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 )
2.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 )
3.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 )
4.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
2、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______ 。诗中运用了________手法,赋予山水生命感情,突出它们与人的关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作者是______。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意趣盎然的__________图,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__的特点。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________ 的情感。
(3)看到一户农家,对联中写到“五谷丰登”,“五谷”是指_________。“五彩缤纷”,“五彩斑斓”都表示__________的意思。“五彩”指的是________五种颜色。
(4)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鼓”的意思是 __________。“志”的意思是__________。“巍巍”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两句话出自 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______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______
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______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 ______
4、根据理解和积累填空。
(1)“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入土”,读了这句话,我们自然就会想起杜甫《春夜喜雨》中的一联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人生自古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和《石灰吟》中的一联诗“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了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坚持正义,不忘初心的品格。
(3)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少坎坷,不管经受多少失败,不管别人如何评价,都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可以用《竹石》中的一联诗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爷爷吟诵了两句诗:一腔豪气年年去,双鬓银丝日日添。感怀人生苦短,时光流逝。你却用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的词句鼓励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2.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
3.企业家说:时间就是金钱,抓紧时间,就等于赢得金钱。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说: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用例句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班要开展以“同读一本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为了更好地宣传,请你拟写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围绕活动主题,仿照活动一,设计两个活动。
活动一:举办读书报告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本期推荐的必读书目中选择一本完成下面的读书资料卡。
书名: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人物: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结合具体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与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古诗中加点的词。
(1)长:___________ (2)手:___________
(3)排:______________ (4)闼: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诗人写景时由_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_,由赞美________________到赞美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其实还暗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 ___________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在横线上填写作者姓名。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
【3】首联中,作者为什么说“好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从______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________图,以__________反衬___________,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
【5】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诗的诗眼是( )
A.好
B.春
C.喜
D.知
8、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
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______,
大渡桥横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哪句诗是对全诗内容的总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中用“细浪”来比喻________;用“泥丸”来比喻________。这两个比喻句歌颂了红军战士________的英雄气概。
【4】诗句中“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暖”字表达了红军________,“寒”字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_ 。
【5】诗句中告诉我们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_”一词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之情。
9、课内阅读。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选文第二、三段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丁香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下列语句,从加点词的角度体会其妙处。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徽
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
一天半夜,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却没发现人。这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水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道:“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嗑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
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1】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
(_______)——放贼——送鱼——(_______)
【2】“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中的“勾当”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上面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水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这句话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___________。
【5】细读文本,你认为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请写出两点,并答出相应的理由。
答: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父还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后生可畏
在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气,在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挨了训,虽然很委屈,但张一张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目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您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说:“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测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爸爸,您可别小看我们小孩子。三国时的曹操有个小儿子叫曹冲。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它的重量,所有下属都想不出可行的称象办法。而只有五六岁、乳臭未干的曹冲想出了巧妙的称象之法。”
谁知这一番话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成语。
2.选择最正确的解释打“√”。
(1)“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①年幼的曹冲聪明绝顶,曹操那么多的下属都比不上他。( )
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
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
(2)这篇文章说明:
①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
②大人说话时小孩应该插嘴。( )
③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
3.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举第一个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最后一段中爸爸为什么“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苹果
张计法
黄昏的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
我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 “半路上捡到的。连长,您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我们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但我对他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1500米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想。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
“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我把苹果递给了他。
小李接过苹果,向周围一看,转手递给了伤员小蓝。
小蓝嘴唇干得发紫,他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说什么也不肯吃,转手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苹果转了个圆儿,最后又回到我手里。
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我说:“同志们,为了胜利,来,一人吃一口!”说完,我先咬了一小口,把苹果传给小李。小李咬了一小口,交给了身旁的小胡。小胡咬了一小口,传给了小张。这样一个挨一个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谁没有吃?”我问。可是谁也不回答。
我刚想命令大家把苹果吃掉,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泪。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1】从短文中的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我们在防炮洞里非常缺水?请列举三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围绕“ ___________”的场面进行了点面结合的描写,其中的“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大家都把一个苹果传来传去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士们心中想的都是战友,唯独没有自己
B.“我”起了带头作用,在只有一个苹果的时候,“我”把苹果让给了步话机员小李
C.在“我”的谦让下,谁都不好意思吃这苹果了
D.战斗快要结束了,这种缺水的日子也快要结束了
【4】想一想,画线句子中的“强烈感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战士们都流下了泪水,此时他们的心情是( )的。
A.激动
B.兴奋
C.感动
D.平静
1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猛,……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 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节选自《故乡》
【1】请在文中用“ ”画出两处描写闰土的句子。这两处分别对闰土的( )、( )、( )、( )进行了描写。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中,你认为闰土“欢喜”“凄凉”的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给文段加一个题目,你会选择_____________,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你的理由。
A.中年闰土 B.再见闰土 C.无法跨越的厚障壁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梯子
①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小小的风筝飞呀飞,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
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儿子猴子一般地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②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儿子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③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怀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④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儿子显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讶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⑤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⑥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红一阵白一阵的。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⑦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⑧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很疑惑,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⑨爸爸笑出声来,说:“我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⑩之前的笑容,又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⑪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对第③-⑦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
A.爸爸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儿子按照爸爸的要求和故事中的儿子一样跳下了梯子,最后他的爸爸接住了他。
B.儿子从墙上跳了下来,父亲接住了他,最后和父亲拉着风筝走了。
C.风筝落到了墙头上,爸爸和儿子去拿风筝,期间爸爸跟儿子做了一个小游戏。
D.儿子克服恐惧,跳下了梯子。
【2】从文中找出儿子前后心理状态变化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中。(限二字词语)
开心——( )——( )——开心
【3】“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红一阵白一阵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谈谈年轻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死亡在洪水的声音中逼近。(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16、请你体会以下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型转换
(1)全国人民支持申办奥运会。(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会允许台湾离开祖国的怀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么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大观园
1.新冠病毒被勇敢的白衣战士打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袄。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用上加点字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穿过微云,月光洒在海面上。(将这句话描写得更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宝玉纵身跳下悬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请根据这句话想象补充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一定品尝过成长的滋味,请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围绕中心意思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450字以上。
高兴 忧伤 痛苦 幸福 激动 盼望 焦急 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