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昭通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补充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2.惟有_____________的,惟有他___________, 中国才有真进步。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意思是说,有了理想,还要靠行动去实现。事在人为,只要你努力去奋斗拼搏了,就会有实现理想的一天。

    5.有的人活着,_______________;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2、综合实践活动。

    课下,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母亲河的资料,请填写下表。

    母亲河

    古诗

    歌曲

    四字词语

    黄河

    ___

    ___

    ___

    长江

    ___

    ___

    ___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在柏林》的最后写道: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战士们从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跳下悬崖。

  • 4、针锋相对(写出反义词)。

    莽撞——(     恭敬——(  

    舒服——(     诚恳——(  

     

  • 5、辨字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诗句,完成练习。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词语。

    护田: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

    1)这两句诗采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人的感情,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新幽雅。_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以改为主人开门见青山,意思的主人打开了门,就会看见青翠的山峰。______

    3)诗人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______

  • 7、活动四:朗读古诗,抒发美好情感。

    【1】同学们在朗读古诗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让人心醉的美景,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生态之美。同学们围绕这两首诗开展了学习交流。下面的说法中,你不同意哪个说法。(     

    A.白居易的《鸟》中有一个“子”字,指的是小鸟。

    B.白居易觉得鸟和人是一样的,生命之间是平等的。

    C.杜甫的诗作,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

    D.杜甫的诗作,描绘了他眼中山山水水的美丽景象。

    【2】一位同学想通过朗读《鸟》这首诗,表达诗中蕴含的情感。结合诗句的意思,你觉得他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感激之情

    B.怜爱之情

    C.赞美之情

    D.悲伤之情

    【3】同学们发现“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两行诗句中的词语,有两两相对的特点。一位同学联想到了一副描写自然生态之美的对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可惜他只想起了上联,是“清风明月本无价”,你觉得下联可能是(       

    A.百鸟归来气象新

    B.千山万水入画来

    C.近水遥山皆有情

    D.南北西东万里程

  • 8、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

    【3】“鬓毛衰”的“衰”意思是(  )

    A.衰弱

    B.头发稀少

    C.头发花白

    【4】下面与思乡之情无关的诗句是(  )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陆游教儿子作诗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他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着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在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你说我算不算找到了做诗的诀窍?”

    陆游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你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着,背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参加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种种火热的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我真正学到了李白、杜甫的写作精神。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做诗的高潮。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是不会转变的。这种生活,是书本上看不到的啊!”

    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做诗的诀窍。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阿爸,你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

    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你果真想学写诗,应该在诗本身以外的生活中多下功夫)

    1)理解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谈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对你今后的习作有什么启发。(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引用了陆游的一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 10、课外阅读。

    _____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发现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一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起。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儿家乡的味道?”经他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他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未,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糖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在横线上给短文补上题目。

    【2】请你从文中找出三个最能表现朋友渴望得到枣核心情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儿家乡的味道”中的“家乡味道”指的是什么?“家庭事业都如意”中的“如意”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想一想,“我”缺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 11、说明文阅读。

    故宫为何不积水

    2016719日凌晨至20日夜间,北京迎来了一场最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212.6毫米,城区平均降雨274.0毫米,这一场特大暴雨过程,为多年所罕见。雨后,媒体争相传播一组故宫雨景照片,展示了难得一见的千龙出水场景,特别是大暴雨时故宫博物院内地面未出现明显积水,更显示出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的强大排水能力。

    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这些水系同时兼有排水功能。相对整个北京城区排水体系来说,紫禁城排水系统是第一级的,这是昔日皇家地位的体现。

    此外,紫禁城整个排水系统经过统筹规划。紫禁城排水系统分为三类,分别是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降雨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着建筑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雨水会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地面坡度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汇入暗沟。

    故宫前三殿的排水功能格外引人注目。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均坐落在8米多高的工字型台基上,台基分为三层。在台基四周栏杆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主要的排水口。三层共有龙头1142个。雨水逐层下落,使得台面无积水。值得一提的是,台基底部的石龙头多镌刻成龙首形,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雨水从石龙头孔中流出,小雨时如冰柱,大雨时如白练,暴雨时则会呈现千龙出水景象,蔚为壮观。雨水逐层向下流,院内地面留有泛水坡度,北高南低,绕四周散水都有石槽明沟,在台阶下有石券涵洞接通干沟,使流水顺利通过,最后排入内金水河。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A. 故宫的前三殿 B. 故宫的地下沟渠 C. 故宫的排水系统

    2故宫不积水的原因不包括(   )

    A. 建造之初,宫殿柱子上都雕琢着精美的龙头,龙是皇帝的化身。

    B. 建造之初,对整个庞大的人工排水网络系统进行了科学的统筹规划。

    C. 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

    3本文第四自然段画“____”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主要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与短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台基底部的石龙头不仅有很好的装饰作用,还具有排水功能。

    B. 每当下雨时北京故宫都会呈现蔚为壮观的千龙出水景象。

    C. 为了宣传故宫的雄伟壮观,各媒体争相传播千龙出水的雨景照片。

    5你认为本文的标题起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十八岁了,她第一次离开挪威西部的大森林来到首都奥斯陆,第一次参加一个在公园举行的露天音乐会。白桦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使她入迷了。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台上的报幕人分明在向观众报告:“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会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起初,她无法静听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啊,她明白了。她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她还是一个八岁的金发小姑娘。秋天,她提着篮子到森林中去捡野果。在林间小道上,她遇到了一个正在散步的穿着风衣的人。那人虽然是一个城里人,却异常和气。他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一边送她回家,一边微笑着说:“咳,真糟,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我口袋里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了。”但他答应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现在她知道了,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这是最好的礼物!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从交响乐的洪流里感受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1】读句子,体会人物心情。

    (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2)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

    【2】乐曲《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是______(人名)答应送给______(人名)的礼物。这首交响乐,让她联想到了______(地点)的风光。

    【3】通过第4自然段,我们知道了《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这首交响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______

    【4】请你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 ”里,并说说你的理由。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些路必须走过才明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需要历经一个过程,雄鹰历经艰苦练习,才能展翅翱翔;树木历经四季轮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海蚌历经砂石的磨砺,才能生出美丽的珍珠……总得走一些路,让我们恰好在走路的过程中,积淀丰厚的哲思,走向成功的终点。

    记得小时候,看到火苗闪耀,总是蹒跚着走向前,想要伸手去抓,而这时总会被大人看见,旋即一声高喊:别碰,小心烧了你!恐怖的口气足以把我们吓得缩回手去。接着大人一边描述火的凶残程度,一边把我们拖走,而我们的脑子里却时时惦记着火苗那摇曳多姿的可爱模样。直到有一天,我们终于背着大人亲手触碰了火苗,一种火烧火燎的痛感袭来,这回总算相信火苗确实如大人们所说的那样骇人。

    还有一个故事:一只年轻的小鸟,想飞过大山去看风景,大鸟知道后,劝它道:这山太高,你飞不过去!小鸟听了,并没有停止飞翔,而是继续向上飞。它又累又饿,却不肯停歇,直到气力耗尽,再向上看,仍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山巅,最后无奈飞回巢穴。第二天,它痴心不改,再次向上飞,依然没能看到山顶。第三天,第四天……直到它老得再也飞不动,只能停留枝头,望着高耸入云的山顶,想象着山外的景色。这天,一只小鸟经过,它问小鸟去干什么?小鸟说:我要飞过大山去看风景!它笑着说:这山太高,你飞不过去!小鸟听了,头也不回,继续向上飞去。

    有些时候,我们用毕生行动获得了一些感悟,想要用这些肺腑之言来警示别人,以避免他们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我们的初衷无可非议,然而大部分人却并不买账,因为这些对你而言是经验,但对他们来说,有些路,必须亲自走过才明了。梨子究竟什么味道,只有亲自品尝后才能知道。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摇曳多姿——___________

    无可非议——___________

    2文中和梨子究竟什么味道,只有亲自品尝后才能知道。这句话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这句话实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用了两个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请简要概括两个事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结构属于(   )。

    A.—— B.———— C.—— D.————

    5说说你读了短文后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材料,完成习题。     

    王家湾 → 39 路   → 王家湾   

    首班车时间:06:00     末班车时间:21:00

                                        

                                        

                                        

     

    桃花岛 → 56 路 → 怡居苑

    首班车时间:06:00     末班车时间:21:00

                                        

                                        

                                        

    【1】上面是林军在哪个公交站点看到的公交站牌?(  )

    A.桃花岛

    B.王家湾

    C.七里庙

    D.十里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第39路车沿途共停靠13个站点。

    B.从钟家村到前进村乘坐39路车可以直达。

    C.晚上9:00之后,有可能搭不到公交车。

    D.坐56路公交车的终点站是桃花岛。

    【3】林军家住王家湾,他要去科技馆,应先乘坐 _______路公交车坐到____站点下车,再乘______路公交车,坐上_____站路,就可到达科技馆了。

    【4】李阿姨晚饭后要到灯饰城买灯,然后再坐公交车回来。她乘坐56路公交车从陆家嘴站点上车,能够直达灯饰城吗?为什么?请你给李阿姨提示一下乘车注意事项。

    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空突然像打翻的墨水一样黑云密布,白亮亮的雨点在水面溅起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诗句)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换成第三人称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快乐习作。(任选一题)

    1.《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味。文中花可以变成“星星”“诸元素之女”等。假如你可以变形,变成一只小鹿走进森林,变成一头鲸鱼潜入海底,变成一条蚯蚓……又会有怎样奇异的经历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吧。

    要求:①自拟题目,可以拟一个有趣的题目,如“潜入海底的日子”“我是一头幸福的小鹿”;②语言要流畅,想象要合理,不少于500字。

    2.阿·安·普罗克特说:“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马云说:“一个人最富有的候是有梦想,有梦想是最开心的。”是啊,有梦想的人生不荒芜。请你以“梦想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梦想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②可以通过写哪件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

    要求:事例完整,语句流畅,有自己的真情实感,500字左右。

    3.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虚构故事,500字左右。

    环境:月光下的海上小屋     人物:少女安安   安安残疾的爷爷

    要求:①围绕主要人物展开,②故事要完整,情节吸引人,③恰当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描写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从下列字中选择一个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围绕中心意思写。②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③不少于500字。

    5.你在,我们一起飞奔在弯曲的小路上,寻觅春天的美好;你在,我们一起并肩在篮球场上,传递团结协作的力量;你在,我们一起解決了一个一个数学难题,打败了挡在我们面前的“拦路虎”……你在,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我们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是啊,你在,真好!请你以“你在,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谁是题目中的“你”?为什么“真好”?②具体写一件事或几件事,注意场景描写。③具有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