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填空。
1.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3.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5.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清脆——____愉快——____思考——____五湖四海——_____
敏锐——____偶然——____鄙夷——____喜出望外——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________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 ______
3.使用上面两个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介绍下你的文具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1)“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_______和___________四位杰出诗人。
(2)人们经常将宋词按照风格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两大流派。
(3)你了解诗人吗?他们分别是:
大杜_____小杜_________诗仙______诗圣______诗鬼_____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________。
5、补充词语,并按要求答题。
定( )一看 ( )无人烟
天( )地义 潸( )泪下
(1)画线词语原形容 ,在文中指 。
(2)选词填空。
听着一位位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同学们都 ,感动不已。
6、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浪淘沙》。
【2】“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
【3】判断对错。
(1)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_____)
(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
(3)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波自天崖”,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携带泥沙,浪淘汹涌来自天边。
B.“九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崖”生动地表现了黄河源远流长。
C.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川流不息的壮丽图景。
7、读下面小诗,完成练习。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首诗的诗题是:____________。
【2】认真读诗,并借助工具书,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霜草苍苍”点出了________________;“切切虫吟”渲染了村夜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行人绝迹,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月明荞麦花如雪”,请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这种情景: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由 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变化。
8、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本诗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人名)。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写了干净、清幽的居家环境,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后两句运用拟人,一“护”一“送”赋予山水情感,从远到近写活了山水。
C.首句中的“净”是室主人“长扫”的结果,可见主人生活悠闲、心境淡泊。
D.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湖阴先生隐居山中的思想境界,也表达出作者的志趣追求。
9、阅读。
爱心
刘洪文
①连续的降雨,南方大部分城市暴雨成灾,城区积水过膝,乡村庄稼被淹,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
②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心募捐活动在北方的某座小城悄然兴起。林峰作为该城第一小学的校长,在捐赠动员大会上慷慨陈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伸出援助之手,多有的多捐,少有的少捐,能帮钱的帮钱,能帮物的帮物,让我们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我们的爱心将直达灾区人民的手中……”
③募捐活动进行得很顺利,棉服、棉被、钱款等物资迅速集中到校团委办公室。林峰告诉校办干事,马上清点整理,捆扎打包,准备明天由教育局统一运往灾区。
④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林峰见6岁的小女儿珊珊正抱着心爱的泰迪熊玩儿。这只小熊是林峰上个月出差路过北京时特地给女儿买的,也是女儿最喜欢的玩具。
⑤林峰抱起小女儿说:“现在大家都在为灾区献爱心,你是不是也应该捐点儿什么呀?”
⑥女儿一愣,沉思片刻说:“那我就把泰迪熊捐了吧!”
⑦“你真的想好了要把泰迪熊捐了?”林峰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平时这可是别人碰一下都不行的。
⑧“真的,灾区的小朋友一定什么玩具都没有了,他们一定很想有一件最好的玩具,我的泰迪熊就是最棒的!”女儿忽闪着大眼睛,天真地说。
⑨“你可不要后悔哟!”林峰笑着说。
⑩“不会的,不会的,我已经长大了!”女儿坚定地说。
⑪次日,运往灾区的物资已经整装待发,林峰没有忘记在物资清单最后加上一句话:林珊珊,泰迪熊一只,送给灾区小朋友,希望他们乐观地面对困难,风雨过后总有彩虹。而那只泰迪小熊夹在捐赠的物资中间,独树一帜,显得那么抢眼。
⑫晚饭时间,电视新闻里不断播放着南方暴雨倾盆的画面,行人如一枚枚枯叶在风雨中摇摆,一直在旁边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小女儿忽然沉默了.
⑬“宝贝,你是不是后悔了?”林峰有些不安地问。
⑭“嗯。”女儿明亮的大眼睛里居然有了泪滴。
⑮林峰忙安慰女儿,“没关系的,如果你真的那么喜欢,下次出差爸爸再给你买一只,不,买两只……”
⑯林峰举起右手保证。
⑰女儿摇摇头,满脸愧疚地说:“下这么大的雨,我真后悔没有给小熊带上一把伞……”
⑱林峰忽然很感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0月31日第07版)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成语的意思。
独树一帜: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爸爸认为女儿后悔的是_______________;实际上,女儿后悔的是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玩具熊对于女儿的珍贵,突显了女儿的善良和爱心。文中还有一句话也有同样的作用,请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女儿是个怎样的孩子?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么理解题目《爱心》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0C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造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作者:张申碚、赵晓梅)
【1】从片段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两组近义词,写下来。
【2】将“银河系、地球、字宙、太阳系”按范围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存在生命的天体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 )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找出第1自然段的一个拟人句,用“__”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画“__”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最后一句话,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请你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者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认真读下边的非连续性文本作答。
【1】上边是六本书的封面图,寻找它们至少2处共同点和不同点。再谈谈一本书的封面哪些信息不能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墨渊重生》为例,你从封面获得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了六本书的封面,你最想读哪一本?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自己小学六年级的作文做成一本书,你准备取名为什么?封面设计会放些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地球的绿色斗篷(节选)
①水、土壤和由植物构成的大地的绿色斗篷组成了支持着地球上动物生存的世界。
②几百万年以前,这片土地是西部高原和高原上山脉的低坡地带。这是一个气候异常恶劣的地方:在漫长的冬天,当大风雪从山上扑来,平原上是深深的积雪;夏天的时候,由于缺少雨水,一片炎热,干早在深深地成胁着土壤,干燥的风吹走了叶子和茎干中的水分。
③一种植物接着一种植物妄图在这儿落脚,但是都失败了。最后,兼备了生存所需要的全部特性的鼠尾草发展起来了。鼠尾草长得很矮,它能借助灰色的小叶子保持住水分,以抵挡小偷似的风。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于是西部大平原变成了生长鼠尾草的土地。
④动物生命和植物一道发展起来,同时与土地的迫切需要一致。恰好,在这时,有两种动物像鼠尾草一样完美地适应了它们的栖息地。一种是哺乳动物——敏捷优美的尖角羚羊;另一种是鸟——松鸡。
⑤鼠尾草和松鸡看来是相互依赖的;当鼠尾草地衰落下来时,松鸡的数目也相应地减少了。鼠尾草为平原上的这些鸟的生存提供了一切。山脚下长得低矮的鼠尾草遮蔽着鸟巢及幼鸟;在任何时候,鼠尾草为松鸡提供了主要的食物。这还是一个有来有往的关系。这个明显的依存关系还表现在松鸡松散了鼠尾草下边及周围的土壤,清除了在鼠尾草丛庇护下生长的其他杂草。
⑥羚羊也使它们的生活适应于鼠尾草。当冬天第一次大雪降临时,鼠尾草为羚羊提供了过冬的食物。在所有其他植物都落下叶子时,只有鼠尾草保持常青。虽然大雪堆积,但鼠尾草的顶端仍然露在外面,羚羊可以用蹄子够到它。这时,以鼠尾草为食的松鸡在被风吹扫过的裸露地面上找到这些草,或者跟随羚羊的脚步到它们刨开积雪的地方来觅食。
⑦然而,根除鼠尾草的计划已经进行多年了。一些政府机关对此活动很是积极,工业部门也满怀热情地鼓励这一事业,因为这一事业不仅为草种,还为大型整套的收割、耕作及播种机器创造了广阔的市场。
⑧这片土地上实施除掉鼠尾草改作牧场的工程,能达到人们期待的结局吗?
⑨这个计划只顾达到眼前的目的,但结果显然是整个紧密联系着的生命结构被撕裂了羚羊和松鸡将随同鼠尾草一起绝迹,鹿儿也将受到伤害。由于依赖土地的野生生物的毁灭,土地也将变得更加贫瘠,甚至于人类饲养的牲畜也将遭难;夏天的青草不够多,绵羊在缺少鼠尾草、耐寒灌木和其他野生植物的平原上,在冬季风雪中只好挨饿。水、土壤和由植物构成的大地的绿色斗篷组成了支持着地球上动物生存的世界,除掉了鼠尾草,动物们也无法生存。
【1】地球的绿色斗篷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这样称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鼠尾草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原因是( )
A.小叶子保持水分
B.有深深的积雪
C.其他植物落脚失败
D.有松鸡和羚羊
【3】读第⑦到⑨段,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你想对这种现象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联系课文想一想,父亲每天早出晚归都干什么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这一次为什么“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严重的形势下,朋友和亲人多次劝李大钊同志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这是为什么?从中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2.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4.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5.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6.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17、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庆龄把李燕娥安葬在宋氏陵园。(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感。(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洗完蔬菜的水直接倒掉,洗手、洗脸、刷牙时一直开着水龙头,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用水冲……生活中你一定见到过这些浪费水的现象。请你和小伙伴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