的帆船,本也不愿意和乌蓬的船在一起,而况并没有空地呢……

  • 3、下列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王阳明的观点符合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B.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所以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C.由于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所以他们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不知所措。

    D.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

  •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使王银辉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改正了错误。(删掉“使”)

    B. 中国即使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将“即使”改成“如果”)

    C. 如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是新时代的使命,更是习近平总书记设置“两个一百年”大棋局。(把“设置”改为“运筹”)

    D. 制定一个中国野生鸟类拍摄者遵守的共同行为规范,对于保护中国的野生鸟类,显得非常重要。(将“共同”移至“遵守”前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一说天宝年间,李白被逐出长安,到金陵游历时写下此诗。②三山:山名,在南京市长江边。③一水:指秦淮河。

    1颔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写的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遗迹。

    2尾联寄寓深刻,历来为名家赞赏,请结合此联意思,赏析该诗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微君之故,___________?(《式微》)

    (3)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读完这部小说,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主人公的哪些精神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云端上的村庄

    秦岭

    天,拎着村庄;村,踩着云端;云,罩着崖顶。

    ②站在大渡河畔,我东张西望,唯见白云悠悠,不见一脊一瓦。我在想:那高高的云端之上,真的会是胜利村人的故乡吗?

    ③当地文友问我:“你在找什么?”

    ④“云端上的村庄。”

    ⑤“其实,所谓‘云端上的村庄’,听着充满诗情画意,说穿了那是典型的‘悬崖村’,咱这一带有很多。至于胜利村旧址,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天气,肉眼是看不到的。”

    ⑥初闻“云端上的村庄”,应该与早先媒体曾经报道过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村有关,记得当时我正在家中看电视,荧屏上惊现这样的画面:村子在云端若隐若现,峭壁上凌空垂挂着长长的藤梯,崖畔上镂刻着窄窄的石阶,几十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像一长串贴在悬崖上的壁虎,手脚并用,一寸寸、一点点往上蹭,蹭,蹭……可这次到了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我才知道当年的胜利村比阿土勒尔村有过之而无不及。云端里的胜利村,海拔高达一千六百米。当地人说:“人掉下去,就像从天上掉下去一样,不沾一根草。”

    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一刻,我真正懂了李白。

    ⑧“老鹰茶,茶老鹰,香飘万里留客人……”

    ⑨风中,隐隐约约传来山歌声,如丝似缕,优美婉转,这应是从胜利村新址传来的吧。靠近村口,迎面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道林子峡谷第一村”八个大字。朋友曾提醒我,他二十年前和朋友不远千里下川西,曾攀爬过好几个“云端上的村庄”,从谷底到村庄,来回平均至少三天时间。很多乡民与世隔绝,见到他们这些不速之客,目光里充满了戒备和疑惑。

    ⑩绕过大石碑,一条开阔整洁、弧度如虹的主街道扑面而来,两旁是几十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川西特色风貌建筑群:民居、超市、宾馆、文体活动中心……白墙青瓦,廊檐飞翘,阁楼竞秀,古朴中洋溢着时尚,雄浑中饱含着风情。小巷时见小桥流水,门口多有桂树浓荫,院内常常鸡犬相闻。各种石砌、木搭的花圃、围墙,玲珑雅致,风格迥异。三三两两的村民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下棋,有的主动和我打招呼,表情善良友好。

    ⑪街道中央的文化广场上,三位美丽的彝家姑娘,身穿崭新、漂亮的彝家服饰,正在介绍这里的老鹰茶:“先生,喝杯老鹰茶吧。”

    ⑫我问:“一杯多少钱?”

    ⑬“咱自产的,不要钱,只要你们外边人常来做客就行。”

    ⑭其中一个姑娘告诉我,她们几位并非云端上下来的移民,而是政府的组织宣传让她们所在的公司认准了胜利村得天独厚的旅游前景和发展商机,专门在这里开发老鹰茶。云端上的环境适宜种植老鹰茶。如今人下了云端,茶却上了云端,种植面积扩大,行销省内外。三位姑娘手拉手,唱起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路旁的花儿正在开,树上果儿等人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⑮不用问,进村之前听到的山歌,一定是这三位姑娘唱的了。我尝了一口老鹰茶,果然别有风味。

    ⑯蓦然回首,这才发现身后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石雕,内容展示的是当年胜利村人背着背篼在云端上艰难攀登的画面。正面题有四个大字:云端移民。石雕背面,镂刻一行小字:这里的人们来自悬崖绝壁的云端之上。

    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给游客讲云端上的故事:“我们来自云端,来云端之前,湖广是我们的家乡……”

    ⑱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云端。

    1对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写胜利村新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胜利村人生活状态的思考与感悟。

    B.本文写作者来到云端之上的胜利村,见到村庄换新颜,感叹胜利村人生活越过越好。

    C.“云端上的村庄”就是典型的“悬崖村”,村民走向外面的世界常要借助藤梯,攀爬悬崖。

    D.本文语言朴实清新,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同时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富有表现力。

    2胜利村人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天,拎着村庄;村,踩着云端;云,罩着崖顶。(从修辞角度)

    (2)几十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像一长串贴在悬崖上的壁虎,手脚并用,一寸寸、一点点往上蹭,蹭,蹭……(从描写角度)

    4文末“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云端”语意丰富,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一路有你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