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 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缔造了工匠的神话。
②天边的云彩不停地 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变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③在学校日常管理上,我们强调组织纪律性并不反对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们还要保护这种个性。
A.传承 变换 反之 B.传承 变幻 相反
C.继承 变幻 反之 D.继承 变换 相反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长约八分有奇 B.问所从来,具答之。 C.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 D.左手倚一衡木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新冠病毒疫情来势汹汹,待疫苗研制成功,一定能让病毒戛然而止。
B.这栋大厦的设计别出心裁,建设完成后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让人眼前一亮。
C.遇到问题不能总钻牛角尖,或许换个角度去思考,你就能豁然开朗。
D.海枯石烂也好,转瞬即逝也罢,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
4、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安知鱼之乐
D.子之不知鱼之乐
5、阅读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技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谁见幽人独往来”句,有版本作“时见幽人独往来”。哪个版本更符合苏轼当时的心境?请简述理由。
【2】请各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词中的环境特点和词人的情感特点。
环境特点:_________情感特点:_____
【3】后人评价这首词,“寓意高远”“语语双关”“物我交融”等来形容。请就其中一个词作为赏析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6、《小石潭记》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________;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
7、名著阅读(4)
(1)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___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___, 他受________等人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此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辟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相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食供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高”。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1】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
【2】请从说明文用语准确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团子”“圆子”。
(2)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
【3】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
9、请以《___________,真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章要贴近生活,言之有物;(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